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的基础上,而家庭教育是一门培养人的科学。”作为一名学校的管理者,我全程参与了“大家访”活动,从中也了解到更多翔实的学校期待解决的一手资料,特别是对家访在促进师生沟通、家校互动,创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不可否认“大家访”拉近了老师与家长的距离,在让老师更深入了解学生生活学习状况的同时,也从看到的一些问题中,引发我深深的思考。

一、代沟——父母子女间的突出问题

纵观学校的家访情况,不难从中看出一个普遍的问题:父母和子女之间存在一定的代沟。这一点情况在高年级学生中比较突出。由于父母和子女所接受的教育以及成长的环境都截然不同,双方在思想和认识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做子女的会觉得家长从不明白自己的想法,只会一味地要求执行他们的命令就可以了,不管子女说的是否有道理还没等静下来心来听完,就一味地给予否定。久而久之,孩子觉得和父母之间没有共同语言,也就慢慢地学会封闭自己,从而影响了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也影响了孩子的性格。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或者外出务工,忽略了与子女的相处和交流。

二、沟通——轻松民主地进行

父母与子女要时常多沟通,交流感情,这一点或许大部分的家庭都有这个意识。但是在真正交谈的过程中,与其说是沟通还不如说是说教,父母总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用长辈的口吻去强调种种思想,而在这个过程中,做子女的只有听的权利,毫无发表自己内心想法或是反驳某个观点的机会。但是这样的沟通只会带来更多的叛逆和不理解。

既然是沟通那就是一个相互谈谈想法的过程,就好比是朋友一起闲聊一下,暂时撇去自己父母的身份,而以朋友的口吻去与子女交流。家长不要一味地去灌输自己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去听听孩子内心的想法。用心平气和的态度去进行每一次的沟通,应该尽可能地举些例子,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会引起什么后果。这样既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话心服口服,更重要的是真正达到一个思想交流的目的。只有子女心中对于沟通有种愉悦感和期待感,那么在进行沟通的时候才会做到坦然相对,在一次次的思想触碰中不断去了解彼此。

三、尊重——思想上的跨越

现在几乎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家中的长辈和父母都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全部的希望。从小到大都把他们捧作手心里的宝,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全部的要求,以为这样孩子才会更好地在学业上有所进步。但是不然,从小过惯如小公主小王子式生活的孩子们,慢慢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却不懂得珍惜和感恩。但是又不能直观地说都是孩子们的错,那是从小到大的习惯给了他们这个潜意识。而长辈们仍总是以他还小,不懂事,不和他们计较的借口在不断地纵容他们。而实际上,他们长大啦,再也不是三岁小孩了,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所以做父母的一定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思想,懂得如何将爱转化为爱的教育,孩子才不会在走出家庭的庇护后处处碰壁。

四、学习——各方面与时俱进

现在,我们经常提起一句话就是“父母要与孩子一起成长”。在家访中,我发现部分家长的思想还是停滞不前,或是总觉得我们就是在某种思想下长大的,所以为了保护自己的子女,不让他们受到外界太多的影响和干扰,父母在自己的子女身上复制着自己的成长方式,正是因为这样才会产生前面所说的代沟。那么在这个代沟面前,父母无法否认的是某些事情都是时代赋予的,出现在孩子身上都是很自然的。父母应该很客观地去看待子女的一切,更重要的是自己也要与时俱进。不管是思想、行为还是其他方面都要跟上时代的潮流,把自己与子女之间的距离感缩小,真正地把自己的方方面面融入到时代中去,多学多做,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请教自己的子女,让他们带领你去熟知这一切。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慢慢地熟知了自己不懂的事情,与子女的感情也越来越近,谈话时也越来越有共鸣。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它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一种表现,也是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的途径,达到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它作为维系教师、父母、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家访不是简简单单的思想交流,而是需要在交流过后看到问题的所在并有所深思,这样才会伴随着一次次深入的家访不断地收获。在更了解学生的同时逐步改变自己对待他们的方式;在更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同时逐步灌输学生们新的认识;在更了解学生父母思想的同时逐步加强学校、老师、家长三方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