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包括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两个方面的内涵。实验室作为学生学习的实体空间,并非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全部。本文提出基于课程整合的研究型实验课程,一方面区别于“实验室教学”这个空间概念;另一方面,突出实验课程的研究型学习精神和内涵。并对其在具体教学中的课程设计与执行等方面进行探讨,构建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型实验课程体系有待更多教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艺术设计 研究型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本文系西安外国语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艺术设计专业研究型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探索”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BY03。

“为了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促进创新人才成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决定“十二五”期间建设一批学科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①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高等学校的实验教学应包括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两个方面的内涵。但实际情况是各高校的实验室建设一马当先,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却无法同步。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艺术设计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偏重理论地传授,加强实验、实践环节同样重要。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实验课程模式主要体现在构建各类实验室,如多媒体实验室、电脑实验室、摄影实验室等。相关的理论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艺术设计实验室的管理与运营方式方面。虽也有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经验介绍的文章,但为数不多,仍以前两个角度的研究居多。

实验教学是否等同于实验室教学?实验课程是否等同于在实验室开展教学的课程?对于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画上等号。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人,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才是实验教学模式与教学改革的关键,不能将实验课程改革简单地理解为斥巨资创建一个设施齐全、功能良好的实验室。实验室作为一个组织教学活动的空间形式固然不可缺少,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策略上的实验性探索同样不可忽略,某种意义上它才是内核。

实验课程旨在通过课程的实验性与过程的不确定性,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传统的印证式学习。基于此,本文提出“研究型实验课程”,一方面区别于“实验室教学”这个空间概念;另一方面,突出实验课程的研究型学习精神和内涵,是一种方法论,是艺术设计教育走下理论讲台,加强实践和应用环节的变革举措。

研究型实验课程

“研究型实验课程” 模式不同于传统的验证型教学模式,它既包括各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也包括大学生的自主研究与创新学习活动。研究型实验教学实现了从“以学待用”到“以用带学”的跃迁,强调学生学习的研究性、课程内容的可实验性,具有综合性、包容性等特征,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条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与研究意识。构建艺术设计专业研究型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可根据专业和培养目标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预设各种条件模拟设计实践,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程序与方法并解决典型的设计问题。”②对设计专业的学生,通过设计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盖里·里特维特艺术学院具有荷兰最好的平面设计教育体系,他们选择集中发展现代设计对解决问题这个原则基础上的设计课程,以启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这所荷兰最重要的设计学校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升为办学宗旨和教学特色,对我国当下设计教育者不仅是启示,更是一种冲击。

研究型实验课程设计不同于单纯的艺术活动,后者是个人化的东西,是艺术家的个人表现。而设计则是为他人、为市场、为社会服务的活动,是解决人造物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1965年阿切尔在《设计者运用的系统方法》中提出设计是“一种针对目标的问题求解活动”,1968年玛切特在《创造性工作中的思维控制》中定义设计“是在特定情形下,向真正的总体需要提供的最佳解答”。由此可见,解决问题在设计活动中的重要性,这也是我们在艺术设计专业构建此种实验课程模式的意义所在。

研究型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多样,本文聚焦的探索模式——课程整合,构建艺术设计专业研究型实验课程。

基于课程整合的研究型实验课程

以课程整合为基础的研究型实验课程的开设要以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设计技能为前期储备,因此比较适合在高年级中开设。一般来说,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以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为主,三四年级则侧重培养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是对一二年级所学基础课程的综合应用与提高。因此,这种研究型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更适合在三四年级学生中开展。

在高年级学生中开设的此种研究型实验课程,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课程通过学科知识的互动创造性地融合到课程整体中去,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某种程度上的课程整合。在此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常以小组方式参与到研究和设计过程中。小组成员将面对并参与到如何独立的观察、收集设计课题的社会现状(即发现问题),如何理性地分析、实验设计对象的材料与创意形式(即分析问题),如何综合利用前期所学基础知识进行发散性设计表达和技术处理(即解决问题)的设计进程中。如此,多门设计课程将以层层嵌套的递进方式整合在一起并帮助学生完成从体验到认知,从认知到设计,从设计到制作的完整设计过程,“知识共同体”也随之实现。

在这个研究型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实质不再是对既成设计技法与理论的被动验证,而是要在参与课题过程中锻炼学生主动研究各种视觉经验并实验、提炼个性化表达方式的能力,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在自觉中得到发展和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研究型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具有动态发展的特点,学生性别、性格、知识积累、思维习惯的不同都会对课程展开的过程产生影响,有些甚至是不可预期的。相应的,教师的指导也应随具体情况、随个体变化而变化。其次,对于课程的成果部分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去判定好与坏,因此教师还要非常注意评价机制的科学设定,要让学生更加注重过程的参与以及在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思考,而不是像填鸭式教学那样为了求得最后的结果去死记硬背。教师的过程干预、有效监督和及时讲评不仅可以保证此研究性、实验性的学习过程顺利完成,而且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至关重要。除此以外,如何有效利用课堂与课下时间,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真正主动参与进来,而不是随波逐流,也是教师需要提前考虑和周详策划的,体现了教学的策略性。

以下是笔者教授的《平面广告设计》一课的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

课程名称:《平面广告设计》

开课年级:大三

作业方法:小组作业

教学目标:掌握平面广告设计的基本技巧与流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设计、研究设计、思考设计。

课时安排:3课时/周,共计18周。其中理论学时: 4周 *3学时/周=12学时;实验学时: 10周*3学时/周=30学时;修改与点评:4周*3学时/周=12学时;实验学时的课程设计方案(10周*3学时/周=30学时):

