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和理解

何谓“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通过课堂教学手段,来满足“三大目标”:第一在效益和效率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变“接受式”学习为自选“超市式”的主动学习,并注重学习能力的生成;第二,课堂作为“主阵地”,主动承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诸多要旨要义,以培养“完人”为目标,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生命的狂欢,成长的幸福,变“苦学”为“乐学”、肯学、会学,实现真正的终身学习;第三,要享受真正的教学相长,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帮助其享受职业的幸福和个人成就,让教师真正享受“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带来的尊崇。“高效课堂”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目标,以发展学生为方向的一种教育思想体系。

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高效课堂”很好地落实了两个前置:学生学习前置,教师指导前置。传统课堂与“高效课堂”的最大区别正在于“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发现”,传统教师和“高效教师”的区别在于是“实施者”还是“开发者”、激励者。

二、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1.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2.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3.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4.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5.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占用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6.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7.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

我始终坚信“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终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