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漠南武术文化是我国典型的农耕武术文化代表,在这样的一个闭塞地区,其武术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色,阴把枪就是其中的典型。文章对阴把枪特点进行分析,阐述漠南农耕武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重点对阴把枪传承发展演变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漠南地区 阴把枪 文化渊源 发展演变

从地理文化角度划分,华北北部的内蒙古地区统称之为漠南地区。从内蒙古中部东西向横穿而过的阴山和狼山山脉,把漠南地区划分为两种不同的气候条件和自然地貌,其中阴山以南地区降水相对较多,形成宜农宜牧的农耕文化平原区,阴山以北地区因为降水相对较少,形成游牧山地平原文化区。在中国数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传统武术文化,而且在大多数区域,基本上都是以汉人为主体的传统农耕文明背景下发明和传承着这种武术,漠南武术文化也毫不例外,漠南武术文化是典型的农耕武术文化类型,在这样的一个地区,其武术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色,阴把枪就是其中的典型。

漠南阴把枪的特点

漠南农耕文化的繁荣发展,培育了武术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由于交通落后和土地荒阔,从而使漠南地区成为关内众多侠士武术高手亡命潜踪、避祸隐匿的重要场所。在社会人文因素和地域环境双重影响下,漠南武术文化在移民携技客观历史现实中,形成了独特的漠南农耕武术文化体系。对阴把枪的发展演变和历史传承的探究,成为分析漠南农耕武术文化体系的重要微观视角。

枪在我国传统武术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甚至有“枪为诸器之王”的美誉。在漠南地区所流行的阴把枪是我国古代武术体系枪术中风格较为独特的一种,它仅仅是在内蒙古地区的包头和呼和浩特一带传承,所以未能被更多人所熟识。阴把枪,顾名思义就是在演练和使用枪术过程中,手握枪把,虎口始终朝向身体,而且手心必须向下,由此得名。在练习阴把枪过程中,两人基本上是以缠绕为主,所以也被称之为是“缠枪”,而且在阴把枪的枪谱中,双手握枪上举,两只手的手心都是朝着上方,所以也被称之为是“八卦缠枪”或“八卦朝顶枪”。阴把枪除了具有普通枪术所具有的长兵短用、工于一圈、圈枪为母等特征外,而且还有其自己独特特征。第一,漠南阴把枪主要是由马上所使用的枪术演变来的,约有一丈左右,所以对器械要求较长。而且阴把枪的枪身直径也较粗,根径有一寸半。第二,漠南阴把枪行枪无势,是一种实用性枪术,在民国以前甚至都没有一个成熟的枪法套路,仅有双人对缠和单人散招练习的枪术,直至现在,阴把枪也主要是以两人对缠为主。第三,漠南阴把枪使用过程中,前手握紧枪身中段的虎口始终是向内的,其握法使人的上肢肩肘关节得以解放,拓宽枪尖刺杀和枪身缠绕防守防卫,增加了武术练习中的关节灵活度。第四,漠南阴把枪起势门打开,将枪身斜横在胸前,以此来诱敌深入,防守示人。漠南阴把枪主要是由基本功和缠枪法两个部分组成,其核心是对缠,也只有通过对缠和对扎才能够把阴把枪“戳中有革,革中有戳”的直横相兼缠枪以及以枪身沾连粘随等特点充分展现出来。阴把枪枪身粗长特点,具有了习武者硬枪用腕技法,同时也决定了对肩关节和手腕灵活度要求更高。在漠南阴把枪技法中,包括了七十二骑枪和三十六托枪,而且还有5门进法、救命三枪、绝命三枪、奇特破法五门,精妙攻法五门,既可以驰马骑战,也可以下马步战。

漠南农耕武术文化的形成发展

漠南阴把枪作为当地农耕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离不开漠南农耕武术文化这个大环境,对漠南农耕武术文化的研究更有利于理解阴把枪武术发展演变及传承。

1.农业移民是漠南农耕武术文化产生的基础

内地汉族人在明末农民战争和清初各地起义中,迫于躲避战乱和各种灾害,不断向地广人稀的漠南地区进行迁徙定居,历时三百年。这些移民主要来自于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其涉及范围很广,在我国近现代历史上都是很少见的。汉族人的迁入,对原有的单一蒙古族游牧社会结构产生很大冲击,形成了蒙汉杂居、农牧双兴、旗县并立的多元社会结构。在汉族人向漠南地区迁徙过程中,走西口是最为典型的一种移民现象。迁入漠南的汉族人虽然生活环境发生改变,但是对于原有社会习俗,特别是习武传统从未改变。大量汉族人迁入漠南地区以后,其原有的武术传统与当地的社会文化相互结合,产生了漠南农耕武术文化。

