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立足于现有的研究成果,针对高校英语学习者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进行探讨。文章首先介绍语言、文化及文化身份之间的相互关系,接着分析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最后提出如何提高英语学习者文化认同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英语学习者 文化身份 认同危机

基金项目:本文受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3JK0344。

引言

现今,伴随着英语语言在全球的普及,其所负载的文化也渗透于世界各非英语国家。在丰富了各国文化的同时势必对本土文化造成影响。作为国际通用语,英语已长时间作为高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语言课程,而在学习过程中若只强调目的语文化的单向性输入,忽视对母语文化的了解,就可能会造成很多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文化归属感的困惑,这极大地影响着英语学习者,尤其是年轻的英语学习者的文化身份认同。后殖民理论家斯皮瓦克认为,语言的选择和使用对于确定自己在自然和社会中的“身份”至关重要[1]。语言学习者若缺少对异文化知识的独立性思考和理性判断,通常会对自身文化身份产生困惑。近些年,对于二语习得者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国内外学者针对不同研究对象展开调查,大多数以问卷形式,对不同层次英语学习者的文化身份认同状况进行调查,有的研究也进一步分析了学习者年龄、英语水平、学习动机等因素对文化身份认同产生的影响。

语言、文化和文化身份

语言和文化两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文化是语言的基础,对语言有制约作用,语言反映和体现文化的内容,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习惯,呈现着一个国家的民族特征,也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蕴含着该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者学习一门外语,不仅需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基本的语言知识,更需理解使用此语言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了解他们如何观察世界,如何看待事物等深层文化知识。也就是说,要懂得他们“心灵之语言”。

Myron W·Lustig和Jolene Koester认为“文化身份是指个体对某种特定文化或民族的归属感”。他们还认为“文化身份是自我认同的核心,个体的言语行为往往是在其文化身份的框架下进行的,个体大部分的所言所行都可以从文化身份的视角加以阐释和理解”[2]。可见,文化身份认同是一种心理信念,受个体知识、经历及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它同样也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

当前,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已深刻意识到了文化知识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所存在的巨大差异而造成的心理文化冲突,在我国很多外语教师和外语学习者当中引起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文化身份认同危机。

英语学习者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分析

英语学习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同时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方式,但其作为一把双刃剑,对学习者的危害也不容忽视。吉尔和约翰逊认为,第二语言学习会危及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身份。威廉也指出,学习外语会导致学习者自我形象的改变,采取一种新的社会和文化行为方式及生活方式。边永卫持有同样看法,她认为语言(外语)学习的特殊性在于,对于一种全新语言的接受可能意味着对一种新的社会文化、行为模式的接受,以及自我形象的转变[3]。

若目的语文化同外语学习者的本族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强势地导入大量目的语文化就易形成学习者心理上的文化冲突。一方面,尽管学习者通过文化输入在知识积累量上有所增加,但如果学习者缺少对两种文化的甄别和判断力,缺少理性的评价能力,无法对二者进行更深层面地分析和比较,不能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和理解异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异同,就很可能对本族语言和本族文化在当代世界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信任危机,文化认同就会被弱化。而另一方面,学习者对母语文化又具有深厚而强烈的情感依赖,这使得他们不会轻易接纳另一全新的文化元素,在短时间内对异文化产生认同感也不是一件易事,这样矛盾的心理极易引起学习者文化归属的失落感,使其产生紧张不安、困惑迷失、甚至拒绝的情绪。这种情况下,如果忽视文化输入的内容及导向作用,就会造成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过分推崇目的语文化,而对自身母语文化产生自卑、厌倦乃至抵触的心态。

提高英语学习者文化认同能力的建议

1.教师实施文化教学,应充分重视本族文化的输入

英语教师在文化教学的实施中,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采用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应在讲授西方文化的同时,增加本族传统文化的输入,加强学习者的自我文化意识。授课教材应含有体现和反映本国文化的相关内容,教学活动的安排也应有计划地引入本国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于不同文化现象的思辨能力。在课堂中,可适时地引导学生寻找差异文化当中的相似性,发掘文化的相通点,提高自身的文化认同力,帮助当代大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提高文化自觉,在有效地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文化立场。

2.英语学习者应树立跨文化意识,培养多元文化交际能力

在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英语学习者应努力培养自己具有跨多种文化进行交际的能力,成为多文化人,而不是双文化人。即就是说,学习者不应被动学习和接受英美文化,可以了解异文化,但不必将其内化。事实上,具备向异国文化成员介绍和解释本国文化的能力,远比掌握一门外语更为重要,但这一点却往往容易忽视。学习者应将英语这门国际语言作为媒介,积极运用它同异文化成员交流自己的文化,以客观、平等的态度对待异文化,充分尊重不同文化群体成员的各种行为差异,拓宽自己的文化视域,懂得将每一种文化行为放置其社会文化体系中去认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全球文化视野的跨文化人。

3.学校可为学生开设更多丰富的汉语文化课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相关汉语文化课程针对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开设比例相当有限,课时分配也并不充足,教材内容更是略显单薄。2013年年初,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对《大学语文》课程在全国91所高校中展开了调查,结果显示:在所参与调查的高校当中,仅有三成学校将该课程开设为公共必修课,超过八成的任课教师对此课程的前景表示担忧。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公共必修的一门汉语课程只有《大学语文》,此课程每周安排一学时,开设一学期,学习内容以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赏析为主。大部分学生,除非自己辅修或选修了其他相关的汉语文化课程,不然仅通过《大学语文》课,在整个大学期间他们很难对自身传统文化进行深入而全面的了解。而《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各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一周两学时,开设四学期,每年两次的四、六级考试更使得学生的“英语热”明显高于汉语。因此,汉语课程在高等院校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甚至被推到了“边缘化”的位置。在努力同国际接轨的进程中,高等院校必须主动提升汉语课程的地位,开设更多丰富的汉语文化课程,扩大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比例,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民族文化的兴趣,引导学生将英语语言文化和汉语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相结合,只有具备较高的汉语素养,才能娴熟地使用母语清楚准确地表达英语知识,才能深刻体会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负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英语的学习必然要接触和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为了避免高校英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出现文化身份认同危机,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可适当增加母语文化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加深对祖国博大精深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意识;同时,高校英语学习者也应发挥自身积极主动性,将英语的学习作为向世界介绍和传递汉语知识的桥梁,对异文化采取理性评判,充分认识到文化无优劣,树立全球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许宝强.语言与翻译的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77.

[2]Myron W. Lustig & Jolene Koester.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7.

[3]边永卫.语言学习动机与学习者自我认同建构——中外研究综述.高一虹等.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社会心理—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