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促进教育教学提高的有效形式,其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示出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大雁塔小学坚持校本研修“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的“三为本”原则,以课程教学改革中学校所面临的教学问题为对象,在国家、省、市科研课题的引领下,不断尝试校本教研的新模式,在原有“共享式的集体备课、探究式的课例分析、专题式的学习研讨、问题式的教学反思”研修形式上,以校本研修阶梯工程为运作策略,以“一师一品”工作的全力推广为抓手,发现和培养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实现教师与学校的共同进步。

一、“一师一品”校本研修模式的构建

1.指导思想

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牢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是以教师发展为本。有好的老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是学校最丰富、最有潜力、最有生命力的教育资源。学校只有把教师当做一个独特的人,一个发展中的人,一个完整的人,让每位教师获得个性发展,关注教师一生的发展,关注他们精神成长和闲暇生活,才能锻炼出一支有理想,善合作,能实干,有创新的教师团队。

三是以学校发展为本。建设优质学校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追求,而优质学校又是一个永无止境追求卓越的过程。校本研修模式的确立是为这个过程服务的,是为学校不断的进步实现自身超越服务的。

2.“一师一品”校本研修模式

在校本研修阶梯工程中,我校立足于“合作共赢”的研修文化,以“我的教学主张”为抓手,以“两横五纵”研修体系为载体,以“一师一品”为研修目标,探索出“一师一品有效研修模式”。“两横五纵”研修体系就是围绕“名师工作室建设和课题研究”两条横向主线,从新教师、合格教师、胜任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培养为五个纵向环节,通过确定学科研究主题,制定研究措施和方法,在课堂展示、研讨交流、沙龙论坛、读书感悟等活动中,深化主题的研究与探索,有条不紊地挖掘、形成每位教师的专业主张。同时,借助我校参加的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以“行动”研究为方法,在“问题—研究—行动—反思”的四步行动研究中践行、检验自己“主张”。此模式既为教师的有效研修提供了大力支持,又很好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一师一品”校本研修模式的具体实践探索

1.营建文化,机制保障

校本研修应该是教师具有内在需求的自主研究,是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研究,是引领提升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愿望和能力的研究。因此,要设法拉动教师自我主动研究的“内需”,就必须建立校本研修的长效机制,营造教师的价值文化和观念文化。

首先我们以帮助建立教师的价值文化为抓手,推进“一师一品”工作,引导教师追求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主张,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努力提升教师工作的质量,增加教师工作的科学含量。其次,引导教师树立“校本研修、校本培训是最大的福利”的观念,使教师认识到因循守旧的经验型教育必须向科研先导型教育转化,拼时间拼体力的体力型教育必须向智慧型教育转化,认识到“教而不研则浅、管而不研则滞”的道理,从而自觉参与到校本研修活动中来。最终,教育追求就会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持续动力,能将教师内在的潜能释放出来。

2.课堂示范,引领带动

我校拥有一支德正名清、学高业精的教师队伍,其中有2名特级教师,7名中学高级教师,国家、省、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就有36人,这是支撑校本研修走向深层次的宝贵资源。在校本研修中,我校采用“菜单式教研”,更关注课例的研究,更关注原始课堂与新设计课堂之间理念的更新,促使教师不断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设计与现实的差距。每学期开展青年教师评优课,设计不同的主题,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反思。在“一师一品”示范课上,省市教学能手人人登台执教,亲自示范。针对古诗教学,王静老师执教了《鸟鸣涧》,让教师体会古诗教学中诗意的美;针对五年级学生写作内容简单,情节不具体的普遍现象,赵懿老师执教了一节《修鞋姑娘》,通过文中重要人物心理活动曲线图的描绘学习写作方法,使教师明确“阅读与习作同行”的教学新思路。赵杰老师执教了《第二单元复习与整理》一课,让老师们体验合作学习的契机和要求,体验现代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在不同级别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能从不同的观察点着眼,在课堂中洞察,在教学中取证,在悟谈中生成,在课例中积蕴,为每位教师阶段性成长与寻找自己独特专业方向提供了扎实有效的平台。