阶段一:调研问题 学时:2周*3学时/周=6学时

1.按小组方式将学生组织起来,通过小组讨论确定广告品牌对象。

2.小组成员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主要从市场环境、广告产品、广告主企业经营情况、市场竞争对手、目标消费者认知等方面进行资料收集。

此阶段整合的课程有《广告学概论》、《市场调查与分析》等。

此步骤看似与设计无关,但它的认真实施有利于解决学生广告作品中的假、大、空,所言无物现象,是创意方向的现实基础,使创意有据可依。

阶段二:发现问题(主要针对调研资料) 学时:2周*3学时/周=6学时

1.整理、研究、分析客户资料与调研数据,确定品牌对象的广告定位,找寻广告设计的USP。

2.小组同学运用各种创意方法如头脑风暴法、搜索能表述品牌USP的创意DNA。

3.小组成员继续对创意关联词进行梳理和逻辑分析,直到圈定出与品牌关联度最高,能够准确表达品牌USP的创意关键词。

此阶段整合的课程有《广告创意》、《广告文案》、《广告策划》等。

阶段三:分析问题(主要针对图形创意)学时:3周*3学时/周=9学时

1.对上一阶段圈定的创意关键词进行广告图形创意,并画出草图方案,完成从理念到图形的视觉转化过程。

2.多方向地激发和推演草图创意方案,从执行角度深入探讨其可行性,最终确定出几个可执行的图形创意初稿。

3.小组成员共同评价初稿并修改完善。

此阶段整合的课程有《三大构成》、《图形设计》、《广告文案》、《字体设计》、《版面设计》、《广告创意与表现》等。

阶段四:解决问题学时:3周*3学时/周=9学时

1.创意执行。可借助手绘、摄影、图片库、电脑软件技术等手段,将上一阶段中确定的图形创意初稿付诸实现。

2.撰写广告文案,设计广告字体,完善广告创意表现效果。

3.构图、排版,形成一张或一系列完整的广告作品。

此阶段整合的课程有《广告摄影》、《设计软件基础》、《数码暗房》、《电脑图文设计》、《字体与版式设计》等。

此课程模式按照调研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广告作品虽然是最终的结果呈现形式,但在得出这个结果的过程中多门课程的内容得到了有效地整合和创新使用,避免了广告设计作品单纯注重画面的艺术表现性,缺乏市场针对性与实用性的弊端。同时,学生在亲身参与过程中,为了完成每个阶段的既定目标,会主动调用不同课程的知识,在小组讨论等开放性的、研究型的氛围中完成课程的学习,实现通过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锻炼提高学生的研究、实验与创新能力。

为了测评学习效果,课程结束后对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参与课程的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借助EXCEL软件对61份有效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问卷共13道问题,涉及课程设计,教师作用,课程效果,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调查。结果如下:

关于课程设计(如图1、图2):

结果分析:

(1)学生认为本课程的内容设置较合理,实验教学时数数量适宜,考试形式比较好,是对本课程从内容到形式上的整体肯定,但仍有继续充实、完善的空间和潜力。

(2)“与本实验课程有帮助、关联度较强的其他课程”一题是对课程整合效果的调查,其结果将直接反映被整合的课程门类、数量及效果。根据统计结果,备选的十二门课程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其中六门课程的选择率达到40%以上,分别为《广告软件基础》(78.7%)、《广告策划》(63.9%)、《广告创意》(59%)、《广告版式设计》(57.4%)、《广告字体设计》(54.1%)、《广告文案写作》(42.6%)。由此,我们判断此实验课程实现了整合不同课程知识的目标,锻炼了学生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对知识的融合程度要求”一题旨在调研课程整合的难度设置是否适宜。有超过半数的同学认为难度较高。这个结果一方面表明学生综合调用不同课程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实验课程的弹性较大,构建“知识共同体”的目标在实际的教学环节设计上有一定难度。如何更好地实现整合效果,有待深入思考。

关于教师作用:

结果分析:

由图3、图4可见,学生认为教师在实验课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启发引导作用,改观了教师控制课堂,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传统教与学的关系。这也正是研究型实验课堂的特色所在。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自主性才能得以体现,独立思考与研究的能力才能得到锻炼与提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关于课程效果(如图5、6、7、8):

结果分析:

根据统计数据,有33位(54.1%)同学认为本实验课程能够体现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有25位(41%)同学认为效果一般。

在培养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认为很好的有6位同学(9.8%),比较好的40位(65.6%),效果一般的13位(21.3%)。

在锻炼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30位同学(49.2%)认为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5位同学(41%)认为效果一般。除上述重点考察的能力外,学生的其他诸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据统计,最突出的是团结协作能力(78.7%),设计实践能力(57.4%),思维能力(50.8%)和组织动手能力(45.9%)。在给这门课打分时,打5分(非常满意)的同学21位(34.4%),打4分(满意)的同学28位(45.9%),3分(一般)的同学12位(19.7%),满意度达到80.3%。调查结果表明,本课程的教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着重培养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课程的研究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得到广大参与课程同学的好评。需要指出的是,本调研数据的调研对象在广度上有待增加。

综上,基于课程整合的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充分契合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怀疑精神、批判意识以及分析研究能力、动手能力等均具有独特价值。

注释:

①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Z].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1.

②吴屹.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研究——以中国美术学院实验教学改革为例[D].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2.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编.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桂宇晖.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