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综合分析了《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悲剧命运的社会背景原因、家庭环境原因以及个人性格原因。从而揭示了美国社会中白人主流文化价值观对黑人民族,尤其是黑人女性这一弱势群体的毒害,再次印证了黑人民族要摆脱种族歧视,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平等,就必须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沃土中,始终坚持自己民族的文化信仰与价值观,并不遗余力地提高本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社会地位。

【关键词】文化信仰 黑人民族 种族歧视 价值观

项目编号:14JK1809,项目名称:陕北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影响的实证研究,陕西省教育厅2014年科学研究计划专项项目。

引言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莫里森也是20世纪80 年代最有成就和最优秀的黑人女作家之一。作为一名黑人,她对黑人的生活有深刻的体会,她是从小听着黑人歌曲和黑人故事长大的,所以她深刻了解黑人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1953年,莫里森获得霍华德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在大学期间,她阅读了大量的关于黑人历史、文化、艺术和风俗的书籍。这为她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的作品大都是描写黑人的命运、黑人的历史文化、黑人的内心世界、黑人的文化素质和黑人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及遭受的歧视和苦难。其作品语言通俗简洁,构思奇异巧妙,结构别具一格。其作品还有一深刻的主题,那就是呼吁黑人民族能够坚持自己民族的根基和文化信仰,勇敢地与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作斗争,才能争取种族平等和解放。同时,黑人民族还应注重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以提高黑人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莫里森一生共创作了8部优秀的长篇小说。此外,她还通过发表文学评论文章阐释自己对美国文学的独到见解与文学主张。她的作品不仅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被列入哈佛大学等名校的名著必读书目之中,还为提高黑人在美国社会中的文化品位奠定了基础。

《最蓝的眼睛》是莫里森的第一部作品,小说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她在霍华德大学任教。小说源于她童年时代与一个黑人小女孩的交谈,那位小女孩认为白人的蓝眼睛最漂亮,所以突发奇想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双蓝眼睛,这表明在白人主流文化影响下,她的心理发生扭曲,厌恶自己的黑人身份。这也是当时黑人社区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莫里森创作了《最蓝的眼睛》这部作品,希望黑人能够找回自己的审美标准,坚持自己的民族信仰,并且注重提高黑人民族自身的素质,以挣脱白人种族主义对黑人的束缚。小说讲述了一位12岁的黑人小女孩佩科拉在一年四季中的生活经历,她认为自己又黑又丑,所以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父母的关爱。因此,她想要拥有一双和白人一样的蓝的眼睛,但却最终精神疯癫。导致佩科拉悲剧结局的原因错综复杂,接下来主要探讨导致佩科拉悲剧的社会背景原因,家庭环境原因以及个人性格原因。

社会背景原因

《最蓝的眼睛》的创作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社会的黑人民权运动正风起云涌, 1964年, 总统约翰逊签署了《民权法》规定黑人和白人是平等的,黑人可以享有选举权,黑人也可以去餐馆就餐,去宾馆入住,公共场所没有黑人区与白人区的区别等等,但事实上黑人只是取得了名义上的自由,他们仍然是美国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白人在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上仍占统治地位,白人文化仍是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白人的审美价值观像一双无形的手束缚和压制着黑人的审美观。黑人小说家切斯特·海姆斯通过其小说《孤独的事业》(1947)揭示了当时美国社会白人掌管社会财富,而黑人则被关在铁笼子里的事实。作品中黑人小女孩佩科拉一家生活在20世纪40年代, 这一时期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种族主义思想仍根深蒂固,种族主义阴影仍然笼罩着美国社会。白人种族主义者污蔑黑人民族是“退化种族”,是“二等公民”,并且是无法自我改善的种族。在那个时期,黑人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人总是最后一个被雇佣,第一个被解雇。他们只能从事一些像保姆、清洁工、厨师这样的体力劳动。他们收入微薄,并且失业率极高,据193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当时美国社会黑人的失业率是白人的2倍。这使得黑人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挣扎在美国社会的最底层。而极度的贫穷更滋长了白人对黑人的歧视和黑人对自己的自我歧视,进而扭曲了黑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作品中黑人小女孩佩科拉在经历了社会的漠视,父母的冷漠,同学的羞辱,白人老板的视而不见,最终导致她审美观的异化,她认为金发碧眼的白人才是最美的,而白人的蓝眼睛也成为她最想得到的东西。她认为只有拥有了最蓝的眼睛,这所有的不幸就不会发生。作品中童星秀兰·邓波儿和玩具洋娃娃就是20世纪40年代白人文化的一个典型标志,佩科拉总是喜欢用印有童星秀兰·邓波儿照片的杯子一杯接一杯地喝牛奶,喜欢玩具洋娃娃,表明了美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白人文化对黑人小女孩内心的束缚和黑人想将白人价值观内在化的渴望。然而作为黑人却信奉着白人的审美价值观,这也就否定了黑人的自我存在。这也就是导致佩科拉的疯癫和自身悲剧结局的最主要的原因。

