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性格倔强、不轻易服输的人,不管干什么事情,爱较劲、爱较真,只要是我认准的事,九头牛也拽不动。”说这话的人就是咸阳市渭城区教育局局长王传世。他给记者的印象也的确如此:刚毅,率真,敢作敢为;诙谐,善谋,才思过人。

王传世局长曾经当过教师,后来从事行政工作,在渭城区委办干过7年,此后长期在乡镇工作,2011年8月份从一名乡镇书记走马上任教育局长一职。当时渭城教育正处于低谷期,昔日占据咸阳教育半壁江山的渭城教育,已跌落到全市第八,王局长的到来可谓是“奉命于危难之间”。

没有思路便没有出路。上任伊始,在对全区教育情况进行充分的走访、调研、研判之后,他清醒地意识到,掣肘渭城教育的顽症有二:一是管理的问题,二是教师的问题。面对这一切,他提出了自己教育理念:质量是第一要务,育人是第一目标。同时,把“四个入手”作为改变渭城教育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即,从强化管理入手,不断创新举措,细化实化教学过程,促进教育质量提升;从队伍建设入手,狠抓师德师风,重视历练师能,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修养和专业素养;从教育公平入手,建立健全有效的保障机制,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从基础建设入手,多渠道多层面争取项目和资金,改善校园环境,加强硬件设施配置,不断提高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

质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题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实干是质量的保证。作为渭城教育的领军人物,王传世局长知道,提升质量刻不容缓。从2011年以来,在他的带领下,渭城区教育局先后制定出台了领导和机关干部推门听课制度、学校领导一线带课制度、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度、教师业务知识考试制度、高中阶段实施尖子生培养计划,在两个优质高中咸阳中学和渭城中学开设了北清班,每年举办一次特色办学展示现场观摩活动,开办一期“校长论坛”和“班主任论坛”。这一系列管理举措有力地促进了渭城教育质量的快速回升。2012年、2013年、2014年连续三年高考渭城区二本上线人数实现正增长,2013年净增202人,增幅位于全市前列。2013年返回原籍的渭城考生中有4人考入清华、1人考入北大。2014年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突破1800人大关。

王传世局长是一个实干型的局长。他说:“只要把学校的常规管理抓实抓小抓细,教育质量肯定会提升。”2012年他倡导并组建了教育系统明察暗访组,暗访组的检查,大到学校常规管理、校园环境卫生、校风教风学风,小到教师备课上课、教案书写、作业批改,查访过程全程录像。王局长虽然工作很繁忙,但他给自己规定只要有时间,都要跟暗访组深入学校、深入课堂。他说:“我就是要通过对教学实际情况最原生态的检查,随时发现基层学校管理中的问题。”两年多来,他每年都要不止一次地走遍辖区大大小小的学校,对于存在纪律涣散、管理松散、教学质量滞后、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较多的学校,他都要去反复检查,给管理者传导压力,使存在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局机关一位干部对记者说:“自己在机关工作了七八年,好多学校至今一次还没有去过,王局长才来了两年多时间,对系统内的每一所学校已是如数家珍,了解得清清楚楚。我真的很惭愧、很内疚。”基层学校的许多校长也对记者说:“渭城教育这两年的快速转变,真是离不开王局长的创新精神和实干精神。”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关于这一点,王传世局长认识得非常到位。他说:“由于距离西安近,前些年我区优秀教师流失率非常高,优质教师资源比较短缺;还有一些教师责任心不强,事业心不够,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师资队伍建设的第一步是提振士气,要让教师们打起精神,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而光荣的工作中,钻研业务能力,提升师德修养。”

2012年结合市区两级开展的“向呼秀珍和她的雷锋式家庭学习”的活动,为激发系统广大教师的职业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氛围,渭城教育局开展了“感动渭城教育人物”评选活动,举办了大型的“庆祝教师节暨感动渭城教育人物颁奖晚会”,对呼秀珍、卜玉麒、桂淑芬、何晓霞、王青岗、段晓晖等6名首届感动渭城教育人物进行了表彰,渭城区委、区政府还拿出8万元对六位教育人物进行了重奖。王局长说“感动渭城教育人物”评选活动他们将每三年举办一次。

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同时,王局长说,他们还注重盘活区域教师资源和提升教师业务能力。2011年渭城区教育局全面推行学校领导干部带课制度,要求学校领导根据学校教学实际,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担任学科教学工作。学校领导带课情况、教学成绩与绩效工资直接挂钩。“这一措施最显著的作用是盘活了区内师资力量,一定程度提高了学科水平,因为中层以上领导基本都是本校或者区内学科教学的能手,把这一部分人调动起来意义非同小可。”

