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是历史学科教育的目标所求。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习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可见,新课标要求在强化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2.是适应新高考形势的需要。

通过对近几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的研究发现,学科能力要求的不断强化是2011年来江苏历史高考的趋向。不仅在解读材料方面的能力要求日益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亦更加全面。近几年的历史高考题均非常重视考查学生分析、归纳、概括、比较等学科能力,还重视对辩证思维、扩散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以及灵活、深刻、严谨等思维品质的考查。

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细节滋润课堂。

历史本就是遥远的过去,而现行的历史教材受篇幅和课时的限制,在编排上往往选择主干知识进行叙述,淡化甚至省略了对历史细节的描述,这就使得原本有血有肉,丰厚饱满的历史被空洞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要素取代,从而使历史失去了其应有的立体感而变得干枯生硬。学生无法感受历史的鲜活本色,也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制约着学生对历史全面理性的认识。因此,关注并运用历史细节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供了精神食粮。

另外,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历史、理解历史是中学历史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之一。历史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作为一线教师要密切关注史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并将这些最新研究成果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从而开拓学生视野,从多元的角度理解历史,不盲从一种声音。下面以我对人教版必修一《甲午中日战争》一课中的处理为例说明。

历史教材中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归结为清政府的腐败和保船避战政策,战争中清政府的态度是极为消极的,学生所能了解到的只有邓世昌等人的反抗。事实上,除邓世昌外,还有许多清军爱国将领也是积极抵抗的,尤其是当战火烧至中国境内时。为了还原历史,让学生全面公正地认识历史,在授新课时我引用了戚其章先生的新作《走进甲午》中关于甲午战争中辽东战役的一段内容。

“在辽东战役中,仅日本第一军就死亡387人,其中包括14名军官,伤2243人,包括84名军官。总计减员4759人,占第一军总数的1/6。可见,辽东之战的激烈。宋庆时年已75岁,他统率的毅军7次与日军大战。其中,大平山之战从早上达到晚上……宋庆骑马来往指挥,毅军士气高昂,在巷战中顽强抵抗,毙伤敌人百余名。”

通过这段材料的引入,学生从详实的历史细节中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目睹了清军爱国官兵的英勇抵抗,对那段历史有了更为全面公正的认识。在教学中适时引入相应的历史细节并与史学研究的观点相整合,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视野的开阔,形成“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习惯,形成深厚的历史学科素养。

2.让思维启迪思维——优化问题设计。

宋代著名理学家陆九渊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爱因斯坦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可见,问题的提出对于教学的重要性。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堂提问更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技巧。精彩的课堂提问是诱导学生思维的催化剂,是促使教学相长的有效途径。然而,未经精心设计的提问往往会因脱离教学目标,空洞肤浅等显得低效。所以,历史课堂的问题设计不能只流于形式,而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有效性”、“层次性”“、启发性”是问题设计的三大原则。总之,巧妙地设问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既落实了基础知识又实现了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长此以往,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锤炼,这种课堂走出的学生更能适应课程改革和高考创新的形势。

综上所述,历史课堂的真正价值不仅仅在于历史知识本身,更在于隐藏在历史知识背后的历史思想。关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培养的途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和创新,促进中学历史课堂更加活色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