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实践与研究》是我校的科研课题,也是我校教改的突破口。但是,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有不少教师一味追求形式和花样,使课堂华而不实,甚至课堂教学环节明显有些做作,这对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力很不利,也影响着我校的科研课题的研究。为此,我就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谈一点个人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小组合作的问题选择

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如何确定,这是有意义合作学习的关键,在学习任务简单,自主学习时间充分,多数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一味地搞小组合作学习是无意义的。我认为教师应注意选择那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具体地说,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最佳。

1.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够时,应开展合作学习。

例如:在“认识长方体”的教学时,要求每个学生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后,再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在时间上显然是不允许的,而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通过分工合作,让学生借助小棒、橡皮泥,先搭建一个长方体框架,这样就认识了长方体的顶点和棱的特征,再帮这个框架“穿上衣服”,学生又认识了长方体面的特征。这样的小组合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对长方体的认识。

2.教师创设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开展合作学习。

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计算”时,给学生准备了三套实验材料。在分组实验时,组内成员分工协作,有的拿着圆柱,有的用圆锥装满水往圆柱里倒,有的观察高度,有的记录结果。每一次实验结束时,对实验结果进行组内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并形成小组实验报告。进行组间交流时,有三组对“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意见一致,有三组则意见不一,有个小组代表说:“我们进行了三次实验,用圆锥装满水往圆柱倒三次,都没有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不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有的小组代表说:“我们组实验时,用圆锥装满水往圆柱里倒第二次时,圆柱就满了。”甚至有个小组代表说:“我们倒一次就满了。”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时有同学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每组同学量一量圆锥和圆柱的底和高。创设这样的挑战性问题,既能使小组合作达到热烈的讨论,又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使学生对圆柱和圆锥必须同底等高这一必要的条件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小组合作时,教师要给出明确合作任务

例如:教学“在2、4、6、7、10这五个数中,哪一个数与众不同,为什么”这样一道开放题时,教师依次出示以下几个极富思考性的问题及环节:(1)请每位同学都独立思考,尽可能多地找出与众不同的数;(2)请每位同学整理自己的思路,准备小组汇报;(3)小组交流;(4)小组整理结果,准备全班汇报;(5)全班交流。这样有步骤的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促进自我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别的同学那里看到解决问题的另一些角度。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扩展解题思路,锻炼了学生多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师应注重创设小组合作情境

例如:吴正宪老师在教学“平均数”一课时,在一开始就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选出三个代表进行拍皮球比赛,这一合作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比赛十分激烈,当每组三个代表拍皮球的总数比出胜负时,吴老师加入了总数少的一组,把相同时间内拍的皮球次数加了进去,这样负的一组反败为胜。这一情境的创设使得原来胜的一组学生不服气,于是他们就寻找问题,有位学生向吴老师提出意见,说:“吴老师,我认为这样比不公平。”这一问题的提出正中吴老师的下怀,吴老师反问:“为什么不公平呢?”这位学生说:“我们组是三个人拍皮球,他们组是四个人拍皮球,当然不公平了。”吴老师接着问:“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比较才是公平呢?”经过学生思考、发言:引出了平均数的概念,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小组合作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构建属于他们自己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提供给学生更多地展示属于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的机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解释和评价他们自己的思维结果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