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应该能够听到学生心灵成长的拔节声。那么,在学生的习作中,也同样应该能够看到儿童率真天性的流露,儿童生命光彩的绽放,即值得珍视的个性化表述。

针对起步作文的特点,我在教学中注意做到五个“以”:即以内容为突破口,以生活为源泉,以情感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励求异为重要手段,精心设计习作指导过程。

1.给学生一个平台,让他们自己去采风。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作真人。”要表真情,我认为关键是要给学生搭建一个体验发现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去捕捉五彩缤纷的生活,并把自己的发现用笔记下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做好“三个引导”:

(1) 引导拓展空间。拓展选材空间,让学生到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到活生生的大自然中,到逼真的情境中去选材。因为广阔生自由,自由生个性。

(2) 引导求异思维。有求异的火花自然会消灭个性弱化现象,自然会关注自我习作成就感。

(3)引导个性表达。指导学生在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与“表达真情实感”的过程中,凸显自由与创意。

如写《快乐的课余生活》这则习作,我先让学生采访自己的爸爸妈妈,请他们讲述自己童年课余生活中最难忘的事。之后,在班上进行了交流。我欣喜地看到,孩子们有的写自己的妈妈童年时候,在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携竹篮带小铲,呼朋引伴在广阔的田间挖野菜;在夏日细雨过后随村里的老婆婆去小河边拾地软、采蘑菇,在如茵的河草上奔跑跳跃,如撒欢的小鹿……有的写自己的爸爸顶着炎炎夏日持镢头背凉馍上山挖药材,在崖畔打酸枣;在月光如水的夏夜,星光作伴,拿着用筷子改制的简易夹子在深山老涧像淘金者一般逮蝎子;在秋天的打稻场上,分成几拨兴致勃勃地翻跟头、打陀螺……饶有情趣地描述把我带回了逝去的童年,重温那充满童趣与欢乐的一幕幕。我被深深感染了。我由衷地感叹:采访,使学生不仅有物可写,而且写得异彩纷呈。

又如写《秋天的景色》这篇作文。刚开始,我以为秋天对于学生来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生对秋天已经积淀了很丰厚的印象。于是,我让学生坐在教室里直接动笔,结果孩子们的作文里几乎都是红彤彤的苹果、涨红脸的高粱、小灯笼似的柿子,要么就是大段大段地抄写作文书中的语句,相当一部分是“假冒伪劣产品”,看不见个性的火花。怀着沉重的失落感,国庆节时,我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让家长带着学生去农村观察或者帮农民摘苹果、掰玉米、摘豆子……让他们有了体验再动笔。结果我惊喜地看到,学生有了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发现。比如,有的学生在摘豆子的地里,发现了被田鼠拖来准备过冬的花生,于是生发了探究田鼠过冬食物的兴趣;在果园的地边上,发现了红彤彤的酸枣,于是有了摘酸枣的喜悦;在摘苹果的过程中,看到了农民们小心翼翼生怕手指甲划破果皮的情形,感受到了那种发自内心的对劳动成果的虔敬之情……学生的体验有了,一篇篇浸润真情实感的佳作也产生了。

2.给学生一个可触摸的对象,让他们自己去感知。

作为教师要注意给学生选准观察对象,选那些鲜活、生动、充满自然灵性的事物以引发儿童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悟性,进而培养学生的构思创造能力。

比如初冬时候,农家田地里那枯黄的玉米秆仍然挺立在地头。学生一见它们就热血沸腾,把那衰败的玉米叶子摸了又摸,爱不释手。有的还小心翼翼地摘下那干枯的玉米缨捧到鼻子边嗅个不停,有的兴奋地抱着玉米秆直打滚。后来有学生在习作中写道:那可爱的玉米秆像我的好朋友一样,静静地站在那里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还有的学生写道:我仿佛听见玉米秆在对我说:冬天已经来了,别的植物都经受不住寒冷,纷纷低头投降,只有我还挺直身子,因为我知道你会来看我的。你别看我穿的衣服不漂亮,但我的心很坚强……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的观察对象应尽可能小一些,单一些,这样有利于学生细致地深入地观察。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起步作文因任重道艰而备受关注。让我们怀着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在起步作文这片沃土上潜心探索,让孩子的个性像原野上的花朵欣然怒放,迎来一个习作个性化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