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来看,高考地理突出学科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即双基考查。具体表现为:在对教材有一个准确、清楚、透彻的理解基础上寻找知识联系,构建知识体系;能创造性地运用基本原理、规律形成地理的思维主线,以此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并达到分析、解决问题的目标。而选修是在必修基础上对部分必修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对基本能力的进一步延伸。鉴于高三学生的时间紧迫性,对于选修模块必须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高的效益。为此,较理想的应对策略是一步到位,教学复习同时进行。

以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为例,本章从国情角度讲解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形成机制和危害。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自然灾害的定义、内涵及各种灾种的成因和条件,为避免内容上的重复,我在进行该章授课时采取了这样一种原则:区域再现、综合再现。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场所,新课标强调学科知识发生过程和学科认知方法,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我设计了如下课堂模式:

1.情境导入。

作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及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都要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损失。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致灾原因不尽相同,再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使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频率高,强度大,甚至一些灾害在地域上相互叠加,形成多个自然灾害高发区(借助多媒体辅以视频、图片、数据,提高真实性和感染力)。

2.精心设问驱动(研读问题,提取有效图文信息)

* 如何从空间和时间角度看待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 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四类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发生、发展和主要危害?(为避免单调、公式化教学,体现典型个案分析的课标思路,认识四类灾害时的侧重不同:地质灾害主要阐述其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水文和气象灾害重在分析其形成原因;生物灾害则列举其主要危害。)

3.热点引路(典型案例)

* 以近几年的大地震(2008年汶川、2010年玉树、2013年雅安)为例简述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

* 以咸潮(新闻:三峡加大下泄流量“压咸潮”)为例分析水文灾害的形成原因。

* 以2008年南方冻雨灾害和2013年的高温干旱为例分析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 以H7N9禽流感、生物入侵及洞庭湖东方田鼠灾害为例列举病害、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

4.分层推进(教师启发,学生思答)→→重难点精讲(探究事象发展过程和原理)→→迁移主干知识和方法构建(提炼规律技巧)。

* 我国气象灾害时空分布规律。

气象灾害的成因、发生规律及其防御往往成为高考的热点内容,授课时要结合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和气候因子来理解气象灾害产生的机制、时空分布规律、危害及其防御对策。如结合季风环流及实际气压分布的变化来认识旱涝、台风、寒潮等灾害,结合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分析伏旱、春旱等灾害的成因。

*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孕育有什么样的灾害。(借助地图、数据和文字资料,循着“分析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要素——比较各环境要素与致灾的关系——结合灾害的形成条件归纳各要素的综合效应——如何减灾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样一条思路,把对自然灾害多发区环境特点的探索细化到各思维环节上,尤其要抓住能引起学生对各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认知冲突的问题契机,激发求知欲,启发思维,进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逐步解除疑惑。)

5.巩固练习、教师点评、学生反思并总结。

习题设计在内容上紧扣课标,同时基于图表分析、区域对比、现实应用等综合能力的训练,图文互为补充说明,一方面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强化对自然灾害相关概念、原理的理解并用于阐释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综合思维和解题能力的提高。

总之,对于选修模块的教学与复习,要遵循新课标精神,引导学生从个例过渡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最终回归到基本原理和规律;要围绕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热点引路,着眼双基,注重主干,以区域搭台,联系实际,启发思维,培养并训练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