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的几种表述

评价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及教育实践者较为关注的热点词汇和问题,对什么是评价,怎样解释评价观点看法较多,我在学习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以下几种观点具有一定的价值。

《辞海》对评价的解释:“评论货物的价格;还价。”现今亦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

《互动百科》对评价解释为:评价就是指,通过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根据评价标准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测量过程,最终得出一个可靠的并且逻辑的结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评价是一种认识与反映的过程,评价实际上是价值,即客体与主体需要的关系在意识中的反映,是对价值的主观判断、情感体验和意志保证及其综合。

美国学者格朗兰德(N.E.Gronlund)认为,评价是为了确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的(课堂)系统过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定量描述(测量)和定性描述(非测量)两个方面。一个完整的评价计划将包含测量和非测量两种方法,用公式表示为:

评价=测量(定量描述)+非测量(定性描述)+价值判断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过程,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规律等知识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价值客体能否满足并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价值主体需要作出判断的活动。

当前评价的几种方式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激励教育主客体发展的过程。评价方式的改变对教育教学活动有着明确的导向性,是教育追求与发展的“风向标”。纵观目前国内外教育评价的多种形式,笔者依据评价模式方式的影响力,将其概括分类,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国内传统评价。传统评价以甄别和选拔为主要目的,是以分数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的达成情况,给予“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习标兵”、“体育卫生标兵”等评价,给予教师“教学能手”、“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传统评价过分关注活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忽视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忽视对个体发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评价与指导。

国际新型评价。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举办的大型国际性教育成果比较、监控项目,评价对象是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末期的15岁学生。它以纸笔测验的形式测量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从而了解学生是否具备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PISA在2000年首次举行,而后每3年评价一次,但每一次评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2000年PISA重点考察阅读能力,2003年的重点是数学能力,2006年则为科学能力。另外PISA在2003年还增加了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试。

国家倡导的“绿色评价体系”。2013年6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即“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此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扭转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

上海探索的“绿色指标”评价体系。2011年,上海在借鉴PISA测评的基础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决定实施《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试行)》(以下简称《绿色指标》)。《绿色指标》作为一套全新的教育评价系统,包含学业表现、身心健康和品德行为3个方面在内的共计10个“指数”。其中,“学业负担指数”将学生的睡眠时间、作业时间、补课时间都纳入了测评体系。这一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学业水平检测等方式进行信息采集,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评估结果。这一评价体系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评价方式,采取多元评价理论,构建了以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价值追求的学业质量“绿色指标”。

西安创新的第三方评价。2012年7月,西安市引入社会第三方中介机构,对教育改革发展情况进行社会评价。第三方评价的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之间不存在隶属或者上下级关系,是由独立于学校的社会组织和机构对学校教育质量进行评价。第三方评价以独立性、专业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受到普遍关注,这一做法也受到了国家的肯定,已将其作为成功经验向全国推广。

对激励性评价的认识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的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每个人或多或少地存在着7~9种多元智力。美国犹太裔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和鼓舞。”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倡导因材施教。既然不同个体间存在着诸多的不同,怎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

激励性评价关注人的发展全过程。是要在评价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学生的亮点,不断激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幸福,从而实现“以评促进”,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和谐发展。

激励性评价是动态过程性评价。要始终把评价客体置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态势之中,通过跨越时空、场景的观察、评估、预测评价客体的变化与发展情形,了解评价客体心理、行为变化的特点和潜能,并通过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之间的对话、协商,以促进评价客体发展为目的评价。

激励性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激励性评价是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要关注学生现阶段的成绩、表现,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鼓励学生去发现、探究与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激励性评价的标准多维度、多元化。不同的学生存在着先天的个体差异和特长爱好,这就决定了评价项目的多维度、多元化。教育就是要为个体发展提供最适的环境,要肯定差异,发展差异,实行差异性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在不同方向体验到成功,从而满足个体差异学习的需求。

激励性评价是个性化的评价。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个体的智能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因此,对个体进行激励性评价时,我们必须牢记: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人,对不同的个体要结合他们的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评价,对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表现也要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纵观当前不少中小学实施的评价方式,不难发现,大都属于结果性评价,评价有滞后性,缺乏对个体成长过程的即时指导作用。因此,寻找一种关注过程、关注成长、关注发展的评价方法,让评价过程服务于目标,显得尤为重要。“321师生激励评价”正是以激励、唤醒、挖掘、发现为目标的评价,自2009年至今,我们不断对其进行着实践与完善,目前已形成比较成熟的操作体系。

激励性评价的探索实践

“321师生激励评价体系”的形成。“3”代表“班级30最”。之所以每班评选出三十名各方面最优秀的学生,是基于教育部规定的班额标准:中小学校的大班额学生数为55人。30人基本上占班级人数的一半,确保有50%左右的学生能够获得表彰鼓励。“2”代表“年级20优”,这20名学生是从各班评选的30最学生中产生,他们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1”代表“校园10佳”,是从各年级评选的年级20优的学生中产生,这10名同学代表了不同方面最好的表现。班级30最、年级20优和校园10佳三者的比例是3:2:1,故称为“321”评价体系。.

“321师生激励评价体系”是一种创新。“321”师生激励评价是直接以学生和教师作为评价的对象,根植于个人成长的全过程之中,着眼于个体成长的方方面面,用赏识的目光发现师生身上的闪光点。如果把个体比作一棵树的成长,那么,“321”师生激励评价无疑就是将化肥直接施到树的根部,促进树的茁壮成长。

“321师生激励评价”具有增值性。“321”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关注某一方面的“增值”。让不同学业水平、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都能个性化地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出彩的机会。

“321师生激励评价”具有全面性和全员性。“321”评价体系克服了只表彰学业成绩优异的少数学生的弊端,更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方方面面的发展,扩大了表彰面,评价内容涉及学生个性发展的多个层面,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据统计,每个年级的学生在学校就读三年,100%的学生都曾经获一次或多次表彰。对入围30最的学生,每学期制作统一奖牌,悬挂在班内醒目位置。对获得年级20优和校园10佳的学生,学校每学期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

“321”评价的名称具有发展性。“321”评选名称的设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每学期具体的情况,紧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适当调整评价项目和名称,以引领每个学生努力奋斗的方向,促进学生特长发展和个性张扬。

实践证明,“321”评价体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学校有尊严地学习,能体会到成长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几点思考

人们对教育评价科学性的实践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评价的科学性在于是否符合人的发展规律,评价的办法是否科学,评价的途径是否立体多元。既不能单一,又不能单向,还不能主观。

思考一: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在评价体系中,评价的主体不能局限于学校、教师、学生自己,家长、社会因素等也要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来。不仅有第三方的参与,还要有第四方、甚或更多方的参与。

思考二:评价的内容要多维度。好的教育评价,不仅对学生多方激励,还有对教师多向激励,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

思考三:评价的手段要多样化。评价要做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思考四:评价标准要层次化。我们知道个体间存在差异是不争的事实,作为衡量个体价值的评价体系,其标准不能单一。要实行评价标准的多样化与层次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以适应社会对个性化人才的需求。

思考五:评价要以育人为宗旨。德为首,无才无德是废品,有才无德是次品,有才有德是正品,评价就是要保证为社会培养品德高尚的人才。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教育的成败关乎国家的成败,关乎民族的未来。评价是提升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激励性教育评价应是一个长期实践和探索的过程,只有科学评价,尊重规律,积极主动运用评价手段,才能发挥教育的正能量,实现教育梦、强国梦、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