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语听力是大学生必修课之一,无论是对学位课考试,还是英语等级考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英语学习特点,构建有效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成为每个老师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笔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从创设情境、组织小组、搭建桥梁、策划任务、安排展示、引导反思六个角度,系统论述了实用主义理念指导下的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由此提高当前英语听力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职高专 英语听力 教学模式 创新研究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老师普遍采用“刺激—反应”式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也即是通过讲解生词短语、放音、对答案、再放音的过程,强化学生对特定英语单词、英语句型、英语语境的印象与感受,从而强化其对英语听力技巧的掌握和对听力内容的理解能力。然而,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基础差,抵触心理明显,尤其是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强,因此,“刺激—反应”式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反复的听力训练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疲惫感和厌烦情绪,从而极大地降低其学习的积极性。在此情况下,结合学生特点,创新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成为当前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核心目的的构建主义理论则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价值。

建构主义理论基本内涵

建构主义理论是由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院长让·皮亚杰于上个世纪90年代率先提出来的,是认知主义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被誉为是当今教育改革最具指导价值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个人的性格、经历、生活环境与文化背景不同,由此也产生了迥异的认知方式与理解能力。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认知习惯、知识内涵与新的信息内容相互作用,使学习者能够主动地注意、选择、理解信息,由此实现建构个体信息的过程。在此情况下,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环境营造者与内容组织者,而学生则是完成知识建构的主体,因此,学习活动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首创精神,最终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从教学模式的角度来说,建构主义理论包括创设情境、组织小组、搭建桥梁、策划任务、安排展示、引导反思六个环节。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出现了随机通达式教学、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情境性教学、自上而下式教学等诸多教学方法以及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教学观、对话协商的合作学习教学观、突显环境的情境教学观等。

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听力学习特征

首先,与本科院校,尤其是名牌大学的学生相比,高职高专的学生大都是以较低的分数进入学校的,不仅英语基础较差,而且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了强烈的心理抵触情绪。其次,从学历考试的角度来说,高职高专学校对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并没有太严格的要求,甚至不少学校都没有开设相关的英语教学课程;而从社会就业的角度来说,很多单位十分在意学生是否通过英语三级、四级、六级的考试,因此,在高职高专英语听力课堂上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的态势。一部分学生努力学习,希望能够顺利通过英语等级考试;另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往往将其作为一门必修课来看待,只要顺利拿到该门课程的学分即可。第三,目前,90后是高职高专学生的主体。他们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喜欢按部就班,尤其是十分反感传统的说教式或者是重复记忆式的教学模式,喜欢趣味性、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第四,他们也呈现出较强的独立意识和沟通能力,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努力来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自我意识十分强烈。第五,高职高专学生对于手机、电脑、MP3等数字技术呈现出较强的依赖性,甚至将其视为英语学习必不可少的辅助措施,因此,在英语听力课堂中,他们对于教学设备、教学环境要求比较高。这不仅关系到其学习积极性,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其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总体来说,高职高专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意识、创新意识、沟通意识等各个方面的个性特征与建构主义理论的相关要求不谋而合。这为建构主义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是我们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来创新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

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1.组织小组协作

组织小组协作也即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共同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或者是实现某一学习目标,从而在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激励的过程中完成学生个体意义的建构过程。首先,在听力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以及英语听力水平的高低,将学生分成数量不超过5个人的小组。随后把对话和交流引入小组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互动性。其次,鼓励小组内成员发表自己对于听力学习的观点和看法,包括理解多少内容、问题所在、如何改进等,从而形成信任与尊重的小组氛围。第三,让学生在听完材料之后,不仅分享自己的答案,而且能够解释原因,从而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一定的责任,提高学习积极性。

2.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也即是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而复杂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听力课堂上,每一个听力材料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通过情境语境可以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网络,保证听力理解的指向性。因此我们可以创设真实情境,尽可能与其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确所听主题有可能涉及到的内容,在听力过程中有意识地寻找关键词,最终完成对听力材料的整体理解。

3.搭建桥梁

搭建桥梁是在学生新旧知识经验之间进行反复、双向的互动,从而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植入新的内容。正如舒尔曼所说的:“在学习任何新知识之前,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已有的知识。这是搭建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桥梁的基础。”基于此,在进行听力练习之前,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根据听力的相关话题和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单词和句型,随后恰到好处地导入新的听力技巧和听力内容。

4.策划任务

“基于任务学习”是建构主义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因此,英语听力中的策划任务也即是要在听力之前,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听力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听。听完之后,再让学生在小组间探讨。通过学生间的协作交流,让学生从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一个主动积极的意义建构者。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自由讨论听力语篇中可能会出现的词汇,并且列出听力语篇中提到的事件或事项;另一方面要制定明确的任务目标,并且任务目标还要具有多元化的特点,由此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5.安排展示

在完成听力活动之后,小组以不同的方式将其所学知识或者是对问题的思考展示出来,一方面为其他小组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另一方面也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下一步教学计划。除此之外,学生主要是通过英语口语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听力结果。这也为学生创设了另一个听力情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听力水平。

6.引导反思

教师运用从展示中收集到的有关学生听力学习的信息,来引导学生反思整个听力过程。这既可以是集体讨论,包括学到了什么、怎样处理类似任务、对于听力材料的理解等;同时也可以是学生的个体反思,比如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等。反思既为教师进行下一步的听力计划提供了指导,也使学生加深了对听力技巧以及所学知识的认识。

总体来说,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大大提升了听力课的趣味性,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扫除了学生听力时的心理障碍,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听力课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史玮璇.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方法探究[J].外语学刊,2007,(6):144-146.

[2]范琳.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4):28-32.

[3]季寅修.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设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2):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