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加深学生对道德要求的理解,促进学生的行为动机,培养学生实践道德要求的能力。 “情动而辞发。”以丰富的想象,美好的情感,才能拨动孩子的心弦。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而不断丰富其内容的。情境教学适用直观手段,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气氛,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思考进入情境,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情感。一、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情境

案例:《跟着唐僧去西游》

(课始)师:玄奘西行之路是一条由信念、坚韧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成功之路,他堪称是伟大的旅行家、翻译家,当然更是了不起的佛学家。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他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讲解了《玄奘西游记》,他称玄奘是最牛的留学生。钱文忠教授引经据典,详细介绍了玄奘西游的点点滴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收看他的解析,一定会获益匪浅。今天我们先来初步感知一下,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7课,自己点击玄奘西行这部分,去搜索新信息。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教材一般都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事例来体现一定的道德要求,并通过道德认识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教师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对这些事例进行描绘、渲染,使其富有情趣,用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以情激情,以情动人的教育效果。如讲故事、朗诵诗歌、引用格言等。教师为此必须钻研教材、熟记教材内容,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变书面语言为口头语言,再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使语言形象生动,使学生深入理解故事的含义,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

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

案例:《塑料与我们的生活》

在讲授白色污染的时候,教师出示了触目惊心的塑料垃圾视频。塑料垃圾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堆积成山的污染给了孩子们很大的震撼。

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感知而产生的,情感因素的作用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因此,在品德与社会(生活)课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尽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道德情景,使他们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采用录音、音响、幻灯、录像等电化教学,对道德要求进行渲染,再现于摹拟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对道德规范和要求的认识。

三、运用学生自身的表演进入情境

案例:《不说话的“朋友”》

在讲授——我替“朋友”说心里话环节,师:看到这么多朋友受到伤害,让你想起了生活中哪些类似的画面?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发生着这样的伤害事情,这些朋友们心里很痛,他们在哭、在喊……你愿意替不说话的“朋友”说说心里话吗?选择一个受伤的朋友,替他说说心里话。

交流:(学生替“朋友”说说话,师给说话的同学戴上“朋友”的头饰)

品德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学生道德情感的建立,往往与年龄的差异,理解能力的强弱有关,这就使学生道德认识形成具有一定的难度。要突破这一难关,可以采取让学生自己表演,通过做一做、想一想,慢慢体会,从中悟出道理,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表演形式主要有小品、哑剧、相声、角色扮演等。通过学生的自身表演进入情境,从而较好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四、运用观察、演示进入情境

案例:《从一滴水说起》

在学习水资源匮乏部分,为了让学生感受水危机,教师采用了演示法。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就是这少得可怜的淡水,大部分以固体形式存在于北极和南极,有一些由于各种原因并不能为人类直接利用。那么人类实际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到底还有多少呢?

师:打个比方:(手拿一个苹果)今天我不把它看成苹果,看成什么呢?——地球淡水总量,假如这个苹果就是我们地球上淡水的总量,那么人类实际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多少呢?这一刀下去,地球上的淡水就被我们“切去一半”了。这第二刀下去,地球上四分之三的淡水就被我们切走了,你们觉得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占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吗?

生:差不多了……

生:不到四分之一……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讲对了,人类实际上可以利用的淡水并不占总量的四分之一,怎么办?还得切。你们觉得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占总量的八分之一左右吗?这个时候如果老师说这样一句话——请再往下切。你们忍心再切吗?

生:不忍心。

师:但非常遗憾,我们必须往下切,因为并不是占八分之一。举苹果片。看着这一小片,你的心情怎么样?(交流)

师:同学们,只有十六分之一了。跟总量相比真是少的可怜。我想这十六分之一总该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了吧?你觉得是吗?为什么?

师:但现实有时真的很残酷,老师非常沉重地告诉大家,连这小小的十六分之一都不是。到底是多少呢?同学们,看吧!十六分之一苹果片上的这么一层薄薄的苹果皮,就大约相当于我们全球60多亿人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师:那么我们国家呢?我国从来都是一个缺水大国,淡水资源占有率还不到世界平均值的一半,中国比任何一个国家更面临严重的缺水问题。出示比较图。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去读一读书中的文字。相信同学们读了这段文字之后会对我国的水资源状况了解得更清楚。看到这样一组数据,你有什么想法?(学生的面色越来越凝重。)

在品德与社会(生活)课教学中,教师应紧扣教学要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图表,接触实物,进行小演示,小操作等,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如用一双筷子和十双筷子作比较,哪个更容易折断的演示,让学生明白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演示进入情境,做到眼有所观,心有所感。

五、巧用插图、挂图进入情境

案例:《我不胆小》

在导入新课时,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大家想不想认识一下?她就是小猫咪咪,在她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听!播放《小猫咪咪》的故事。(课件出示:书上的一组插图做成了连环画)

师讲故事《咪咪学本领》:小猫咪咪跟妈妈学本领。妈妈先教它捉老鼠。漆黑的夜晚,它们来到老鼠洞边,妈妈说:“孩子,你就在这儿练习捉老鼠吧。”咪咪一听吓得两腿发抖,急忙说:“妈妈,妈妈,我怕,我怕黑,我怕黑,还是以后再学吧。”夏天到了,妈妈又要教咪咪学钓鱼,咪咪连忙说:“妈妈,妈妈,我怕热,我怕热,还是以后再学吧。”秋天到了,妈妈对咪咪说:“孩子,你跟我学爬树吧。”咪咪望着高高的大树……

师生互动(学生看图续编故事):咪咪望着高高的大树,它又会说什么呢?

生1:大树真高呀,我怕爬上去会摔下来。

生2:妈妈,妈妈,我怕高,我怕高。

师:那你们猜猜看,咪咪最后学到本领没有?

生:它怕这儿怕那儿,没有学到本领。

师:对呀,咪咪因为胆小什么本领也没有学会,你们想学它吗?

生:不想。

师:课件出示课题:指名读“我不胆小”,齐读课题。

揭示活动目标:好!这节课老师就与小朋友们一起来讨论《我不胆小》这个话题。

苏霍姆林斯基曾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在品德与社会(生活)课教材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有插图的,低年级教材更是图文并茂。因此,在教学中,巧用插图或挂图,创设有静有动的情境,使学生加深对道德要求的认识。

六、巧用自然环境入情入境

案例:《怎样与人相处》

本课中要让学生体验赞美的愉悦,感受到赞美的力量。教师让学生自己寻找班级中的例子去学会赞美别人。

师:请同座位两人一组,每人回想可以赞美对方的三处,依次写在小纸条上,然后写上自己的名字交给老师,要注意保密哦。

师:(老师将纸条收齐后,打乱了放在一个大信封里)下面,我们随机请同学上来抽取其中的一条,大声地读给全班同学听。谁先来呀?(请被读到的同学向大家说自己被赞美的感受和感谢。)

《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在品德与社会(生活)课教材中,有很多反映历史的、近代的、当前的、现实的人文景观,也有反映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问题。因此,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创设一定的情境,有目的地为学生导行,并使导行到起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道德认识加深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规范;使学生道德认识和情感得到巩固和发展,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不断内化成道德行为,再由道德行为的实践,养成道德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