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这两天,韦革宏教授一直穿着简单的T恤和淡蓝色牛仔裤,进了实验室就换上洗得干干净净的白大褂,去食堂打饭遇到问好的学生、同事,他总是和和气气,彬彬有礼,聊起天来逻辑清晰,用词准确生动,跟人们印象中推崇安贫乐道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形象很接近。

每天早上8点他会准时到办公室打开电脑查阅邮件,通过邮件了解今天需要处理的事务,包括审阅项目的进展,论文的修改等等。接下来,他就开始安排学院的日常主要工作,约谈两名研究生,了解他们目前实验上的进展,跟他们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并在两周一次的学生实验室组会上,与研究团队一起,听学生们介绍在他们研究的领域目前国际上最新的研究进展,同时结合自己的研究讨论他们自己又能提出怎样有价值的科学问题,从而有一些思路上的提升。

除了繁重的科研教学任务,作为生命科学院院长的韦革宏教授还要用相当一部分精力处理学院的管理工作,在每周的院务会上跟四位副院长以及其他学院管理者探讨学院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

一学年《微生物学》64学时、《高级微生物学进展》40学时的教学任务,承担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三个层次的课程,同时主持着9项国家和省部级在研项目,面对这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国家“863”项目首席专家,记者不禁问:“韦教授,您真像之前那篇报道上说的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家庭啊?”听罢,韦教授皱起眉头忙摆手:“没有没有,没到那个地步,我可不是没有生活只有工作的工作狂,我觉得工作、生活要有序,与家人的相处对我来说尤其的重要。我个性还是非常外向的,喜欢跟人打交道,特别喜欢运动,每周都跟我们学校网球俱乐部的同事打网球呢。”一提到生活,提到运动,这位韦革宏教授眼睛一亮,语速立马变快了许多。

安贫乐道,导师教诲铭记于心

1991年,韦革宏由原西北农业大学农化系毕业后留校工作。获得硕士学位后,为了开拓视野,他决定去北京中国农业大学作为联合培养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在那里,他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导师——陈文新院士。

陈文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土壤微生物专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根瘤菌研究领域的泰斗,她的实验室与比利时根特大学M.Gillis教授所领导的实验室一起,是二十一世纪初国际上两个最主要的根瘤菌分类研究中心。她的实验室是发展中国家唯一一个技术全面而又多产的实验室。

当记者针对当下国际范围内学术造假事件频发,大学生学术热情下降,金钱至上的单一价值观盛行的问题询问韦教授的看法时,他这样说道:“人生活的环境、氛围特别的重要,尤其是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学生。作为学院领导,作为老师,给学生创造崇尚真理,追求科研的氛围尤其的重要。你知道我的研究方向是根瘤菌方面的基础研究,既枯燥、耗时,短期内又难出成绩,所以许多人都不愿做。我特别庆幸这辈子能够遇到我的导师陈文新院士,她一生淡泊名利,执着于根瘤菌领域的研究几十年如一日。她那种踏实、认真的坚持对于我世界观、人生观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她跟我说:‘我当年选择根瘤菌的研究方向时,我的老师陈华癸院士告诫我,做(根瘤菌)分类要安贫乐道,没有这些基础性工作的支撑,就不可能有转变成现实生产力的研究成果的诞生。’她的这番话对我有醍醐灌顶的作用。每次见到陈先生,她都会告诫我说要坚持,要脚踏实地,要沉得住气,要看准一个方向坚持下去。直到现在,每次我去北京拜访她,她都会谈到对科学的态度。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也一直把她作为榜样在坚持自己的研究。对于我的学生,每次组会上我都会跟他们讨论如何去看待科研,告诫他们读大学不单是为了拿到学位,而是要通过上学学习这个过程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为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韦革宏教授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二十多年来,他当过班主任,做过辅导员,任过副院长,直至现在担任学院院长,从助教成长为一名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微生物学学科带头人。无论工作多么繁忙、课程讲过多少遍,每一次他总会认真备课,精心准备,上课时积极采用各种灵活互动的教学方式,不断思考教育新方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他发表教学改革方面研究论文5篇,主编出版《微生物学》、《发酵工程》两部教材,主持完成“生物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人才培养上他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指导学生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和诚信意识。他扼守科研道德,要求学生要踏踏实实、实事求是,常常针对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试验结果的不准确,认认真真与学生讨论试验设计方案、实施环节、数据核对,如果因为操作过程不规范、记录不详实造成的数据不准确,无论试验费用多高,他都会要求学生重作试验。对于发表研究论文,他总要逐字逐句修改五六次,尽可能找准错误,哪怕是标点符号的错误。截止目前韦革宏教授已培养出本科生65名,硕士生42名,博士生15名,其中3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名获得简浩然优秀论文奖。

