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对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等方面现状的实地调查,文章分析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前提,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以实践教学为载体,转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教学模式,满足高职教育教学“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增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关键词】工学结合 高职学生 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基金项目“‘工学结合’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GJ0908)研究成果。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如何适应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成为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突出问题。通过对本院学生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条件下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模式,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服务。

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的一年级和二年级1992名学生。其中男生648名(占32.5%),女生1344名(占67.5%);中共党员12名(占0.6%),共青团员1948名(占97.8%),群众32名(占1.6%);大一学生456名(占22.9%),大二学生1536名(占77.1%);理工农医类学生1436名(占72.1%),人文经管类学生496名(占24.9%)。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问卷法和文献法。其中问卷法采用课题组自编的《本院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调查问卷》,对全校11个院系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2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992份,有效回收率为90.5%。对问卷运用Excel工作表进行了数据的统计。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整体表现良好,具有优良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高尚的道德素质和较强的法律素质,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很大的热情和良好的评价,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政治信仰一定程度上缺乏坚定性和稳定性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职院学生主流政治信仰坚定,支流信仰动摇;针对基本理论信仰坚定,针对现实热点信仰动摇。“资本主义社会虽然现在仍保持一定的生命力但最终必然灭亡,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预示着共产主义社会必然实现”的观点,有24.9%的学生“不很赞同”,6.4%的学生“完全不赞同”,持否定观点的合计占31.3%(见表1)。这说明大学生对马克思提出的“两个必然”的观点仍然存在疑惑和怀疑。

表1

对“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组织,有能力解决好党内腐败问题”这一观点,选择“不很赞同”的为30.3%,“完全不赞同”的为17.5%,持否定观点的合计占47.8%。同时,对“当代中国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在我国社会各方面转型期表面上看起来越来越多,但实质上我们的权利和自由越来越多,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随着党和政府的重视和解决越来越少”的观点,选择“不很赞同”的为25.9%,“完全不赞同”的为9.4%,持否定观点的合计占35.3%。这说明大学生对党组织和政府仍然缺乏足够的信任和坚定的信心。

在回答“许多大学生是因为想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和信仰共产主义而加入中国共产党”时,选择“不很赞同”的为44.2%,“完全不赞同”的为15.1%,持否定观点的合计占59.3%。这说明大学生对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和自身行为表现仍然没有足够的认同和信任。

由此可见,高职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和身边现实的社会热点问题上仍然存在政治信仰缺乏坚定性和稳定性。

2.人生目的利害双趋,人生价值趋于自我

对“人是为了自己的责任而活着”的观点,47%的学生选择了“完全赞同”,34.5%的学生选择了“比较赞同”,说明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但同时,对“人是为了享受生活而活着”,却仍有13.9%的学生表示“完全赞同”,19.3%的学生表示“比较赞同”。可见,学生的人生目的存在错误的思想认识,同时也表明人生目的利害双趋,认识模糊,摇摆不定。当问及“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否了解,其中,选择“不太了解”的为46.8%,选择“不了解”的为10.2%。说明学生人生价值判断标准和目标定位缺少理论依据。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决定行为,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有13.5%的学生选择“完全赞同”,18.9%的学生选择“比较赞同”。说明利益依然是部分学生的价值追求和衡量标准。问及“毕业后您会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吗?”其中选择“不会”的为11.1%,而“说不清”的为30.3%。说明部分学生缺少奉献和牺牲精神,个人价值更加凸显。

总之,高职学生整体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但人生目的多元化发展,为人与为己存在利害双趋现象;人生价值则更趋于个人价值与利益满足,衡量标准与评价尺度认识模糊。

3.社会公德凸显言行不一、知行背离,职业道德凸显规划能力弱化,求职手段外化

当问及“您对公共场所乱丢垃圾、大声讲话、损坏公物等行为”的看法是,选择“反对”的为90.6%(见表2);当问及“您会在公共场所乱丢垃圾、大声讲话、损坏公物吗?”选择“不会”的仅为67.3%。

表2

问及“您会为自己做一个详细、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吗”,仅有46.4%的学生选择了“会”。说明个体自我认识尚不明确,规划能力不强,难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对“求职时家庭背景和人际关系更关键”的认识上,选择“完全赞同”的为23.5%,“比较赞同”的45.4%(见表3)。同时,“您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考虑追求高薪和优厚的福利待遇”的回答,18%选择了“完全赞同”,45%选择了“比较赞同”。表现出学生求职观念的转变,求职过程关系化和目标物质化,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自我努力受到打击。总之,职院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在自我认知和择业求职中凸显了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弱化,择业更加注重实际利益,求职更加依赖家庭关系,从而导致自身的职业道德被不断消解。

