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魏书生先生说“课堂是艺术园地,这一园地应该百花齐放,甚至千花万花齐放。作为第一线教师就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学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的蜜。集各家教法所长,结合自己的素质、性格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探索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

教学主张正是基于教师的个人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是教师的教育理想、信念、情感、意志的体现,也是教师对“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深入的见解和认识,更是高于教师个人教学实践经验的理性认识和理论化的概括。

[案例]

思考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千篇一律,形式化严重,似乎就是 “非学生质疑不是突出学生主体,非自读自悟不是阅读教学”。但是这样的课堂当真是有效课堂?学生当真能愉悦学习吗?笔者阅读了大量的教育教学书籍,依据教学实践及教育研究,借助我校“一师一品”校本研修活动,在同伴互助下,多次研究、深入探讨,最终提出了“愉悦语文”这一教学主张。

愉悦语文是什么呢?首先,“愉悦”在词典中解释为欢乐,喜悦,身心放松,是人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时生理、心理上表现出的一种反应。它是一种令人感觉良好的,令神经活跃的正面情绪。笔者认为,愉悦语文正是立足于人性中与生俱来的对于成功的渴望,和对在同伴间地位的关心这一愉悦点,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心境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在收获、成功与认可中享受愉悦的一中教学模式。

愉悦语文在日常教学种起到较好的效果,具体开展和实施如下:

1.以不同课型为基础,找准课堂的愉悦点。

不管是哪一种课型,都能找到其自身吸引学生,引发学生愉悦感的地方,笔者将其称为“愉悦点”。不同类型,不同学段的文章,其愉悦点也不尽相同。如在教学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时,我将“读”作为本课的愉悦点,在或快或慢、甚至唱读等不同节奏的读中,感受诗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草帽计》时将红军与白军的对比作为“愉悦点”,在对比中感受贺龙的神机妙算;教学《我们的手》时,诗文简单易懂,因此以“我们的手是什么”为愉悦点进行拓展延伸,深化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信任》时,以“我的采摘活动” 为愉悦点,无形之中引起孩子在探究中对比,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找准了愉悦点,或能让学生在兴奋中掌握技巧,或能让学生在探究中得以延伸,或能让学生在聆听中获得启迪,或能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自信,或能在交流中形成思想……找准基点、立足于人性、激发兴趣、生成情感、体验实践、转为智慧、最终达到自我认可,这也是愉悦语文的特征。

2.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抓手,放大课堂的愉悦点。

现在的学生是信息的一代,他们从小就接触现代信息技术,他们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有着特别的亲切感、热衷感和一定的敏锐度。我们以此为抓手,根据不同的课型,巧妙的设计放大其愉悦点,逐步形成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学生喜欢比赛,特别是现场竞赛,因此在教学《语文天地》中我们往往以“检测”为愉悦点,将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变换为检测题的形式,利用电子书包及交互式一体机,轻松高效地在检测中达成目标。又如在教学《一个苹果》时,可将“背景”作为愉悦点,提供网址,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观看相关视频,配合相关的音效一下子将孩子们带进了炮火纷飞的战场上,“愉悦点”被放大,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了在上甘岭战役中在缺水的困境中战士们之间的阶级友情。在教学古诗《绿色千岛湖》时,以“说”为“愉悦点”,将课文作为阅读材料,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千岛湖的胜景,放大愉悦点,引导学生抓住千岛湖的特点来作介绍,在语言的再创作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桥之思》时,将“认识桥”确立为“愉悦点”,通过“桥”的专题网页放大愉悦点,从资料到课文,加深了学生对于生活中桥的类型、作用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深刻领悟到无形的桥重要作用……

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利用信息技术巧妙放大课堂“愉悦点”,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高效学习语文知识,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唱响“愉悦语文”真谛。

愉悦语文,是老师和学生面临共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而联袂完成,课堂中在情感的放飞与思想的碰撞下,处处彰显生命的灵动,人格的升华。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自愿地展开探究性学习,愉快教学才能顺利进行,学生才能享受到语文带给自己的快乐,去主动思考、阅读甚至创作,老师也会自然而然地维护学生的天性、个性、才情与潜能,让他们的“语文生命”得到最大的发展,唱响“愉悦语文”真谛。

【点评】

大雁塔小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教学成绩斐然的六年一贯制小学。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中积淀了丰厚精神财富。“一师一品”是基于学校现状的一种有效研修。这种研修特点是从学校实际出发,以教师为研修主体,将课堂教学、教学研究等有机结合在一起,逐步形成教师发展的平台和校本研修的机制。很显然,学校的“两横五纵”阶梯研修,突出“教育理想”的自我实现,进一步巩固了专业思想,激发起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赵懿老师提出的“愉悦语文”唤起了语文课堂的生命,体现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1.愉悦语文唤起语文课堂的生命。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当前教学改革下的小学语文课堂的焦点就是围绕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儿童的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教学,以人为本,促进发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也就是说,语文课堂应当充满活力,让学生在愉悦心境下生动活泼地学习,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生机达到高效,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让课堂充满愉悦,教师的职责其实就是要在知识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充满乐趣的桥梁,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悦中获得知识。

2.愉悦语文充分体现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愉悦语文,首先是语文在字词句篇的教学中生成愉悦感,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培养愉悦情趣。愉悦语文关注的是学习者——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他们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锻炼他们的学习品质。立足于“愉悦”来激发兴趣、生成情感、体验实践、转为智慧,这是愉悦语文的特征。这样的语文课堂关注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样的教学我们就会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就会让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