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是指人的精神修养和思想觉悟水平,是被艺术地呈现出来的生命感悟,这种感悟是发自人的价值襟怀与精神高度。教学境界是执教者对教学理想的新追求。新课标下的课堂,它的实践意义在于贴近学生的心灵,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师生互动中体现课堂知识价值与生命情感价值的和谐统一。

一、点化灵魂,提升教育教学的思想境界

志存高远,有崇高理想追求,浸润着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应有之意。“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积极的人生追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什么?是生存之道,是当“教书匠”,还是享受“天底下最光辉灿烂的事业”?“教”即“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分内之事,它立意平淡,就如工人做工,农民种田一般天经地义,是工具、手段,谈不上崇高;但“育”就不同了,它基于关怀的情感,立意深远,从人出发,它以教为载体,传授了绵绵的爱意。教师在教书之外若有育人之心,境界自高。

现代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最新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依靠大脑皮层结构,而且是在情感的参与下进行的。在使人成功的因素中,智商的作用只占20%,而情感的作用则占80%,教师若想带领学生成功地走进新教材的“自由天地”,到达新课标的理想境界,就必须设法步入学生的情感世界,去解读学生的内心,呵护学生的情感。教师必须用微笑烘托气氛,用激情感染学生,让课堂活跃,让学生愉悦。只有当课堂教学注入了教师生命的激情,才能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焰,使课堂教学呈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样的境界。

与人类和社会发展和谐,有利于人的自我完善的教育导向应当成为教育的常态。歌德说过,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地,就是他明确地意识到他自己的信念和思想,认识到自己并且由此开始深切地认识到别人的思想感悟。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自立精神,乐观向上,审美观念,合作共赢,忧患意识,爱国情怀,全球视野,人文关怀,天人合一,环境意识,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等观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应当成为教育的终极价值。

二、体验生成,开拓教学的知识境界

“钻之愈深,爱之愈坚”,“爱之愈坚,境界愈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老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要开拓教学的知识境界,更新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对教师来说尤为重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要拥有丰富的学识,就必须虚心学习,做到“某一东西懂一切,一切东西懂一点”,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只有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各种文化科学知识,教师才能发挥随意性,运用好教育机智,把学生领进乐学的上乘境界。

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就是要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接受式向发现式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突显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问中教,在问中学才能深化知识,拓展知识,激活知识,展现知识的无穷魅力和乐趣。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研究。教师只有对教育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发现和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避免走弯路,少做无用功,提高教学实效,达到教学最优化效果。教研有助于教师探索出一套切合实际的理论和方法,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有助于教师改变教育教学内容“旧”、“窄”的状况,不断调整、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无论进行哪一方面或者哪一细小部分问题的研究,须去阅读有关书籍,收集有关资料,掌握信息,然后思考、研究、捕捉,并结合教学实践,总结教训,进而上升为理论,最后再回到实践中运用。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教师对这一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就会有了质的飞跃。

三、超越自我,追求教学的艺术境界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把这一思想迁移到教学过程中,不同的角色定位对教学的理解差别极大。教学新手,教学往往是中规中矩,力求形似,几近刻板,就像一个搬运工人,搬运了知识,却没有增加知识产品的附加值。不是把教学变成“点燃智慧的火把”,而是把教学对象变成“注入知识的容器”。教学能手,超越了教学的具体内容,方法稔熟,游刃有余,信手拈来,形神兼备。教学名师,已经完全掌握了教育规律,对自己的教育对象也有了新的研究,教学已经不再拘泥于方法,而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适合自己的阅历、经历、知识架构,适合当前学生的方法。自由洒脱,返璞归真,成为驾驭课堂的主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深远影响。正所谓“功夫在诗外”。新课程是开放的、动态的、生成的,某个预设性结论的获得不再是唯一目标,学习者自己的探索、思考和体验过程,越来越成为教学的关注点,师生共同直面的教学过程,以达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教任何课程,‘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何以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他们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岂不是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叶先生之所以高度评价不“讲”不“教”是一种至高境界,应该这样理解,一是教师应有超越意识,要善于解放自己,解放了教师,也就解放了学生;二是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自学自悟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习;三是不“讲”不“教”不是放任,而是还权于学生。教师为教之初就要着眼于学生对教师的“摆脱”。实施这一战略和原则,应采取“三步走”的方法,即从教师的“扶、带、看”到学生能“自求得之”。其中,扶是基础,是指教师扶着学生走,带是关键,是指教师领着学生走,看是教师让学生自己走,教师在后面观察,让学生自己去开启知识的宝库,以达到不需要教师的讲和教,学生就能进入“自求得之”的“忘师”境界,也就是会学、乐学的理想境界,逐步形成独立的求知能力。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创新是它的灵魂和源泉,创新丰富了人的审美体验,放弃陈腐的经验世界,勇敢地挑战自我,进入到一个真正的教育之地,虽然要付出代价,但经历历练,教学会发生质变,破釜沉舟,像蝴蝶破茧而出一样,历经生命的凤凰涅槃,就会使教学投胎转世。茧蛹化蝶,转知为智。不断提炼升华,使自己的教学生命因创新而精彩。课堂教学不是简单重复自己思路的过程,而是重新创造的过程。教师要做到“破茧而出”,进入发挥自如的自由王国境界,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努力,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人生追求,才有可能实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目标。

四、师表垂范,塑造教学的人格境界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个性塑造着学生的个性……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和陶冶自己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教育与人的成长相伴,高远而自由的境界始终是教育教学的魅力所在,让灵魂与自由对话,让书本与生活交融,让课堂向社会延伸,以自我的发展带动学生的发展。

人有多高,教学就有多高。追求高远的人,功利的人,苟且的人,坦荡的人,营私的人,其教学都无形会打上自己人生境界的烙印。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教师的人格境界对学生有示范意义,教师人格就是学生的一本活教材,“润物细无声”、“俏也不争春”、“化作春泥更护花”是教师的最高境界。

教育的精神是爱与智慧统一,培养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能创造幸福和服务社会的人,才是教育的真谛。“境界”的修炼有一个过程,体验过程也是“修行”的一部分,追求“境界”就是一种“境界”。教师要身体力行,钟爱事业,开拓创新,力争做到在学生的一生中永远是标杆和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