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已是讨论多年的话题,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重要任务。教育部采取了分区试点,寻求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途径与方法。实行新课改也是以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提高素质教育为目的的。然而事与愿违,现实是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减负问题仍然是当务之急。

当前青少年的课业负担过重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危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精神萎靡,思想脆弱,视力普遍急剧下降。笔者对一所普通高中的高三理科学生进行了走访调查,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几乎没有,除上课就是自习。由于升学率的巨大吸引力,学校放松了对学生思想素质、道德品行的教育。学生问题频出:吸烟、酗酒、早恋、吸毒,还有的学生思想脆弱。

究其原因,我国高考升学压力和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学生和学校成为重压之下的牺牲品。“一本是目标,二本挑院校,三本毕业没人要”这就是中学生的口号。可见,给予中学生思想压力的仍然是高考这个指挥棒。升学率决定着一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还决定着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学校师生的福利待遇。升学率下降,学校就失去了生命力。为了享受更好的教学资源,生源自发地向着各地的重点高中流动,成绩提高,升学率攀升,学校成了名校,教师被称为名师。升学率,自然形成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压力,这种压力最终还是转嫁到学生头上。

其实,素质教育与学生的应试能力并不矛盾,应试能力是学生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学校要为国家输送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这个优秀人才不但要有才、有德,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新课改就是要培养出这样高素质的人才。单纯地、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忽视德智体的培养,违背了新课改的目的和愿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首先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身体是人的本钱,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学校的课程表中就必须为学生安排足够的自由活动时间,还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锻炼身体。学校还要给学生安排足够的睡眠时间,让学生的体力和脑力都能得到恢复。

教与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而这种双边活动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学生“双基”是否获得提升。个别学校使用的试题,未必具有普遍性,适合所有学生。由于一些教师对习题不加筛选,学生经常会消耗大量的精力做一些重复性的作业,耽误了大量本属于学生用于对知识进行体验、感悟、理解、整理、内化、吸收的自学时间,他们时常处于囫囵吞枣式的被动学习的地位。学生睡眠严重不足,身心疲惫,学习效率自然下降,只能用题海战对付高考。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内涵,独立快速地完成课外作业,实现高效减负,提高质量。提高升学率不能单靠增加作业量和延长做作业的时间。教学效果需要课后作业的补充和反馈,但又需要在教学中寻求一个既能减负又能增效的最佳平衡点。课堂教学要抓住教材的精髓,选择以一当十的高质量练习题。要设计出数量少、质量高的练习题给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教师需要精益求精,而不是从早到晚和学生耗在一起做作业。另外,我们的各学科老师不能搞本位主义,在学生课业负担上,要充分考虑到各学科对学生产生的叠加效应。在教辅资料的选用上要严把质量关,防止劣质资料的泛滥。

关于中小学生减负的讨论,归根到底问题还在于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设计出精炼的练习题,使学生跳出题海。尽管高考试题年年翻新,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学生掌握了教材的精髓,就能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