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拉赫玛尼诺夫1934年于瑞士赫滕斯坦的新居森纳别墅(Villa Senar)创作完成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典型的拉赫玛尼诺夫晚期音乐风格的体现——充满活力、阳刚、严谨、色彩浓郁,并伴随强烈、尖锐的节奏性律动。这部作品独具创造的构想和出色而成功的炫技处理,得到众多好评。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构架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拉赫玛尼诺夫1934年于瑞士赫滕斯坦的新居森纳别墅(Villa Senar)创作完成的,并于同年11月7日在巴尔的摩进行首演。演出由利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指挥,费城交响乐团演奏,拉赫玛尼诺夫本人担任独奏表演。这场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时众多评论家都对此演出进行赞叹:这部作品简直可以堪称为完美,它的演奏形式安排是如此令人钦佩,它的配乐技巧无与伦比,它的独奏部分淳朴抒情、动人心魄,再加上那无穷无尽的、充满节奏感的高潮部分,即使是那些不喜欢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的人也无法拒绝它独具创造的构想和如此出色而成功的炫技处理。

1935年,在经过了1927年第四协奏曲演出失败的八年之后,拉赫玛尼诺夫创作了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Op.43,即他的最后一部协奏曲。这部狂想曲的主题源自于帕格尼尼创作于1805年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中的第24首,a小调小提琴随想曲,这个主题早已成为众多作曲家乐于引用的流行题材。先于拉赫玛尼诺夫问世的几部相同题材作品也激发了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灵感。许多和拉赫玛尼诺夫同时代的作曲家也曾将该主题应用于他们的变奏曲作品中,例如,波兰作曲家卢托斯拉夫斯基创作的一组双钢琴变奏曲(1941年),以及鲍里斯·布拉黑尔创作的一组管弦乐变奏曲。自从李斯特和勃拉姆斯开始运用这个帕格尼尼主题后,可以想见要在创作中增添任何全新元素都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但是拉赫玛尼诺夫做到了,他用了一个全新视角来诠释这个主题。这部狂想曲有时又被称为“拉赫玛尼诺夫第五钢琴协奏曲”,因为对于钢琴和管弦乐队而言,这的确是不可思议的编制。这部狂想曲是一组变奏曲,一部对于钢琴和管弦乐队而言非常少有的音乐体裁,只有少数几位作曲家曾经研究过这种类型。

这部狂想曲由一首开场曲、二十四首变奏曲和一首终曲组成,这样的构架不由让人想起传统的三段式乐章协奏曲架构。狂想曲的前十首变奏曲象征着三段式的第一段;第十一变奏曲则是由快转慢的过渡,而这舒缓的第二段就是整部狂想中的第十二到十八变奏曲;剩余的几首变奏曲则组成了最后的第三段。这部狂想曲本需要一支编制庞大的管弦乐队,但是拉赫玛尼诺夫却尽力简省规模,这是自拉赫玛尼诺夫第四协奏曲之后的一个改变趋势。这部狂想曲的序曲部分只有九小节,之后便开门见山直奔第一变奏曲。第一变奏曲部分一结束,作品的主题已呼之欲出了。作品的开始简而又简、出乎意料,参照皮戈特所说,“帕格尼尼最灵魂的部分——那个苍白的、满是菱角的、憔悴的主人公,已经在这部作品精湛的开场部分让我们一览无遗了,往往在这个部分都会被期待能有一个对全篇主旨高度概要的描述——这个被精心剪裁的故事轮廓首先由管弦乐描绘而出,接着钢琴便加进来逐渐增添故事主题的骨架层次……”。

作品的前六首变奏曲不断挖掘和拓展故事主题的旋律特征。在此期间,钢琴以一种动人心魄的气势,由简而繁,不断演进表达。而管弦乐队与钢琴之间持续不断的对话则一直保持在一个严格的节奏限定上。

这部狂想曲的次主题,拉赫玛尼诺夫同样取材于一个较早期的主题——“震怒之日”。这个主题在这部作品中作为轻松愉快的帕格尼尼曲风的对比而存在。卡尔萧曾这样写道:“他有一个非常钟爱的素歌旋律经常反复地出现在他的音乐作品中,那就是‘震怒之日’主题。人们可以想象,在这个绝妙的主题中,拉赫玛尼诺夫发现了他所要表达的主旨的精髓,《死之岛》中那个安静的、恐怖的入口就是他由此引发的绝妙灵感之一。”“震怒之日”主题首先出现的第七变奏曲中,让钢琴以圣歌样式进行朴素而和谐的表达,与此同时,帕格尼尼主题则零星散落在大提琴和巴松管的演奏中。

