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过剩”与“技工严重缺乏”冰火两重天的反差格局或将逐渐终结。国家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1200所普通高等院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而这一调整将集中在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本次高校改革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率先转作职业院校。

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转型

据悉,本次高校改革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它们将再次转型,成为高级别的职业教育院校,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

目前,国家教育部已经成立了联盟,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但改革的更多细节尚未透露。

作为就业薄弱环节的地方高校,近年来有不少院校热衷于学院升大学、专科变综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认为,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结构中,学术型大学比重过大,而应用技术型大学比重过小的现状,正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所在。

现状

职业教育的好日子近几年已经开始

业内有担心,600多所本科院校转型职业院校,会不会因为太猛太快,导致职业教育的过剩。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邢广陆认为,我国向职业教育转型不存在太快太猛的问题。“技能高考”在各省的高职单独招生、对口单招中已经实施多年,2013年300余万的高职新生,有140余万新生是通过技能高考进高职就读。技能高考不是新事物,只是有待推广更广泛、制度更完善。

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既有的模式中在打通学历层次方面,中职和高职已经有3+2连读,也就是说,中职毕业的中专生,如果深造2年,可以获得大专文凭;而高职毕业的大专生,深造2年可以获得本科文凭。另外,也可以选择3+2人才分段培养等模式:就是完成了前半部分,就可以拿到前半部分证书,进入到后半部分,学业合格也可以拿到另外的证书。通过联合招生、自学考试、专升本考试,在学校也可以修本科,甚至是硕士、博士。

社会准备好了吗?

想改变国内没有人愿意当工人的现状,需要改变现在的收入分配规则。两种模式的高考让专家眼前一亮,但如果现实中观念鸿沟和酬劳体系鸿沟难以跨越,那么两种模式的高考也只是美好的设想。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姜耀东认为,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技能技术性人才,但社会还没有给这些人以认可,无论是道义尊严上还是薪酬工资上。“德国的社会已经从尊严和薪酬上都同等认可并接纳了学术型的大学生和技能技术型的大学生,我们的社会显然还没有形成这种文化。”“我国的传统观念历来重学轻术,所谓学而优则仕。”姜耀东表示,近几十年来政府在办学过程中把职业教育作为一个层次而不是一个类型的做法,在老百姓心目中已经形成了大学比学院好、学院比学校好的看法。“职教是二等教育”、“技能型人才低人一等”,这也是近年来一些高校热衷升本、改名的根本原因。“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社会中产阶级的主体,收入不错,也不会受到社会歧视。”陈宇建议,想改变国内没有人愿意当工人的现状,需要社会经济结构、阶层关系的调整,更需要改变现在的收入分配规则。

学校准备好了吗?

大学里的老师几乎是清一色学术型,怎么能培养出技能技术型人才?

姜耀东表示,这些年教育部主导的把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的做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试想同一个导师怎么可能在培养指导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法上有太大差别。如果不在教师结构上进行改革,不把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回归产业、行业和企业,还是由教育部门主管,显然是不可能达到这一轮改革所预定的目标。此外,大学里的老师几乎是清一色的由学校到学校的师资队伍,这种学术型而非技能技术型老师又怎么能培养出技能技术型人才?

学生准备好了吗?

对于一名16岁的高中生来说,恐怕还不能清晰找准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不少舆论认为此次教育部提出高考分为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是重大突破。鲁昕副部长解释了分类高考的目的,“在高中阶段,16岁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当然不管你选择的是什么模式,你都可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技术技能型有三类人,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鲁昕表示之前的职业教育只讲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技能需以技术为基础。

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的设想固然很好,但专家认为,对于一名16岁的高中生来说,恐怕还不能清晰找准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根据中青舆情监测室提供的数据,17.3%的网民不同意进行改革,有10.9%的网友认为,16岁学生心智未成熟,不能自己决定。新浪微博网友“光未然”说,“两种模式高考,我并不觉得必须拍案叫好。学生高中就可以选择发展模式,不过金玉其外。16岁的抉择,拼的是父母眼界”。

各方观点

“本科转型职教”谨防强扭的瓜不甜

全国1200所普通高等院校,将有600多所地方院校转型职业教育,比例近半。报道认为,“大学生过剩”与“技工严重缺乏”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反差格局或将逐渐终结。

一边是喊找不着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一边是喊找不着人才的企业,这已是近年就业季里的“四季歌”。解决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推动职业教育大转变,理论上的确可以化解多年社会心病。因为发达国家,诸如美国、欧盟高校毕业生中80%是应用型人才,20%是学术型人才,这是国际趋势。

可我们的职业教育环境与发达国家不同,多年来,职校是上不重视,下不待见,发展得并不好。像许多教育学者说的,有些学生只是为了本科文凭好找工作,根本没必要上学术型大学浪费时间,而应选择职业大学。然而一条腿走路的教育现状,学生没得选,为了文凭,只好都往学术型大学钻,焉能不就业难?社会环境如此,发展职业教育,显然不是改块牌子那么简单。这和当年以行政手段推动大学扩招和专升本不同,那都是高校求之不得的。本科转职教,高校有担心、社会有疑虑。即便以行政手段要求600多所高校必须改,结果可能会换汤不换药。

