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取得了可喜的变化。如老师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角色的转变等等。自去年以来,我聆听了校内、外几十位语文教师上的研讨课、公开课,悉心洞察和静心思忖之后,发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背后透视出的对教学理念的曲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教学行为的矫枉过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改的顺利推进,严重制约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为此,我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针对存在的问题,着眼如何打造高效语文课堂陈述以下浅见:

一、研读文本,吃透教材,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难发现,有的教师在理解处理教材时,随意性很大,甚至脱离文本,任意生成,舍本逐末。因此,我认为研读文本,吃透教材,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学的三维目标和重难点,要多读文本,不要急于写教案,体会出味道来了,才能教出味道。于永正老师说:“教法哪来?千法万法,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法。”我们要钻研教材把握文本的主要倾向,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琢磨文本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法,思考文本的教育价值——认识价值和发展语言的价值。然后再谋划怎样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阅读文本。

二、更新理念,精心设教,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先导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学生被动地接受,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现在新课改的理念是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新课堂上当然容不得教师的分析与讲解了,应该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于是乎,只要教师一进行分析讲解,就会被扣上越俎代庖,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权利的帽子。因此,有的教师为了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弃了教学中“首席地位”的“主导权”而过于让学生放任自流。

其实,我们要想真正落实“生本理念”,应辩证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相辅相成的,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合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生的心智比较稚嫩,知识不成体系,思维不够成熟,过分放手不引导,课堂的教学效益只能在一个低层次上徘徊。作为语文教师要在尊重主体的基础上,在生动愉悦的情境中,大胆发挥主导作用。要在“导”字上下工夫,正如安塞县教育局副局长郭生成的观点:“该导则导,不该导时别乱导。而我们在课堂上经常出现‘该导不导,不该导时他乱导’的错误倾向。我们应变讲为导:导知、导法、导情。”

作为语文教师,要心中装着学生,时刻想着主体,高瞻远瞩,把握尺度。既不能压抑主体,也不能放任主体;既不能过分主导,又不能削弱主导。二者有机融合,和谐发展。

三、围绕目标,扎实施教,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关键

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为了体现尊重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和表现形式,于是课堂上便有了太多的唱歌、跳舞、表演、辩论、游戏等非语文现象。教学活动浮华热闹,弱化了文本的阅读与感悟,使语文教学成为“水中花”“镜中月”,失去了根基。我们外出聆听于永正、薛法根、张明霞、吴琳等名师的教学,总是感到淡淡的,却又浓浓的,使我们充分感受到务实的课堂是春风化雨的课堂,是润物无声的课堂,表面,平淡无味;内涵,有滋有味。几十年前,斯霞老师就曾对青年教师说过:“我认为课要上得朴实、扎实,讲究教学效果,可有可无的教学步骤应当删减,哗众取宠的教学手段应当摒弃,弄虚作假的教学思想应当制止,把精力集中到教会学生,教给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上来。”今天,我们重温斯霞老师的昔日教导,感到这样的纯真,朴实,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扎实简约的教学风格,仍值得我们学习与追求,真可谓“经典永不过时!”因此,我认为围绕目标,扎实施教,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还是要扎扎实实地立足于文本语言,牢牢地把握好教材和课堂应有的目标和价值。语文课的教学要求做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以人文性为依托,使朴素自然的语言文字焕发出无穷的魅力。

总之,我们必须以辩证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学改革,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既要发扬新课程教学的优势,又要继承传统教学的精华,只有做到两者的和谐统一,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做到简约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