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源自于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它的思路就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完成学习要求,让学生在做中发现问题,在做中解决问题,在做中形成一定的技能与策略,从而完成学习任务。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实践来谈一谈如何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贯彻“做中学”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长的脚步在“做中学”活动中加速。

一、联系实际,变通内容

落实“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我们就要给学生提供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由于教材内容的安排是面向多个地区的学生,有的内容不一定适合当地的学生。这时,我们就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不改变教学目标的情况下来灵活变通教学内容,把实验的材料或者内容换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做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比如在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种植我们的植物》一课时,教材要求学生种植的是凤仙花。但是凤仙花在我们这儿却很难找到种子,所以我就根据学生的家庭种植情况,让学生选择自己家中有的或者市场上可以买得到的一些花草种子来让学生进行种植。由于学生种植的花草是自己选的,所以他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选种,去查阅一些植物的栽培要点及方法,去准备一些种植植物的材料及工具。所有这些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都能自觉地记录自己种植植物的生长情况,并在班中交流,从而达到做中学的教学目的。如果我们仅仅要求学生一定要种植凤仙花,也许多数学生因为寻找不到种子或不喜欢而放弃种植,放弃探究,这是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的。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与当地的自然情况来灵活安排科学任务,让学生既有做的内容,又能达到教学目的。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在做中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

二、激发兴趣,乐于探究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在做中学活动中取得最佳效果的关键。作为老师,只有在科学考察中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抓手,让学生对准备要探究的内容感兴趣,才能让学生有效地完成科学任务。

比如在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一课时,如果我们直接把各种食物的包装袋拿到教室让学生观察,学生也许根本没什么兴趣,也很难投入到自主学习当中来。在教学这节课之前,我安排学生到各个超市去搜集记录各种食品包装袋上的种种信息,然后再让学生给这些信息归类,每一个包装袋上都有哪些共同的内容,又有哪些不同的内容。最后到教室里比一比,谁搜集的最详细,最全面。因为学生都有一颗好奇心与好胜心,即使是那些后进生也想在其他同学面前表现一下,所以都能投入到各种包装袋的信息搜集活动中来。而这些信息由于是学生自主搜集的,从而促进了学生在做中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课堂上,我再出示一些包装袋,让学生研究袋上的信息。学生因为有了前面自主做的经验,所以都能积极说出每种包装袋应该有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是不同的。

三、尊重差异,促其成功

每一个学生由于家庭背景与知识水平不同,造成了他们在科学学习能力上出现了不同水平。所以,我们在实践“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时,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安排学生做的任务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做到有的放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获得成功。

比如,在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做个小开关》一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同时也让学生知道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在安排这节课的教学时,我只给学生提供做的材料,让学生根据经验自己来制作开关。有的学生做出来的开关只能控制一个灯泡,而有的学生做出来的开关却能控制多个灯泡。在这里,我一视同仁,对他们的成果进行表扬。虽然有的学生做出来的开关比较粗糙,但是他们在通过制作过程中理解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道什么地方得用绝缘材料,什么地方得用导体,也通过做完成了教学目标。从而让一部分后进生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科学学习态度。

“做中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思想,我们只有在实践中慢慢探索,寻找落实“做中学”的最佳策略,才能让“做中学”教学思想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走得更远,让学生成长的脚步在“做中学”活动中加速。

作者单位 江苏省洪泽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