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强调教育的职业针对性和职业技能培养。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如何适应这一人才培养要求,是高职院校进行专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对基于德国“双元制”教育的“双师双优”型教学师资模式进行了思考,并从校内“教师职业人”与企业“专业职业人”两个角度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的构建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 双师双优 教学团队 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本文是陕西工商职业学院2013年度科研项目立项课题——我校物业管理专业“双元双师”型师资培养机制建设研究——基于德国双元制模式(项目编号:13G-04-B16)阶段性成果。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及其师资队伍现状与特点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以1995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创办为开端,经过近二十年的跨越式发展,高职教育已迅猛发展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职业教育观、有限的经费投入、落后的办学体制,特别是薄弱单一的师资队伍结构,依然是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我国高职教师队伍建设在专任教师总规模、教师学历结构、“双师”结构、教师培训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面临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突出表现在:

1.高职教师总体规模增长较快,但相对于高职院校数量和在校生数占整个高等教育的比例,高职教师数量仍显不足。2011年高职院校占普通高等院校总数53.13%,高职教育在校生占整个高等教育39.8%,而高职专任教师占本专科专任教师总数仅是29.6%。

2.教师构成方面,“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能满足专业教学需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比例为30.4%,这与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双师型”的教师数不低于学校的80%的比例相去甚远。

3.教师缺乏系统的职业教育理论知识,“职业素质”标准普遍不高,职业教育业务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我国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主要来自于普通高等非师范院校,专业理论水平较高,但相对来说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教师解决实际生产技术问题的科研水平还比较低,实践技能与职业技术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基于德国“双元制”教育的“双师双优”型教学师资模式

1.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

“双元制”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所谓双元,是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院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

由于双元制大学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其对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人员具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德国双元制大学的教学人员绝大多数不是专职的,而是由部分专职教师和众多兼职教师(承担课时约占总课时的80%)组成的。专职教师必须获得博士学位,且要求其在企业至少有5年的专业实践的经历,其中至少2.5年在高校以外的工作领域中工作。兼职教师主要来自于应用科技大学、学术性的大学和职业实践领域。他们掌握最新的技术和工艺,熟悉企业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保证双元制大学的教学内容紧紧跟上科学技术和企业生产发展的步伐,永远保持先进水平。各类教师承担不同的教学任务,入门性质的教学任务由应用科技大学教师担任,基础学科的教学任务由从事科学研究的大学教授负责,应用性的教学活动由专科大学的教授负责授课,而职业专业学科和实践性教学任务由来自于企业等职业实践领域富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

2.对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双优”型师资模式的思考

我国高职院校由于受传统职业教育观和办学模式的束缚,其在师资结构方面存在薄弱和单一的问题。“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一方面专业课教师要求类似文化课教师那样,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及教学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要求类似工程技术人员那样,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双优”的含义是将校内专任教师培养成为优秀的“教师职业人”。优秀专业职业人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校外兼职教师要深谙专业业务操作要求,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拥有丰富的行业资源。

校内优秀“教师职业人”队伍建设

优秀教师职业人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专任“双师素质”教师要掌握先进的职教理念,拥有较高的职教能力;熟悉重点专业业务操作,具有较强的业务操作能力,具备这两种能力的校内专任教师得以构成优秀教师职业人队伍。

首先,全面提升教师综合职业素质。高职教育的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综合性,教学中既要重视专业理论教学,又要重视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高职教师首先要具有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同时,作为一种职业类型的教育,高职教师应当结合地方经济特点,从职业的角度审视、研究、创新和突破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市场变化规律研究课程改革。其次,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和业务操作水平。鼓励专业教师参加职业资格及技术职称考试是推进教师职业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高职院校应出台相关文件,对取得职业资格或职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教师给予一定奖励,并在时间上给予一定政策保障。同时,学校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为专业教师赴企业顶岗实践创造有利条件,选择教师阶段性的赴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培养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也可以通过建立和企业专家一对一“朋友式”结对方法,在和企业专家的交流学习过程中提高教师业务操作水平。

企业“专业职业人”兼职教师形成机制

专兼职结合的师资团队是高职教育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德国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特点是兼职教师数量很大,一些学校专兼职教师比例可以达到1:5。建立健全校外企业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制度,形成企业支持参与的 “专业职业人” 兼职教师合作长效机制尤为重要。

第一,完善兼职、实训教师的聘用和管理制度。一方面,依托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的合作办学,与企业职业经理、部门经理或业务骨干确立教学聘用关系,聘请相关技术、管理人员承担相应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训工作;另一方面,建立兼职教师信息网,扩大兼职教师的选择范围和来源渠道,择优聘用。

第二,建立和完善高职兼职教师的培训制度,以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来自行业或企业的兼职教师,大多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但其理论知识水平不高,对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也不熟悉。做好兼职教师的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其进行基本职业教育和教学知识技能的培训。通过职业教育理论、方法、手段的培训,加强其对教育规律和方法的认识和掌握;通过观课、听课、说课等形式,增强教学过程、环节、课堂组织认知,了解高职院校教学特点和学生学习特点;通过组织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教研活动、教学经验交流座谈等,逐步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以适应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雷佑新.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启示[J].经济师,2004,(2).

[2]易淼清.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看我国高职教育师资的建设与管理[J].教育与职业,2009,(2).

[3]张健.德国职业学院——双元制模式的高等职业教育[J].世界教育信息,2001,(12).

[4]肖旭,章安平.试论“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

[5]彭拥军.关于“双师型”教师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

作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