2012年又推出了教师业务知识考试制度,每年寒暑假分学段、分学科对辖区教师进行业务知识考试,考试连续三年不过关的,取消本人评优树模、职称评定资格,并直接同绩效工资挂钩。目前已经进行了6次考试,辖区专任教师全部参加了业务知识考试。这项考试每三年大循环一次。

2013年底,为了有效整合本区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在充分借鉴外省市先进经验和西安市“大学区”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渭城区教育局在充分调研和论证后,启动了“高中教育联盟”和“名师工作室”两大工程,再次掀起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新高潮。一年来的探索实践成效显著,辖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在相互沟通中得到了更新,教学艺术在相互学习中得到了提高;学校的管理在相互交流中得到了优化,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研水平的提升,以及全区的教育均衡发展。

提振士气、盘活资源和提升业务能力,这三项措施的逐步实施,使渭城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全区现在拥有全国优秀教师5名,省特级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省教学能手40多名,市级知名校长、优秀校长、知名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150多名,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已初见雏形。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

王传世局长一直强调: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也是最大的民生,让每一名学生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是教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教育工作的最高理想和追求。

任职以来,他倾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为改变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面貌,到处争项目跑资金,先后启动实施了校安工程、生活设施改造、操场改造、学前教育等教育类项目50多个,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投入资金2亿多,其中一半以上都用于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许多学校的校园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学条件也大为改观。

他还积极推进辖区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他认为:现代教育需要符合教育现代化要求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两年多来,教育局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局门户网站,为基层学校新建多媒体“班班通”教室260间,购置教师电子备课用电脑127台、笔记本电脑230台、学生用电脑460台,购置交互式电子白板223套、多媒体投影幕布系统50套。目前,全区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基础教育专网全部开通,98%的学校接入宽带网络,多媒体“班班通’覆盖率80.3%,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学校达到80%以上。

王局长始终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他时刻关注家庭困难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从2011年起,在他的倡导下,渭城区教育局设立了困难学生帮扶基金,社会筹资2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20多人。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绿色通道”,这些孩子全部由公办学校接受,免除杂费、借读费,划拨生均公用经费。

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民办教育方面,他给予了极大地关注和重视,渭城区教育局在全市首家设立了民办教育奖励基金,2013年教育局拿出12万元表彰奖励民办教育先进单位,投入158万元为16所民办学校和幼儿园配发了图书、电脑、电子白板和电子钢琴。在系统校园安全方面,这两年他花了很多心思、倾入了很多心力。在他的多方协调下,2011年11月、2013年2月区政府先后安置退伍军人121人担任校园专职保安员,成立了教育系统校园安全保卫队;今年8月份,教育局和区交警大队组建了渭城区校车交通安全管理中队,主要负责渭城辖区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的校车交通安全监管工作及对学生进行日常交通安全法制教育、学校门口车辆疏导和交通秩序维护等,渭城区政府还投资60多万元,建成了渭城区校车安全管理监控平台,实现了对校车运行的实时监控。这两项重大举措为渭城教育系统师生构筑了一道坚固的生命安全防线。

王局长面相冷峻,内心却极富情怀,他始终能把基层学校和广大教职员工的困难挂在心上,急基层之所急,想师生之所想。这是渭城教育人的共识。渭城区招办主任薛丽萍不无感慨地对记者说:“2008年我区按照上级要求安装了高考电子监控系统,工程预算款100多万元,系统安装完成后因多种原因拖欠工队71万元,一拖就是三年多,每年高考前工队都要来闹事,给我们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王局长来后,详细了解了事情的缘由,不到半年时间就协调区上几个部门解决了让我们头痛的欠款问题,后来还为我们争取了187万元的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款。我真的很感动,跟着这样的领导干工作也有劲!”

回顾三年多来的艰辛历程,王局长感慨万千,面对取得的巨大成绩,他没有丝毫的懈怠和陶醉。他深知渭城教育的未来依然任重道远,如何重塑昔日的辉煌,实现渭城教育的历史性跨越,始终是全区人民的期望和全区教育人的使命。作为局长,他将带领大家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注重品牌,彰显特色,打造一批有规模的精品学校,使优质教育向全区辐射。同时,要在依法治教思想的指导下,变教育“管理”为教育“治理”,为实现渭城的教育现代化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