家庭环境原因

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一站,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不仅影响孩子的现在,而且还影响孩子的未来。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家庭环境又分为家庭物质环境和家庭心理环境。家庭物质环境良好,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敬,互相理解,互相爱护,那么就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生长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就会坚强、独立、自信并且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克劳蒂亚就是生长在这样一个充满关爱,幸福美满的家庭, 她的父亲麦克蒂尔先生勤劳温和,整天忙忙碌碌地工作为女儿的生活提供物质保障,她的母亲麦克蒂尔太太含辛茹苦地照顾着女儿的生活起居,并不遗余力地关心和爱护着她们。正是生长在这样充满关爱的家庭环境中,克劳蒂亚形成了坚定独立的个性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而佩科拉的家与克劳蒂亚的家截然相反,佩科拉家物质环境较差,房屋破旧不堪,家中陈设简陋,只有三张床,一张旧沙发和一个忽冷忽热的煤炭炉。雪上加霜的是佩科拉家庭的心理环境也不健康,父母经常吵架,互相埋怨,虐待和打骂子女,哥哥经常离家出走。家庭成员之间的互不理解和漠不关心造成了佩科拉极度自卑和孤僻的性格,也导致了她最终的悲剧命运。

佩科拉的父母是一对生活在美国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夫妇,受白人主流文化的影响,他们同样厌恶自己的黑人身份,因为他们没有接受正规的教育,没有自己的信仰,从小遭受白人的欺辱,最终导致他们分裂的人格。佩科拉的父亲乔利从小就被自己的父亲抛弃,没有得到自己父亲的关爱,成长过程中经常遭受白人的凌辱,这使他一直生活在绝望当中,他始终无法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现状和社会地位,他整天酗酒和妻子吵架,他对自己的女儿漠不关心,他不仅不爱护女儿,反而冒天下之大不韪强奸了自己的女儿。他的这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和愚蠢的行为也是导致佩科拉悲剧的一个原因。佩科拉的母亲也同样不是一位合格的母亲,她从小身体残疾,性格孤僻,她对自己的女儿也同样是视而不见,漠不关心。但她却对白人主人家的小女孩细心呵护,关怀备至。她让自己的家里凌乱不堪,却把白人主人的家打扫得一尘不染。她盲目地崇拜白人的价值观,总幻想自己可以像白人一样生活,这使她远离并忽略了她应该爱的人。正是这样冷漠和无知的父母才使佩科拉一步一步走向疯癫。

个人性格原因

法国著名作家让·吉罗杜曾经说过:“从童年开始,我们每个人身上都编织了一件无形的外衣。它渗透在我们的一言一行和为人处事的方式之中。”这件外衣就是我们的性格。性格虽受先天遗传的影响,但主要是后天养成的,也可以有意识的培养。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所以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这样才能保持性格中的优点,克服性格中的缺陷,从而去掌控自己的命运。黑人小女孩佩科拉性格中有单纯善良的优点,但她的性格中也有着致命的缺陷,那就是自卑、懦弱、忍气吞声。她没有能够克服这一性格缺陷,从而使她没有勇气与白人文化抗争。她自卑懦弱的性格也导致了她的悲剧命运。

佩科拉是一个12岁的黑人小女孩, 她天真可爱, 单纯善良, 但却一直受到父母的忽视和虐待。在学校里又被同学欺侮和捉弄,这一切都使她成为了一个自卑内向的孩子。她自以为是地认为这所有的不幸和遭遇都是因为她长了黑皮肤,从此她产生了深深的自我憎恶感。她渴望拥有一双周围人都认为漂亮的白人的蓝眼睛,对她而言,蓝眼睛象征着美丽和幸福,蓝眼睛可以让她看到一个没有歧视、没有压迫、没有丑陋的世界。但想要拥有蓝眼睛的愿望表明佩科拉没有理性,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面对歧视和压迫,佩科拉没有奋起反抗而是选择了忍气吞声。她的这种自我否定和消极的生活态度是导致她悲剧命运的又一诱因。而文中佩科拉故事的叙述者克劳蒂亚始终坚决抵制白人的文化殖民,她认为黑皮肤同样美丽,对白人优越观进行了强有力的反抗。她把白人洋娃娃拆毁,表达自己对白人的不满,她总能在佩科拉被白人欺侮时挺身而出,保护她。克劳蒂亚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逆境中生活的黑人民族,尤其是黑人女性只有同甘共苦,奋起反抗,坚定信仰,才能最终远离佩科拉的悲剧。而佩科拉逃避现实,自我否定,盲目崇拜白人文化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性的结局。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最蓝的眼睛》创作时期的社会背景,主人公的家庭背景以及主人公个人性格特征的分析,认为正是这三方面原因的通力合作才最终导致了佩科拉的悲剧结局。白人的价值观和文化殖民就像一双无形的手束缚着黑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这部作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揭露了白人文化殖民和种族歧视对黑人民族的毒害,她想要通过这部作品去引发读者对佩科拉的同情和关注,进而呼吁黑人民族坚持自我,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中去争取真正的民族自由与平等。

参考文献:

[1]Tony Morrison. The Bluest eye[M].A Plume Book,1994.

[2]贺淑娟.二十年来国内莫里森研究综述[J].安徽:安徽文学,2007.

[3]毛信德.美国黑人文学的巨星——托尼·.莫里森小说创作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王守仁.性别·种族·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张颖.幻梦里的真实——读《最蓝的眼睛》[J].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