节奏减缓至中速。“震怒之日”主题再次出现于第十、第二十二、第二十四变奏曲中,不过这并不意味这部作品狂想曲由此变成同时表达两个主题的一组变奏曲;应该说帕格尼尼主题仍然保有了这部作品的主旋律地位。第八变奏曲就完全建立在帕格尼尼主题之上,使之重新获得了主要节奏。而到了第九变奏曲,情况又变得复杂起来,随着钢琴演奏者的双手在键盘上相隔两个八度音阶,连续弹奏向下的三连音,同时辅以弦乐的弓背击弦和鼓点,在如此复杂的演奏中,作品的主题又变得模糊不清了。第十变奏曲则是以管弦乐队表现帕格尼尼主题和钢琴表现末日审判主题混合而成,两者相距八度出现。

变奏曲在任意速度钢琴演奏和木管乐器部的一个逆向末日审判主题中步入高潮。第十一变奏是即兴演奏,伴随着独奏者的装饰性乐段,是对李斯特的致敬。

从第十二变奏曲开始,作品发展成为更强烈的自由调性。第十二、十三变奏曲转入D小调,而第十二变奏曲则是一首优雅的大提琴独奏小步舞曲。第十三变奏曲,快板,帕格尼尼主题在整个弦乐器部的四分之三拍演奏中出现,辅以钢琴忧郁浓重的八度和音。在接下去的两个变奏曲中,曲调再次变化转为F大调。第十四变奏曲由表现帕格尼尼主题的一系列三连音组成,不过钢琴只在其中扮演微不足道的小角色。而到了第十五变奏曲,情况陡然反转,虽然整首旋律与前一首非常相似,但是这次钢琴则一跃成为主角。在第十五变奏曲的整个前半部分,钢琴完全是无伴奏演出,只是到了后半部分弦乐器部才加入了一点些微的伴奏。第十六变奏曲,快板,音乐转化为四分之二拍的降B小调。这首变奏曲从前两小节就开始展现帕格尼尼主题,犹如室内乐般私密而微妙。直到下一首变奏曲,第十七变奏曲,帕格尼尼主题仅有三个音符被保留,而他们组成了这首伴奏曲的基调。

持续的曲调变换,最终将我们带入了第十八变奏曲——降D大调——这个关于爱的罗曼主题调。这首变奏曲是拉赫玛尼诺夫众多作品中最容易辨认的旋律之一,一个漂亮精致、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音乐作品范例。

这种热情奔放的音乐风格是在拉赫玛尼诺夫早期的协奏曲作品中所常见的,但是在音乐家的晚期作品中几乎被人遗忘。第十八变奏曲表明了拉赫玛尼诺夫能够非常自由地回到他的早期风格。根据霍洛维茨所言,拉赫玛尼诺夫曾经和他提到过这首第十八变奏曲:“我为我的经理人创作了这首变奏曲;好吧,它可能能拯救整部作品。”实际上,帕格尼尼芭蕾舞剧的构想就是从这首变奏曲推衍而出的。在这首变奏曲中,帕格尼尼主题被逆转,成为一段热情奔放、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温暖而和谐的旋律。这个主题反复出现出现三次——首先,是钢琴独奏;第二次是小提琴、大提琴,加上钢琴自由伴奏;最后是高昂的弦乐伴之以浓郁和谐的钢琴独奏,这首变奏曲最终以帕格尼尼主题的回响终结。

第十九到第二十四变奏曲相当于一个三段式协奏曲的第三段落,并把我们带回了作品最初的曲调——A小调。最后部分的前三首变奏曲(第十九、二十、二十一变奏曲)都是建立在主旋律节奏基础上的短小精悍的作品。第二十二变奏曲,适度的快板,末日审判主题重现,根据众多材料分析,这首类似于进行曲样式的变奏曲是受到了一部叫作《游行》的音乐作品的影响,这部作品由美国钢琴作曲家艾布拉姆·蔡辛斯于1930年创作而成。

在最后两首变奏曲中,节奏逐渐增强。这两首变奏曲中都包含有一些小型装饰乐段。终曲部分,伴随着帕格尼尼主题在钢琴部出现,末日审判主题在铜管部和弦乐部出现,两者终于精妙地融为一体。整部作品看上去似乎向着一个众所期盼的结尾驶去:一个基于A小调和弦,巨大的、内建的并最终指向可预料的结尾。不过,管弦乐部戛然而止,而钢琴却作为终场完成了整部狂想曲帕格尼尼主题的最后几个段落。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典型的拉赫玛尼诺夫晚期音乐风格的体现——充满活力、阳刚、严谨、色彩浓郁,并伴随强烈、尖锐的节奏性律动。同时也有人从中发现了拉赫玛尼诺夫惯用的第二主题的一些典型意向性画面:柔软的、抒情的、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