原有专业要换血、老师要重招,教学理念和市场对接都要重新修正,生源怎么保障,任务艰巨。何况,还有来自外在的阻力。财政和规划能否告别重本科轻职教的偏爱,蓝领和技术人才能否笑傲职场。在社会环境和高校准备还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一刀切欲速则不达。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

我们看到,由于现实的倒逼,许多综合类院校已开办应用类专业,为学生谋出路。改革给出方向,具体让学校自己做,当试验田逐渐被市场和学生认可,再推广转型也就水到渠成了。(何刚)

本科高校转向职教是教育的理性回归

教育部此次明确的普通高等院校改革方向,无疑是理性的,也是让人欣慰的。因为教育本身并不是盲目追求文凭的,而是在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上,培养社会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但遗憾的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国家在教育事业的建设中,出现了一些片面追求“高大上”的现象。本科院校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冒头”出现,相关教育却越来越失去了技能化、专业化。渐渐地,一些高校的教育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脱节。

其中最为明显的表现就在于: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很多本科,甚至硕士、博士生毕业之后找不到理想工作,选择了流浪甚至自杀;而另一边,却是为数不少的企业,面临“用工荒”,发愁找不到合适的技术型、实用型员工。

因此,600多所本科高校将转向职教,这样的教育改革方向,无疑是抓住了教育的本质,揪住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问题的“牛鼻子”。

此外,此次针对高等教育的改革,还有两个亮点值得关注:一是转型的高校数量大,占到总高校的50%,达到600多所。这一方面解决了当下职业教育力量缺失的问题,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培养更多的社会所真正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也拯救了一些高校,解决了其之前盲目扩张给自身所造成的生存危机。比如扩招之后,很多大学不顾自身力量盲目开办,之后渐渐出现了力不从心,或者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有的高校甚至已经出现了招不到学生的难题等。

二是打破了以往职业教育文凭仅限于中专和大专的限制,实现了职业教育体系从大专到大本、甚至于研究生、博士生的构建。职业学校再不是比本科高校低人一等的教育机构,职校毕业生也可以是本科甚至是研究生文凭,可以享受与本科、研究生一样的就业待遇等。这无疑从根本上解决了人们因嫌职业教育文凭低而不愿意去上的问题,使得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更加平等化!

事实上,近些年来,一些本科高校已经面临着多重危机,比如教育质量无法突破、专业设置与变革跟不上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无优势,招揽不到生源等等。其如果继续在本科院校中坚守,等到的极有可能是破产与消失。而如今,将这些高校转向职业教育,充分利用了资源,适应了社会对人才教育的需要,同时也解决这些院校的生死存亡问题。因此,600多所本科高校将转向职教是教育的理性回归,值得我们期待!(刘鹏)

职业教育“急转弯”让人难乐观

教育部的这一“革命性改革”的直接起因是当下中国人才市场的突出矛盾: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企业所需要的技术人才供给严重不足。我国去年毕业大学生699万,但就业率只达到了77.4%,而市场对第一线的技术人才的需求只能满足一半。

从个人到家庭到政府,全社会都为教育付出了巨大成本,但高等教育产出的性价比不高,难令各方满意,新一轮“读书无用论”渐成势头,在客观上已提出高等教育价值何在的质问。在现实的倒逼下,中国高等教育不能不选择一次“急转弯”。

不过,即便这一步意义重大,其能否彻底扭转高等教育的被动局面,仍令许多人深感担忧。毕竟,今日普通高校转型职业教育相比当年“专升本大跃进”更为艰难。且不说在职业教育仍被轻视的当下,相关方是否有同样的积极性,仅就技术而论:一则现在大力发展“硬约束”的职业教育远比当年开发“软约束”的文科专业艰难,教材在哪里?实习的设备和场合如何备齐?大批既有理论准备又有操作能力的师资从何而来?二则方向模糊的文科毕业生同精准对口岗位的技能型人才,在培养难度和市场定位上也不可同日而语。

如此说来,形同第二次“高等教育大跃进”的职业教育大发展,真能一炮打响吗?

近代中国自科举制废除以来,教育改革的主张和势头从未中止,但至今未能取得令国家和国民满意的效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过于急功近利,习惯于以眼下解困代替长远筹划,最后沦为“带泥吃萝卜——洗一段,吃一段”,随错随改,随改随错,屡改屡错,屡错屡改,陷入怪圈而不能自拔。若不是当年好大喜功盲目升级,何至于这批高校一夜间同时转为“职业教育”?如今谁能预言,600所“职业学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走向市场之日可以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而不会比今日大学生更漫无方向?(顾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