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必须是在一个或多个领域具有比其同龄、相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学生有着更为卓越的能力或潜在能力。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不仅是天生的,而且是发展中的(发展性);不仅是实际表现出来的,而且可能是潜在的;与其相同年龄、相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学生相比,拔尖创新人才具有更为优越的能力;拔尖创新人才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才能通过行为、能力、兴趣和个性特征等多方面显示出来。为了发展拔尖创新人才的潜能,通常需要不同于其同龄人的学习机会;拔尖创新人才需要获得有利的环境以满足他们独特的社会和情感需求;拔尖创新学生在不同的领域和学习的不同阶段表现出超常行为。概括地说,拔尖创新型人才具有发展性、潜在性、优异性、才能外显性和行为超常性,需要有利于成长的特殊环境和培养机会。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是一所只有18年建校历史的年轻学校,学校实行高新区民办教育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教职工聘任制,这种体制有利于学校的领导者在自己的教育梦想之路上轻松前行。学校的创始人皎秋萍校长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以其独有的创新管理、国际视野,为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许多有意义的尝试,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

一、系统设计,重塑人才培养理念

如何提供更好地教育来帮助有天分的学生更好地发展?如何鉴别什么样的学生为拔尖创新人才?对拔尖创新人才实施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是集中教育还是单独教育等都是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经常提到的问题。其实创新人才的教育有不同的形式,无论哪种教育形式,只要受教育者在其中产生了积极的反应,期待接受更高更丰富的教育活动,促进受教育者从兴趣进一步发展为潜能,这就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

美国著名英才教育专家Renzulli提出了“三环英才理论”,即英才具备三大特点:高于平均水平的能力、对任务的执著精神和创造力。这里高于平均水平的能力不是简单指人的智商,还包含了多种能力。执著精神不仅仅指的是勤奋,而且对某些领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强烈的爱好,对自己的任务确立高标准,是一种献身实践、一定要完成任务的态度。有创造力的人有很强的问题意识,问的问题与传统的看法往往不一致。虽然英才身上这三种特质的水平不需要等同,但三者相互作用,才能产生创造性和创新性的行为和成就。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同样适应上述理论,我们一方面要寻找高于平均能力的人,同时又要给他们提供丰富的经历或者机会,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对任务的执著精神。

建校伊始,学校就确立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办学理念,于1999年在陕西率先开始了与国外中学互派留学生的国际交流活动,拉开了学校国际化办学的序幕。以后每年有300余名学生在国外交流学习或进行短期实践活动,有100余名国际留学生来校学习。实质性的交流中,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新一中优质、特色发展的“助推剂”,也为教师和学生打通了一条充满国际竞争力的道路。尤其是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新的培养目标使学校将课程改革与“教育与国际接轨”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了“国际接轨、外语特色、创新实践、文理并重”的办学特色。学校现有300余名学生从高中直接考入牛津、剑桥等国际名校。连续八年有11名学生摘取陕西省高考状元。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95%以上进入国家重点大学。

二、重点培训,构建创新型教师团队

没有创新素质的教师,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在思想、意识、观念、情感、能力、精神等方面具有如下特征:①独创性。即思想活泼,想象丰富,敢于突破权威思想,敢于弃旧图新,标新立异,有独特见解,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用于教学中。②新颖性。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探索,能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能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创造性地发现、选择教学方法,有新意。③坚定性。爱岗敬业,具有不折不挠、持久不懈的毅力和意志。④全面性。即思想、观念、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实践能力都有明显的超人之处。

只有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具备相应的创新能力,起到榜样带头作用,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上,鼓励学生勇敢探索,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格培养。

创新是高新一中文化的本质特征。在“不吃别人嚼过的馍”的创新环境中,创新型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才成为可能。创新推动了高新一中的发展,也因此而造就了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我们不仅培养了创新型的学生,也培养出了创新型的教职员工。以教师的创新引领学生创新。先后组织了“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学校优质发展,路在何方?”、“如何创国际名校”等教育大讨论,这些讨论引导教师深入思考,提升了教师的教育价值追求。

近几年,学校先后在德育、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申报了52项国家、省、市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都在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我校还积极参与“春笋计划”以及国家一级学会——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牵头承担的“创新拔尖人才早期培养”课题研究。

学校注重对教师进行国际化培训。五次请来了美国大波士顿创新教育培训中心,为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进行了国际培训。所有英语教师接受了来自于国外教育培训机构的专业培训,为培养创新型教师和学校国际化发展打好了基础。

学校注重对教师创新执教能力的培训。从2004年至今,每年参加由华东师大霍益萍教授主持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聚焦课堂——教师执教能力培养”培训,选派教师在中科院参加“再回大学”培训,为我校创新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课程延伸,打通课堂内外的关节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及培养创新人才的载体。创新人才培养,不仅在课堂上,更应该渗透在学校的方方面面,甚至在校外。Renzulli“三元丰富教学模式”理论是英才教育的教学理论,也适应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该理论认为有三种互相关联的丰富教学的方式可以发展人的才能,其中第一类和第二类对所有学生都适合。课程建设建立在因材施教及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之上。同样,“三元丰富模式(Enrichment Triad Model)”, 包含三类活动(课程),培养全体学生的天赋和才能,适合在全校范围内进行。

