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传统养生观主要包括“三观”,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内外兼修的修养观,具体体现为“三养”,即养身、养心与养气的和谐统一。只要具备“三观”,坚持“三养”,理论联系实践,知行合一,人类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便自然可以实现。

【关键词】传统养生观 三观 三养

陕西省教育厅课题,陕西健康产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JK041。

中国传统养生观主要包括“三观”,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内外兼修的修养观,其具体体现为“三养”,即养身、养心与养气的和谐统一。只要具备“三观”,坚持“三养”,理论联系实践,知行合一,人类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自然可以实现。

中国传统养生观念主要体现为“三观”

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先秦诸子中不乏“天人合一”的主张。中医也认为,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天地是大宇宙,人身是小宇宙,《内经》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体现了天地的结构。

2.阴阳平衡的健康观

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阴阳平衡的人即是最健康的人。对人而言,什么是阴呢?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什么是阳呢?阳就是能量,阴阳是相对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身体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

3.内外兼修的修养观

“内外兼修”通常指人从内外两个层面所进行的全面修养。即人不仅要让外在的言谈举止合乎礼仪,同时重视内在道德修养的提升,最终达到“表里如一”,实现自身修养的全面提升。全真道郝大通弟子王志谨与门人论道的语录《盘山语录》要求人积善心:“积木成林,积石成山,积水成海,积善成福,积恶成祸。祸福之源,本自一心。积心方成,可不慎之!”这正是道教所提倡的“内修”,即主张个人的自律,与“我命在我”的主体性一致,也是道教“内修”的本质与核心所在。包括练武之人,既注重修炼内功,即内力的提升,又注重外功,即拳脚功夫。武术精髓六合——“内三和:心与意合、意与气和、气与力合;外三和:手与足合、肘与膝和、肩与胯和”。这也是强调形意结合,养身与养心并举,达到形意兼备,内外合一。

中国传统养生观具体体现为“三养”

1.养身与“劳其筋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无外乎养身与养心。按照《周易》的阴阳原理,动则生阳,静则生阴。练动功则生阳,可以增强精力,提高工作效率;适当运动能通筋活络、舒畅气血,对抗身体的老化。正如《内经·生气通天论》所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可见活动对健康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锻炼身体最好的手段是练武。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运动简便、行效显著、老少皆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长期进行武术锻炼,可以强筋骨、健体魄、长精神、延寿命,在当今的全民健身运动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2.养心与“苦其心志”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养生其根本仍在于养心。养心就要“苦其心志”,做到“动心忍性”、“行拂乱其所为”,其关键在于“静”。诸葛亮的《诫子书》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静以修身”可以看作修身养心的千古绝唱。

3.养气与“修齐治平”

《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人体之气有来自父母先天精气,有物质的水谷之气,还有呼吸而成的肺中清气。在娘胎凭元气,人一生即“人活一口气”,人逝世就是咽气。

养气,就是要养志气。古人从来都把修身与治国平天下紧密联系在一起。老子说过:“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讬天下。”①庄子则更明确提出了“汝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②;孔子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提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修其身而天下平”。儒家学派永远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任”作为养生的最高境界,也是最终目的。

养气,就是要养正气。要养正气需先除邪气,害人之气。古人对此有非常精辟的见解。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就是正气,是以陶冶道德情操而实现养生养性,追求身心健康的独到见解。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解释为,那浩然之气,就是用正义去培养它,可以使它充满天地之间。否则就会使人疲软衰竭。可以说,有生命的人必有气,人人都是个气筒子,每个人都有气场,无非是气场大与小,或者是你的身上散发的是正气、和气,还是恶气、邪气。练武讲究“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武术之道,究其根本也是强调养心、养气。

此外,我国许多古圣先贤都非常看重养身、养心、养气的统一,比如欧阳修、苏轼、陆游、朱熹、程颐、辛弃疾等。

注释:

①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修订增补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9,2:108.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9,2:344.

参考文献:

[1][宋]陆游著,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9.

[2]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1.

[3]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