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在当前情况下遇到的英语教育发展不足的情况,主要阐述了英语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发展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具体的问题,对我国英语教育的转向问题,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全球化 本土化 本土文化 英语教育

在全球化的文化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文化群体开始提出“全球本土化”的主张。英语语言,由英语为母体演变出了很多语言的衍生体,这些衍生体又经过一系列变化也有了自己的特点,并且已经或正在取得自己的合法地位。在这种环境下,我国应该重新合理规划英语教育,改变以往一直把英语教学作为重点的教育现状。基于这样的观点,本文将根据以往有关英语语言全球化和本土化的一些相关研究成果,在当前全球本土化语境的大背景下,讨论并分析目前我国英语教育当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指出我国英语教育改革转向的必要性,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具体建议。

我国当前英语教育的不足

自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已将近有一个半世纪的教学历史。在此期间,虽然英语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有一些不足存在。面对当前全球本土化的语境,我国有关英语教育的发展问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英语语言学习已经进入到瓶颈期,英语教育工作举步维艰。以下几个问题就是目前面临的几个重要问题:

1.强调标准化英语教学

我国已经实施了很长时间的英语教学,自国内英语教育以来,在长时期的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虽然教学方法有所改善或者提高,但是总体来说我国都是采用的“英国标准”来进行教授,“英国标准”的教学其重点大多数是在英国英语和英国文化上。但是由于美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领先地位,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美国英语在我国的发展非常得快,在英语教学方面,已经有着和英国英语同等的地位,甚至超过前者。在长时期的我国的英语语言学习中,教学的主导路线一直是围绕语音、语法和词汇三方面进行主导教学的,这语言三要素几乎占据了英语教育的全部。老师在英语教育过程中更加重视的是知识的单向传播,相对于语言技能的熟练运用,老师们更加看重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机械模仿,但是却忽视了与语言相对应的文化背景的介绍,这是一种完全背离了语言学习规律的教学方式,是与正常的语言教学原则完全相背离的。对于语言学习来说,学习者的学习关键期是在12岁之前,如果学习者在学习关键期之后再学习第二语言,根据第二语言学习相关成绩研究基础上发现,学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就会停止发挥作用,特别是影响学习者在“口音”方面的学习,导致学习第二语言无法达到和母语一样的水平。就我国英语学习者而言,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都是在12岁之后,这就已经不再是学习语言的最好时期。在英语学习进程中,学习者不能够生搬硬套英语或者美语的语音,这会从根源上制约英语学习者对新事物的探究与意义构,同时进一步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英语学习者对语言的创新和探索。

而关于国内教授英语写作过程,教师总是过分提高英语作文的评价标准,一直片面地强调学生在语言上的标准化和准确度,在面对学生的英语作文时,更是完全停留在语法纠错层面。另外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很多英语老师要求自己的学生在使用英语的时候完全按照英语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并倡导学生要尽量完全摆脱汉语思维的干扰,而在现实学习过程中,这种教导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母语语言和文化的迁移是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无法回避的事实,这是导致上述现象最直接的原因。

2.忽略中国文化的输入

在外语教学中,我国之所以进行外语教育,主要是为学习西方文化服务。认为学习外语就是为了能和西方经济国家更好地交流,能向他们学习到更多发展的经验。同时因受西方工业化社会的理性影响,人们过分重视外语教育的工具性,而对文化层次教育的重要性却没有重视起来,甚至对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关注得极少。另一方面,从英语教材的内容上来说,目前我国的英语教材中,很少有直接反映中国当下经济文化现状的内容,而这些在缺少相应的文化背景与社会现实下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教学的内容仅涉及英语语言和相应的文化,这对我国的英语教育领域有重大的影响。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是非常重要的语言构成部分,二者不可分割。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材是英语学习者重要的语言输入部分,在我国,很多英语学习者很难进行跨文化的学习与交流,因为国内缺少相应的文化背景,在语言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会存在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许多问题,这样的状况就会形成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会被动地提供交际对方所需的一般信息;另一方面,被动地接受异域文化和语言输入对于语言学者来说也是非常有制约性的,因为语言的学习不但是对语言的输入,而且也是输出的过程,被动接受不利于学习者向外输出自己的母语语言,也很难向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而这些,在目前我国英语教育中,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英语教育转向的建议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本土英语语言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同时还要每时每刻重视全球化态势下的英语教学发展,了解汉语与英语的主要区别,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各自特点,以下,笔者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1.师生需转变跨文化交际观

对于英语学习而言,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但是目前在我国外语领域内,大家对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存在着许多误读,普遍性误解跨文化交际的双向性,认为在英语教育和学习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母语语言和母语文化,这就导致很多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看重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与此同时却看轻母语,看轻本土文化。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转变跨文化交际观,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学生能经历良好的感受和信仰,同时也能拥有正确的行为技巧,这就造就了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2.教材需要融入本土化语料

虽然英语在我国是作为第二语言来进行教学的,但是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英语让别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在目前的我国英语教育中,英语教材是我国学生获得语言文化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为了能使英语语言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要提高英语教育所用教材的质量。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广泛涉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现实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英语教材题材必需广泛而新颖,但是就目前国内大多数英语教学来说,编排者只是注重对于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文化背景介绍,教材上也大部分都是有关这些国家的内容,而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涉及的极少,涉及中国的文化内容更是微小。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对英语教育所用的教材进行改革,在现有英语教材基础上,更多融入我国的本土文化,同时也要涉及多元文化语料。

外语的学习有助于母语文化背景语料的融入,如果学习者对语料的文化背景掌握得非常到位,这将激励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要减少学生在处理信息输入时的意识分流就要正确处理此类语料,让学习者有更多的时间去重视“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就当下国际形势来看,针对我国英语教育的现状,我们要进行一些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的英语教育理念已经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势必要更新观念,改变思想,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将我国的本土文化和英美文化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融合教育的模式,才能促进我国英语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友桂,何高大.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外语教学本土化探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0(04).

[2]王菲.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文化选择与配置——以两套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02).

[3]戴炜栋.立足国情,科学规划,推动我国外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外语界,2009(05).

[4]卢春艳.英语全球化与本土化语境下的英语教学[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

[5]胡希,廖建华.浅析跨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