第一类活动是一般探索活动,让学生面对各种新概念、新课题,组织系列活动,让学生逐渐学会开始考虑对什么样的领域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类活动是集体培训活动,着力培养学生五个方面的技能和素质。包括认知和情感技能的培养,对性格的培养,对学习技能的培养,对使用高层次的资料查找、引用方法和开展研究的技能培养,对书面、口头和直观形式的沟通技能的培养等。第三类活动是个人或小组对现实问题的探索,学生需要像真正的专业人员那样去实实在在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在时间设计上,老师可以每周用三天时间进行正常课程的教学,用一天时间在课程中进行一类和二类的活动,每周都利用一天进行第三类活动。丰富活动模式会给学生带来三种体验:享受、投入和信心。如果我们能让学生参与进来,投入更多的热情,他们更愿意投入到常规课程之外的探索活动中来。

目前,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开设有五个系列近百门校本课程,让学生在选择中发展自我,学习成长。学校现有近百个学生社团,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组织领导与协作,懂得责任与担当。

学校课程体系分为六大类,一是基于基础:国家必修课与选修课,是其他类课程的基础,面向全体学生;二是基于探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类课程,面向在此方面有兴趣的学生;三是基于挑战:对于学科优势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的加深,如开设大学先修课程,或利用假期,在数、理、化、生学科方面,选派学生进大学学习,或请大学教授来校专题授课,面向学科发展有潜质的学生;四是基于创意:开设富有新意的课程,或是授课方式新意,或是课程内容新意等,如有华为公司联合开设的工程设计类课程,面向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五是基于整合:即将学科与生活,文科与理科,课堂与社会进行有机的整合,面向全体学生;六是基于应用:开设有“产出”的课程,关注学科知识的应用,面向全体学生。如利用所学经济学知识进行投资实习等。

我校2010届文科学生郭宝运,被清华大学给予60分照顾政策进入清华大学法学院学习。该生因文科综合成绩突出取得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面试资格,同时他又文理知识全面,融会贯通,具有较强的理科素养,进行了“黄姜中提取黄色素的研究”,属自然科学研究范畴,在清华大学面试中得到专家的肯定与赏识。

被英国牛津大学录取并获得每年25000英镑奖学金的林楠在面试中,考官曾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给你一笔钱,你会怎么办?林楠同学表示,他要将这笔钱捐献给更需要它的人,比如社会福利机构。林楠同学表示,之所以会这样回答是因为在高新一中学习中,他连续多年在陕西蓝田贫困山区进行爱心帮扶,定期在养老院做义工,正是这样的锻炼机会,让他与外面的世界建立了有意义的联系,让他认识到了自己肩上的社会责任。牛津大学面试官认为,培养这样的人才正是他们愿意做的。林楠同学在牛津大学的导师柯林斯教授来高新一中时谈到,林楠同学很优秀,是你们学校和国家的骄傲,也是牛津大学重点培养的优秀学生之一。

2012年春季学期,在西安高新区教育局和优秀企业志愿者的帮助下,我校引进了有关经济、商业的JA课程,60名同学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实践后,组成了六个学生公司参加比赛,主营业务主要针对于校园需求,涉及电子网站、环保文具、个性文具、二手教辅资料笔记、网络代购、学生服务、校园杂志等。Spectator公司的CEO冯鑫源同学在接受本地媒体华商网的采访时也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的学生公司从成立到运营中的最大收获:收起棱角,团队合作。强生志愿者罗彦称赞万象学生公司“你们是一群不可小视的青少年”;通用电气志愿者李琼评价SA(student service)学生公司说“你们是最了解市场需求的,能够清晰把握市场脉络,欣赏你们”。

四、制度创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联动机制

“大学中学对话:寻找创新人才培养对接点”是最近一段时间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热议的话题。“衔接是一个教育体制的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的边界条件,特别是关系到创新人才出现和成长的重要体制性基础。大学与高中之间的衔接,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清华大学谢维和教授如是说。

有关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的衔接,国外对此关注较早,相应的配套举措也较为成熟完善,美国大学实施的“高中——大学双学分课程”、大学与修课程(AP课程)、英国设置的第六学级、两年制的预修课程等,都是为了解决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脱节而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美国高中生可以选修这些课程,在完成课业后可参加每年五月举行的AP考试,得到一定成绩后可获得大学学分。

现在学校利用高新区教育资源的优势,将创新人才培养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建立起了联动机制。四个学段在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管理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有机渗透和整合。同时又以高新一中为纽带,早在2008年就与大学共同进行“高中——大学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为中外大学教授开设“名家讲堂”,学生进大学实验室参与实验研究,大学参与学校校本课程开设,将美国AP课程、英国课程引入学校。尤其是陕西省首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春笋计划”项目,为中学与高校及研究机构搭建起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平台,我校学生进入首批该项目。现在北京大学已率先携手部分高中,在高中开设“中国大学先修课”。我校已开设了“微积分”、“电磁学”、“无机化学基础”、“中国古代文化”、“中国通史”等大学先修课程,北京大学教授对中学课程开设、教师培训及学生评价等进行针对性指导。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对于先修课程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大学将计入相应的学分,免修相应课程。

虽然,我们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但还存在许多困惑,提出几点建议:

1.对创新教育国家要进行系统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2.在针对性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专业指导。

3.在教师培养上给予一定的专业支持和引领。

4.高校在招生考试和人才选拔给中学一定指导和入口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