3.团队互助,促进成长

在“一师一品”推进中,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团队的合作及评价是自己持久发展的推动力。对于教学中的失败或不确定性,教师不再采取逃避或防卫的态度,而是在相互帮助中共同面对问题,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于新教师,我校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开展“青蓝工程”拜师结对活动。制定了《“青蓝缔友谊 携手共成长”拜师结对方案》,明确了导师、徒弟的职责及考核办法。对于合格教师,采用“行动教育”,促进他们在实践中洞察积累。对于骨干教师,更多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持下,通过集体教研,帮助他们明晰自己的教学风格,梳理教学思路,总结教学经验,促进他们对于自身进行有效地反思。通过集体的引领点拨让骨干迅速成为“有主张”的教师,从根本上摆脱“教书匠”的桎梏。在不断的践行、交流、推广自己的教学主张中,老师们实现了思想的交流、观点的碰撞,更重要的是教学主张的提出像是发动机,激发了教师内心对自己对所教学科研究的热爱,体会到了教育研究的幸福感,形成了名师发展的不竭动力。

4.实践反思,课题研究

《学记》云:“学,然后知困;教,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强调的是教和学都需要通过实践与反思来促进发展。我校抓住课改中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问题,以外聘专家及其国家级科研课题为圆心,以教学名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研组长、各学科教师主持或参与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为一系列半径不同的圆的科研模式为主,让教师参与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并结合科学研究内容指导教学。通过课题研究,老师们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找到专业发展的新基点,不断进行研究和创新,更新自身教育教学理念,改变原有行为方式,为形成自己的“品”打下坚实的基础,努力朝着有思想、有能力、有智慧的教育实践主体迈进。

5.区域联动,整体推进

在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工作中,我校与瓦胡同小学、曲江池小学结为教育教学共同体。作为学区长学校,我们积极构建学习群体,形成相互学习、相互观摩与相互促进的良好的氛围。通过实施“三环联动”,实现整体推进的目标。

一是教师联动。首先三校成立涉及5门学科的8个中心学科组,先后有近30位教师进行转任交流。二是活动联动。“一日示范教学”、一日“师徒影子”活动、“大学区知识点分析会”、“大学区有效教学”优质课大赛、“大学区读书月”等活动的成功举行,为大学区教师搭建了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课堂文化的平台,让校本研修可感可知。尤其是大学区研修活动,为带动成员校教师的成长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研修会现场,老师们抓住问题的尾巴,从各自的教学主张入手,畅谈解决实践问题的思路,并帮助成员校教师梳理困惑,总结经验,为形成教学主张奠定基础。三是资源共享。结合学区主题教研,以“请进来”的方式开展教师专题培训。同时将精品课例、课件、教学设计,刻录光盘下发到成员校,或上传到学校和区教育局的大学区资源平台上,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共用。

三、“一师一品”校本研修模式的进一步思考

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渐进的工程,“一师一品”只是我校的一种尝试,还存在着许多的困惑和问题,但我们会作积极地实践和探索。

首先,应努力创设氛围搭建平台。校本研修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在实践与探索中,要尽可能尊重教师的发展需求,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挖掘每一个教师的能力特长,使教师获得历练,学生获得提高,学校获得发展。学校是教师成长的园地,在以分数衡量教师水平的当下,如何营造良好的校本研修文化氛围,确保实践和研究所需的良好物质条件,使领导和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校本研修中去。如何建立科学管理机制,对优秀的青年教师在评价、晋职、激励等方面予以支持和倾斜。如何使校本研修克服形式化而落到实处,使教师真正成为校本研修的主人。如何使校本研修不断创新而形成学校特色,这都是我们以后要努力的方向。

其次,内容和形式上有待不断更新与完善。虽然我们有一支较为雄厚的教师团队,但仍然摆脱不了草根式的研究,更渴望得到各级教育研究部门的专业指导,让校本研修的内容更富内涵、更为系统,并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教师的不同需求而找到更适合、更科学的培训内容和形式,这是我们“一师一品”前进中亟待解决的困难。

总之,校本研修工作任重道远,新形势下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提升认识,做好校本研修工作的顶层设计,做到研修实施有计划,层层推进有台阶,目标指向更清晰,研修内容更丰富。相信,扎实开展大校本研修活动,必能让校本研修之花在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升中静静地开放,在学校管理和发展中绚丽地绽放,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中自由地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