2.政治移民奠定了漠南农耕武术文化的特点

自从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失败以后,以及晋陕一带抗清义军失败后,为了躲避官兵就逃往漠南地区。这些人大多数都有一定武术基础,隐姓埋名在漠南地区以后,也传入了晋陕一带的武术文化。漠南阴把枪就是这些人在躲避官兵、出于自保过程中,创制的一种武术流派。

3.商业经济发展促进漠南农耕武术文化发展

虽然一部分人出于生存需要,迁入漠南定居。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在迁徙中寻找到商机,成为晋商中的代表,他们在漠南地区从事大规模商业活动。清朝时期,晋商经营范围已经囊括了整个地区所有行业,产生镖局和镖师等行业职业。在内地和草原往返的商队就聘请镖师护送,直接推动清朝末年镖局在漠南地区的繁荣。王福元在蒙古三岔河开办兴元镖局、安晋元在张家口开办三合镖局,为漠南地区武术发展提供机遇。因此,随着草原商贸日益活跃和北疆戍边军民农垦开发,给漠南农耕武术文化发展提供了空间,促进了漠南武术发展。

漠南阴把枪的传承

漠南阴把枪的传承呈现出不均历程,经历了纵盛横赢发展道路。清朝咸丰年间迁徙到漠南的赵老同,是阴把枪在漠南的第一代传人。由于赵老同本人习惯于乡野田园生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阴把枪在民间的传播,导致阴把枪影响范围较小。具体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阴把枪传承的地域性特点

阴把枪第一代传人赵老同弟子主要有霍茂、关兴保、刘定邦、尤四喇嘛私人,其中仅有尤四喇嘛收徒传艺,其他三人都未收徒。而且尤四喇嘛在枪术上的造诣更是超越赵老同,他在刺人皮肉筋骨的时候,其深浅轻重可以说是不差毫发。尤四喇嘛土地郭玉宏作为阴把枪第三代传人和程全忠、杨罗、云连升等第四代传人,基本上都是师徒相传,成为漠南阴把枪传承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清朝末年时局动荡,从不同程度上削弱赵老同所订立的门户规约,其第四代传人程全忠和云连升就在1929年,被绥远省建立的国术馆聘请为教练,专门教习阴把枪,参与推动漠南武术发展的重要任务。从而促使阴把枪从师徒相传的单一途径开始向学校教习模式转变。

2.阴把枪传承中不断创新

赵老同创立漠南阴把枪的阴手缠枪,在当时可以说是独创。阴把枪传承到第五代传人吴桐的就是多年师徒传承过程中,一直把实战性及阴把枪的技击性摆在首要位置,其传授和联系的内容以阴把枪基本功和两人对缠技术为主,一直没有明显创新。但是到了阴把枪第五代传人吴桐手中,由于吴桐具备家传杨家四十枪武术基础,善于长阴把缠枪。他在练习阴把枪过程中,以杨家四十枪为基础,创制了阴把枪练习套路,并逐渐定型和成熟。现在所使用的阴把枪套路,更有利于动作技术保存传承,也填补了以往阴把枪无套路的尴尬。但是,阴把枪套路的出现,改变了其原有的传承方式,削弱了阴把枪“缠绕”为核心的特点,淡化了其下可护马上可护身的实用积极特点。

3.漠南阴把枪传承突破地域限制

距离漠南有数千公里的天津杨柳青,王立国于1876年创建了一个百年民间武术组织——风云老会,起初只是一个车马店。有一天他在后院练习武术,被夜宿店中客人看见,于是连声叫好,两人遂攀谈起来,并相互比试武术,最终结为好友,相互传授武艺。王国立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传枪递镋”,其中传枪就是漠南阴把枪。与王国立结为好友的客人就来自于漠南。风云老会弟子廉万春后来与漠南阴把枪第五代传人吴桐、刘恩绥等人以武会友的时候,发现其所习得的阴把枪和漠南阴把枪并不完全相同。风云老会阴把枪更加注重实战,但是其所秉承的劈、崩、盖、滑等,就是漠南阴把枪枪术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因此可见在王国立和客人相互传授武艺,对方未曾有所保留,只是因为时间短暂导致武艺传授不是十分完整。

参考文献:

[1]吴秉孝.百年武术传承的回顾[J].内蒙古穆斯林,2005(3):42-47.

[2]张文元.阴把枪技法[J].武林,1987(6):32-36.

[3]吴秉孝,吴敬贤.阴把枪[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4]郭玉成.中国武术传播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