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笔者结合区域经济特点,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按照“逐级能训”的主导原则,构建专业实践型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达到了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 实践型课程体系 逐级能训

高职院校实践型课程体系构建需在全面考察课程体系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通过组织、整合实践课程资源,制定出符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和实施方案。构建过程应遵循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生涯为背景、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实现与职业岗位“接轨”以及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等原则。

专业定位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处于国家级航空产业基地的核心区,通过对区域内行业概况和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行进行深入了解,确定本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仪表安装(选型、工艺流程识图),过程控制仪表、传感器与自动化监测仪表的调校,PLC程序设计、维护,控制系统集成和组态以及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维护五个方面。非核心能力包括:电工、电子应用,电机控制拖动技术,单片机程序设计维护,SCH图纸设计及应用以及PCB图纸设计及制成品等五个方面。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是“基于过程控制理论,运用自动化装置与仪表等对生产过程(对象)实施自动化控制”的一项先进技术。根据专业人才需求、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以及行业专家调研成果,并经过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确定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工业过程控制仪表的安装、调校、使用、维护等基础能力,运用过程控制技术方面专业知识进行系统集成和组态的核心能力,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维护及故障诊断的综合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紧紧围绕该目标,依托学院良好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条件,创新和实践本专业“3131”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型课程体系构建

1.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根据本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和需要掌握的非核心能力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专业职业领域分为工业过程控制、智能仪器仪表和机器人自动生产线三大方面,每一职业领域具有多种就业岗位群,根据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确定本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技能,并在此基础上,按照能力逐级进阶的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的不同目标,本着从识图、仪器仪表使用等基础能力,到现场编程、人机界面开发等专项核心能力,再到故障诊断、自动化维护等综合能力培养的主线,确定不同能力阶段和能力目标的支撑课程,做到每项职业岗位要求都有专业课程或核心课程支撑,核心课程有思想道德课程、文化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和特色课程支撑,达到能力循序渐进培养的目的。

2.实践型课程体系的构建

本着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按职业技能“逐级能训”的主导原则,构建实践型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本专业实践技能划分为: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和岗位技能四个阶段,并设计不同阶段的实训内容和环节,同时将职业技能鉴定与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各个实践环节相结合,并保证各个实践环节和职业技能证书都有理论课程的支撑。

3.实践型课程体系优化

为了明确学生就业目标,解决顶岗实习、就业时存在的“学校热,企业冷”的问题,入学初期由专业带头人带领学生进行“看企业、讲专业”的职业认识实习;二年级时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在各个校内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训,完成相关技能培训,掌握顶岗要求的基本技能;二年级暑期的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是对学生在校所学知识的巩固,更是让学生通过参加实际生产,积累工作经验;三年级学生将毕业设计课题与企业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自身知识和能力系统化,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通过这样系统化设计,使学生在校期间就积累工作经验,获得了职业素养的系统化培养。

4.实践型课程体系实践成效

我院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通过对实践型课程体系实践,推进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施,促进了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同时,也为学生毕业设计、科技创新、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为教师纵、横向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优越的实践基础和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贾朱植,祝洪宇,林春丽.高职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课程体系改革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杨琳.高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内江科技,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