科学研究上他严谨求实,追求卓越,近年来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863计划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影响因子大于3.0的有19篇。作为完成人他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他带领团队长期立足于西北地区,紧密围绕旱区农业生产存在的重大土壤环境问题和国际学科发展前沿问题开展研究,这当中既有大量的实验室内的工作,又有许多艰苦的野外工作。为了及时取得各种实验数据,他常常要在实验室熬到深夜;为了采集根瘤菌和土壤样品,他几乎每年都是利用暑假时间在野外奔波。最初搞研究时经费少,为了节约开支,他常常背着装样品和采集工具的大背包,挤汽车,赶火车;到了采集地后,背着重重的行囊,爬山梁,钻山沟,每天要步行10多个小时进行采集,直到天黑才返回驻地,连夜还要整理样品,野外作业时常常用随身携带的干粮和凉开水充饥。辛苦的付出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在韦革宏的带领下,他的团队建立了国际上最大的干旱地区根瘤菌资源库,保藏菌株5000多株,为根瘤菌的基础研究和利用奠定了资源基础;发现并命名了10个根瘤菌新种,占已知种数的十分之一多,促进了国际根瘤菌系统分类学的发展;揭示了土著根瘤菌可通过基因横向转移获得共生固氮基因,解释了外来物种的共生关系以及根瘤菌起源的科学问题;揭示了根瘤菌对重金属的耐受机制及强化宿主植物吸收重金属机理;揭示了根瘤菌种群组成和分布与土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创新性地提出根瘤菌接种剂的选择时,除了要考虑宿主植物外,而且要考虑与土壤条件的匹配问题,特别要考虑内生细菌与根瘤菌之间的相互作用。

艰难改革,彰显勇毅

作为学院院长和学科带头人,韦革宏教授始终将引领的职责担负在自己的肩上,统筹思考,纵览全局,把全院的学生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工作提升作为自己的使命。

接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伊始,学院学科方向的不确定首先成为制约学院发展的最大问题。他组织教授委员会经过三年多的反复研讨,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专家学习交流,最终形成以科学问题为导向,打破二级学科,确定两个主攻方向、两个特色方向和两个技术平台的“三个二工程”学科发展规划思路,并确定了生命科学学院未来5-10年的学科建设规划。学科方向确定后,近年来,学院整体实力得到迅速提升,到位科研经费和SCI论文数量及质量较前几年翻了4-5倍,特别是生物学一级学科在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的100所参评高校中排名并列第16位,位居陕西第一名。

众所周知,大学最核心的任务是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本科生的人才培养。韦革宏教授担任院长后取得的第二项瞩目的成绩就是对学院本科生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后的方案更多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路。他带领学院班子进行问卷调查,走访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等,与学生座谈,认真听取学生和用人单位对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的反馈意见,认真研究、反复探讨,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最终形成以学生未来发展为本,重视生物学基础和实践能力提高,增大国际前沿专题课程和选修课比例的分类培养模式的培养方案。积极推进生物科学大类招生,增加学生对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选择,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近年来,学院本科生的考研出国率均在50%左右,其中在“985”、“211”及中科院的名校深造学生占90%多,位居全校前列,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安贫乐道是古代儒家提倡的立身处世的态度,《文子·上仁》中说“圣人安贫乐道,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己。”《后汉书·韦彪传》里讲“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当下社会,当我们痛感社会丧失价值观之时,却从韦革宏的身上看到了安贫乐道——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师承。我们有理由相信,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师承,他们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