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任课教师:辛丹(西安高新第一中学语文老师,教龄10年,中学一级教师,知识面广,注意挖掘教材,课堂气氛好,教学效果好)

内容主题:《声声慢》

观察者:高一、高二语文组课堂观察合作体

简况:为了更好地推进有效教学,引入科学有效的技术工具,探寻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目的的听评课新模式,本学期我校举办了 “课堂观察听评课实践” 系列校级公开课观摩活动。我校语文组也进行了自己的课堂教学观察活动,教学内容为《声声慢》。本组教师积极参与,从自己平时的教学思考出发,分析研究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课堂组成部分,选择观察角度,设计观察量表,展开课堂观察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对参与老师都有了一定的启发。

二、课前会议

(一)辛丹老师说课

1.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声声慢》是人教版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七课的一首自读词。这个单元所选的几首词兼顾了豪放和婉约两种风格,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代表作,表达了词人晚年生活的悲凉和愁绪,是她南渡之后的名篇之一,是词人情感历程的历史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一种象征。

(2)教学目标

第一,通过反复诵读,能够使学生找出诗歌的重要意象,并且能够说出意象当中所传达的特定的情感。

第二,让学生能够发现并整理总结出这首词当中的特殊句式、叠词的运用以及这种形式对表达情感的功能。

第三,深入地理解,并且能够指出李清照的“愁”,体会那种南渡后的亡国之痛、孀居之愁、沦落之苦的丰富的内涵。

2.学情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鉴于高一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鉴赏诗词的方法,也能将所学知识和方法切入所学新知识当中,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

3.教法分析

诗歌是语文教材里最特殊的部分。郑桂华老师说教诗歌要“三多三少”: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少一些学究解经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乐,少一些正襟危坐的严肃;多联系一些自我体验,少一些微言大义的挖掘。据此设计以下教学方法:

4.学法分析

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中经历生疑、矛盾、挣扎、释惑的学习乐趣。

5.教学设计

第一,从温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第二,初步感知,把握情感。

第三,自主学习,情感表达

(二)辛丹老师和观察老师的交流

贾建英:辛老师的说课中,教学目标的叙写更具体,其中“找出”、“说出”、“发现”、“整理”等动词的使用,使得目标的达成更具体,更容易观察。教学流程中的自由诵读把握情感应是主要环节,在把握情感过程里面还缺少具体的操作方法,以及把握情感的落点、设置的问题还需要再清晰些。

龚小菊:听了辛丹老师的说课,有两个问题,第一,教学目标3的“深入地理解,并且能够指出李清照的‘愁’,体会那种南渡后的亡国之痛、孀居之愁、沦落之苦的丰富的内涵。”在教学流程中体现得不够明确,是在整体把握中,还是另有环节?第二,在整体把握这一教学环节中,有关于句式、叠词的内容,这一内容在备课时,应当考虑到,具体什么时机讲,是否应在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中,根据学生的课堂生成而定?

辛丹:我现在想明白了,我是把内容和课堂流程混同在一起了。

姚发清:这节课提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那么如何实现合作?是否应注意合作的有效性?比如如何分工?如何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程度差、不爱参与活动的同学的积极性?这也应是我们课堂观察的一项重要内容。

李克:根据刚才老师们发言情况看,主要问题是课堂的流程再清晰一些,辛丹老师再考虑一下。我再补充一个问题,辛丹老师前面提到“造一个象,立一个意”,那么除了诗歌,散文也有意象,两者有什么不同?诗歌的意象更简约,更概括,思维的跳跃性更大。还有诗歌的音韵美,教学环节中已经涉及到,但能否再突出一些,一是学生的反复读,二是教师的范读。其实这两点就是诗歌教学中应突出的诗歌本质的东西,解决“类”的相关鉴赏内容。

(三)观察角度的确定及分工

根据这一节课的特点,从大的维度着眼,只从教师的教学切入,确定了两个比较具体的观察点:一是教师的提问,二是教师的指令性语言的发出及其反馈、评价。

分工:贾建英、姚发青两位老师观察教师提问; 龚小菊、李克、刘续、隽丽丽、刘海华四位老师观察教师指令性语言及其反馈、评价。根据分工,设计两个观察量表。

三、课中观察

(一)观察工具

听课笔记 录像 观察量表

(二)观察者位置的选择

刘续、隽丽丽老师在教室前面便于观察学生的反馈情况,其他老师分布在走道和教室后排。

(三)观察过程

上课前:观察者于上课前5分钟进入教室与学生进行了短暂的交流。

上课中:各位老师根据自己选择或开发的观察量表进行记录,记录有关数据,也有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师生对话、现象描述、教学细节、及时反思等的记录。

下课后:几位观察者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了解。

四、课后会议

辛丹课后反思:下面我就所上的《声声慢》一课做一个教学反思,在这一课中基本上达成了以下目标:学生能够找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并且能够说出意象所能够传达的特定的感情而且能够说出相关的依据;学生能够发现并且整理本首词中所使用的叠词以及特殊句式所能传达的特定情感;学生能够理解本首词中“愁”的特定内涵。在本节课中觉得还有一些遗憾的地方,对于诗歌的教学我总是想把朗读强化,但在该节课上还是感觉做得不够,本来想使用比较法将《醉花阴》和《声声慢》作一个整体比较,但由于没有对学生发言作出一个适时的引导,所以导致这一块做得不是非常的透彻。

