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提高审美情趣,丰富思想,塑造人格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下社会的浮躁充斥着我们的心灵,让小小少年静坐课堂,品味古典诗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网络时代大多数孩子对于古诗词冷漠而茫然,让孩子们爱上古诗词,爱上民族经典文化,我们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

1.解读诗词的意象是诗词阅读鉴赏的突破口。鉴赏古诗词必须从意象入手,进而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作者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审美层次需要慢慢培养,分析意象在学习之初会觉得抽象,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把古诗词曲中常见的意象加以归纳总结,必要时可整理成小册子。如树木类中,柳树象征送别、留恋、伤感,松柏象征坚挺傲岸,梧桐是悲伤的象征;动物类中燕子往往表达春光的美好,还表达世事变迁,国破家亡的感慨;寒蝉是悲凉的同义词;梦蝶象征变化无常的事物,青鸟是传书的信使等。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作品中的意象,我们应提前总结归纳常见的意象,按照树木、花草、动物、自然界现象、特定地点、器物等几类来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容易以熟知意象为突破点,读懂作品,感知作者情感。

2.理解古诗词的思想感情是我们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终极目的。古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与作者生活的社会环境和自己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的。学生要把握千百年前古人的喜怒哀乐,首先要突破语言障碍,读懂大意。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要重点教会学生分析作品思想感情的方法,作者的思想感情不是孤零零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的,而是通过一定的形象,营造一种意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所有的表达技巧都是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就是思想感情。学生必须要掌握几种基础的古诗词主题分析方法:(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是把握作品思想感情的基础;(2)把握时代,诗词曲往往是当时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学会把作品放在时代背景下去评析,才能准确领悟其思想感情;(3)从作品表现的人、事、景、物等生活图景中体味思想感情;(4)掌握评析诗歌常用的术语,学会准确简明地分析诗词曲的思想感情。只要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广泛阅读积累,就会形成较强的应试能力。

3.分析古诗词曲常用表达技巧及其作用。这是初中古诗词学习的重要目标,也是中考的必考点。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时所采取的综合表现的总和。它包括:常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对比、夸张、双关等; 描写技巧,如渲染与烘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细节描写、点面结合、正侧结合等描绘手段;表达方式,如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及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情景交融,乐景与哀景)。古诗词常用表达技巧是较为复杂的知识系统,初中学生必须在学习过大量作品后,有了广泛的积累,才能准确判断古诗词的表达技巧。教师应把常用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进行分解归纳,让学生掌握常见类型,避免“无米之炊”。同时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入“活水源头”,古诗词曲中一些重要的表达技巧类型在教材中几乎都能看到。在此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的工作——合并同类项,把教材中那些表达技巧相同的诗词放在一起鉴赏,先练习课内再练习课外,通过对同类表达技巧在不同诗词中的运用情况的分析和了解,可使学生取得“小投入,大产值”的效果。

只要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又有阅读积累,就会形成较强的应试能力。 通过长久的知识积淀和长期反复的揣摩领悟,学生的鉴赏能力必定能提高,从而深深爱上古诗词曲!

作者单位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沣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