表3

综上所述,调查分析可知,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就主流而言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是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都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宽泛

当前按照05方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三门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形势与政策》,其中《概论》和《基础》有统编教材。具体而言,《概论》课内容历史跨度大、理论知识多、政策性强,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实践形成的四大理论成果,最终极易造成理论知识似懂非懂、思想观念似是而非、政治信仰摇摆不定的学习结果。《基础》课内容广泛庞杂、学科众多、现实性强,包括适应性教育、学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学生学习仍然存在如何运用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解决个人大学生活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知识所蕴含的方法论和思想性难免失去得以坚强生存的根基和土壤。因此,教材内容宽泛直接影响学生掌握思政课理论知识完整性和系统性,学生知识性欠缺和思想性困惑凸显。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失当

教学方式即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选择运用科学恰当的教学方式是良好教学效果实现的基本保障。教学手段以传统的“黑板粉笔——语言媒介”为主,教学方式以“理论灌输——教师讲授”为主,已经使用的现代教学手段——文稿演示技术也只是黑板的替代物,丰富的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的讨论法、案例法、体验式甚至实践教学法仍然是教师的表演。教学方式的选择运用不恰当、不周密,学生参与教学程度浅、过程短、依赖强,形成一种应付差事、完成任务的心理,最终导致对思政课学习积极性不高,创造性不强。

3.社会发展现状消解学生信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飞速发展,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但在发展的背后也潜藏着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内容。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贫富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不同意识形态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网络社会”夹带的大量反动言论和不良信息也在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和道德观念等社会问题突出。在本次调查中,对“求职时家庭背景和人际关系更关键”的认识上,选择“完全赞同”的为23.5%,“比较赞同”的45.4%。进一步印证了环境的改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提出挑战的严峻性。所以,当前坚持以市场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社会环境,产生的深层制度问题和表层的不良风气,持续削减思政课教学成果,消解学生的理论信仰,吞噬学生的思想灵魂。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途径和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与成因分析,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必须构建以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前提,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以实践教学为载体,转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1.坚持以理论教学为基本要求,整合教学内容,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优化教学体系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入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未知知识来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授课内容要紧密结合现实,及时补充具有时代特色的知识,充分体现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把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问题和培养综合素质、提升学生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

因此,在《基础》课教学中,必须充分整合教材体系的理论资源,让教学体系更加突出学生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尤其是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亟需编写《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辅导教材,分专业从职业道德基本理论、具体规范、职责要求、典型案例、优秀毕业生等方面进行编写,增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的薄弱之处。在《概论》课教学中,有效整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诸多重大理论问题,教学体系更加侧重和突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难探索的发展历史教育,将最基本的重大历史事件、最基本的重大理论问题、最根本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与立场向学生阐述清楚、讲解透彻,从而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2.坚持以实践教学为有效载体,改革教学方式,实现教学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

课堂教学实践是寓教于“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由教师单向注入式教学向师生互动式教学的转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参与热情,进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即兴演讲式教学,《基础》课围绕“放飞梦想”等主题进行演讲。课堂讨论辩论式教学,《概论》课对“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展开辩论。情景模拟教学,《基础》课围绕社会公德、职业素质等内容让学生现场角色扮演。

校园应当是大学生思政课实践的重要场所。演讲赛,《概论》课在全校范围进行“党在我心中”主题演讲赛。诗词朗诵会,开展毛泽东诗词朗诵是《概论》课程的一项大型实践教学活动。PPT大赛,在《概论》课中,让学生查阅资料,追寻伟人及烈士足迹,制作成图文并茂的PPT课件。道德践行活动,以“道德践行,从我做起”为主题、“做崇德尚礼的职院人”为目标的“道德践行在校园”主题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关键环节。利用农高会进行参观服务;深入农村开展社会调查;倡导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在《基础》课中,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参与到一项公益活动中去,培养其良好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寒暑假“三贴近”社会实践;依托顶岗实习开展思政实践。

当前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要求,只有紧跟高职教育发展新形势,着眼高职学生新需求,把握高职学生新特征,更加贴近学生实际、贴近专业实际、贴近教学实际,积极探索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教学新模式,才能更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卢黎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8.

[2]杨学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8.

[3]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刘淑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辩证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5.

[5]钱广荣.实践教学所要解决的几个认识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