姚发清:我们本次负责的观察角度是“教师的提问”,我们在准备阶段作了以下工作,第一个工作就是制订观察方案,我们做了四个确定:确定观察主题,确定观察内容,确定观察的方法,确定观察观察工具。我们认为提问的有效性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有效的”,我们从“铺垫性问题”、“思考型问题”、“提醒型问题”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个层次为“低效的”我们从“过难”、“过易”、“无效重复”的类型进行分析;第三个层次为“无效的”。这次观察中我采集了几乎所有的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及教师的理答情况,下来对这些记录进行的汇总和处理,从量上看教师课堂提问一共有34次,平均1.2分钟一个问题,从质上来看有效问题29次,其中 “思考型”“追问型”问题比较多,低效问题4次,主要是过易,无效问题1处。总体看来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还是比较高的,教师所提的核心问题只有一个,在交流过程中分解成了20多个问题,看来本节课是以问题来推进的。观察收获:教师转变了观念,重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改变了方法,倡导学习形式的多样性;教师研究了规律,注重了提问教学的技巧性,提问面广并且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过程中不断调整问题的落点和方向;我认为是把握了教材注重了问答的实效性。最后我说说我的几点建议:第一,老师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平均1.2分钟一个问题里还包括了答问的时间;第二,老师过多地依赖提问展开教学,问题答案在书上的,我们教师自问自答的问题就应尽量减少;第三,提问主体除过老师还应有学生,在这堂课上学生还没有形成大胆质疑的习惯和风气。这是我的一些看法,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正。

贾建英:我是从这两个环节上对我们的量表作了分析,我把问题分成了主问题和副问题,主问题呈现的是教学环节的组成,是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我从数量和性质上对这堂课的提问作了一个分析,主问题的数量应该有三处,其中有两处是变换了角度的重复问题,所以主问题应该是两处,表现在第一个环节里她说:这首词朗读了一遍之后你觉得这首词传递出李清照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在学生齐读诗歌之后她又用关键词概括的方法重复了一遍问题。第二个主问题为:你认为这首词哪一处最能传达这一种愁情,写出了这种愁意? 这两个主问题和她课前说课时提出的教学目标是紧密相关的,直接对应,这说明辛老师在课堂中“想教的”和“实际教的”是高度一致的。副问题直接关系主问题的达成,它与主问题更多关注预设不同,更多地指向了课堂的生成,它反映了一个教学机智和教学效率的层面。在这堂课中副问题的推进密度有些大,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太少,对学生答案重复的多,评价和质疑的少,比如说当学生回答意象“细雨”之后,老师问:还有吗?我理解这样的追问是想在意象这个环节上继续推进,但学生的回答变成了“叠词”,就把课堂引导了另一个方面探讨,当然这也是可以的,如果老师不想交错这两个环节,也可以把问题调整为“还有其他意象也可以反映这种情感吗?”但老师没有这样做,而是硬把学生拽向了意象的探讨,所以副问题推进一定要更多注意逻辑性和清晰性。

李克:三位老师就“教师提问”角度对这堂课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也提出了我们大家都应该在教学中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比如问题的数量,问题的主次,提问的主体等等角度都提出自己的分析。下面的小组是从“指令性语言以及学生反馈”的角度角度进行的观察。

龚小菊:本节课的指令性语言不是很多,我就记下来了十个。我们把指令性语言分为指导性的、命令性的和提示性的,这些类别有时是交叉的。例如,老师说“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一下词的感情”这句话,既是命令性的,又是指导性的。又如“再补充一下”,也是既是命令性的,又是指导性的。由此我总结出来,命令性的语言指向要明确,在课堂上,老师说,“用笔勾画出来”,“交流一下”,“你们可以商量一下”,这些命令发出以后,学生马上就开始活动了,而“交流一下”如果加上“小组” 变成“小组交流一下”就更明确了,可见,课堂命令性的语言指向一定要明确,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命令要有针对性,例如“把难点用笔勾画一下”,“把愁意用笔勾画一下”,我发现勾画的同学很少,可能是词太短,没有多少难点,“愁意”也是比较明显,所以指令性语言要针对学生水平和文本特点而发。第三点是指导性的、命令性的和提示性的语言不好区分,那是不是一定要区分开来才好,可能问题本身就交织在一起,根本不需要区分。从学生的反应情况来看,除了两次“勾画”,整体较好,包括要求默读,从表情上看,发现学生都投入进去了,从眼神来看,他在思考。所以说,从整体来看,学生的反应情况还是比较好的。从教师的评价这方面来看,评价的频率比较高,老师有提问,学生就有回答,学生有回答,老师就有评价,评价主要是肯定学生回答和重复学生答案,还有一点要注意的,评价时机有时把握得不是太好,学生回答其问题未完时中途被打断,这种情况比较多,可能是一种习惯性的。

李克总结:第二组从课堂指令性语言方面,谈了他们记录的数据和自己的一些感想体会。两个组比较,第二组谈的数据更多一些,更能体现课堂观察的特征,第一组站得更高一些,能从理论上理念上来谈。无论哪个角度,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不同的收获。我对这节课作以小结,让我们从两个方面作以思考:一是我们这节课记录了许多数据,几个老师都谈到了一个有效性的问题,其实我们整个工作的目的就是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所以在遇到课堂生成的问题时,就要看我们的课堂机智,那种仓促中的自问自答,会严重影响课堂效率。二是各个环节中对内容的不断重复,也会严重影响课堂效率,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侧面,可能会在不同环节出现,怎么处理这些关系,如何把一些问题放在最恰当的时机来处理,从而引起学生的充分思考,获得课堂的最高效率,这是我们每一位老师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