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从珍妮·托玛斯(Jenny Thomas)“跨文化语用失误”一文发表以来,中外学者开展了如火如荼的语用失误研究,然而众多研究中有一点为众多学者所忽视,那就是由于英语语调的误用而导致的语用失误。文章从语用失误的概念谈起,结合语调的构成、类型、功能分析实际案例,得出由于错误的使用英语语调而导致的交际失败应该归类为语用语言失误的结论。

【关键词】语用失误 语调 语调功能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如何能在跨文化沟通中得体地使用英语与外国合作伙伴成功的交流一直是英语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跨文化语用失误。这一领域早已引起学者的高度重视。自从珍妮·托玛斯(Jenny Thomas)“跨文化语用失误”(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一文“为分析语用失误和文化迁移建立起了理论框架,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使这一领域的研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1]。然而,在如火如荼的语用失误的研究热潮中却有一点为众多学者所忽视。那就是由于语调的误用而导致的交际失败而造成的语用失误。本文拟从语调的结构和功能入手探讨错误的语调所造成的语用失误的性质和类型。

语用失误的界定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一方对另一方的语言或文化掌握得不够精准而不自觉地将母语的语言形式或说话方式应用在语言交际中,都可能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根据Jenny Tomas(1983)的研究,语用失误可以划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指对语言语境把握不当导致的语用失误”[2];也就是说因为对目的语掌握得不够纯熟而出现措辞,语法等方面的错误。“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谈话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3]。换句话说,社交语用失误是在措辞、语法都正确的情况下,因为不了解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言不达意,最终导致交际失败的情况。

虽然研究语用失误以及国际交流中的语用失误的学者很多,但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探讨跨文化交际失误或语际语用失误的原因——文化差异以及它的具体表现,比如两种文化中称呼的差异、举止行为的差异、对社交因素(如谈话时空位置)的理解差异等[4]。本文拟从语调的结构和功能,结合使用语调时所犯错误来探讨语调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的语用失误问题。

语调的定义和功能

罗杰·金登曾说过:“语音是语言的外壳/载体,而语调则是语言的灵魂。”[5]韦尔斯的描述更加形象“怎样让母亲的声音像母亲?情侣的声音像情侣·律师的声音像律师?部分原因是他们都有特定的语调”[6]。

英语语调是指“英语口语的音高变化模式”[7]。英国传统是将英语语调的结构分为四个部分:调冠,调头,调体,调核。例如在以下这个句子当中,

John's going to London.

调头 调体 调核

John是调头,即调群中第一个重读音节;调头之前没有音节,因此没有调冠。调头与调核之间的音节为调体;London是调核。调核是语调群中最重要的部分,它通常落在语调群的最后一个重读音节上,带有一个变化的声调。但是,在对话中,调核的位置并不固定。严格的说,调核可以落在调群中任何一个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音节上。当调核落在语调群的最后一个音节上时(如London),这样的调核位置是无标记调核,即不强调某一特殊的信息,这里的意思就是“约翰要去伦敦”,不强调句中任何一个部分。而非常规的调核位置则被称为有标记调核,比如重音落在John上,那这句话就强调“是约翰要去伦敦”,强调“约翰”这一信息。

影响意思表达的不仅仅是调核的位置,还有语调。例如,在这两个句子中, “You are a teacher?↗” “You are a teacher.↘”升调表示疑问,降调表示肯定。而这在汉语中则完全不同: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tone language),尽管汉语句子也有语调,但由于每个字都有固定的声调,语调的改变就必然受到相当大的限制,因此汉语的语调实际上是在字调上加上语调 [8],而要表达不同态度多半要借助语气助词“吗”、 “了”等,例如:“你是老师吗?”和“你是老师。”的区别只在最后的“吗”上,而其他词的语调是不变的。虽然英语调核有两种基本调型 :降调(包括低降、高降、升降)或升调(包括低升、高升、降升),但是这两种调型又可细分为降调、升降调、降升调、升调和平调。降调用于陈述句一般表示完结,肯定,分隔,并常用于句尾的音调群。低降表示不很感兴趣,非兴奋状态,而高降表示比较感兴趣、比较兴奋,比较有关联的。升降调除了表完结、肯定、分隔外,还表示钦佩或质疑。对同一句话赋予不同的声调时, 可以传达说话者截然不同的态度。

例如:

a. That's ↘OK. ( 高降调 一般附和, 表现较为热情)

b. That's ↘OK. (低降调 较随意的附和, 语气较为生硬)

d. That's ↘↗OK. (降升调 表现出如释重负的心态)

c. That's ↗OK. (升调 热情地赞同, 表现出高兴、很受鼓舞的样子)

e. That's ↗↘OK.(升降调 略带有不高兴的语气)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同一句话,不同的语调所传达的感情完全不同,可以是积极的、热情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敷衍的,不悦的。因此,如果英语学习者在不了解每一个调型的功能的情况下盲目地模仿,很有可能错误地使用语调,因而造成语用失误而导致交际的失败。

语调的误用造成的语用失误分析

1.错误的调核位置造成的语用失误

语言学家Randolph Quirk夸克指出: 在口语中, 一个语调单位就代表着一个信息单位, 而每个语调单位都有一个信息中心, 它就是该语调单位的调核( nucleus) 之所在。说话人在交际时就是利用调核来揭示出所要传递的最重要的信息, 即信息中心, 调核的位置也就是信息中心的位置。

以下是一个因为语调的调核放在了错误的位置上而导致的语用失误的例子。

如: 一位外国留学生(S) 在美国一所大学的图书馆里办理借阅卡。当他接过正在忙碌着的图书管理员(L) 递过来的表格时, 发现拿错了, 于是就发生了下面的对话:

S: Excuse ME. You have GIVEN me the WRONG form.

L: Sorry, I gave you what you ASKED for.

(有点恼火, 并向排队的其他人流露出求助的神情)

S: No. It is the WRON form.

L: OK. There's no need to be rude.

在这个例子中“You have given me the wrong form.”的正常的说法应该是“You have GIVEN me the wrong FORM.”也就是说调核应该落在语调群的最后一个音节上,即应该落在FORM上。这样是无标记调核,只是对事实的陈述,说话人对句子中的信息不作特殊的强调。

但是当这位留学生错误地将重读落在“wrong”上,“wrong”被看作是最重要的信息,而且这时调核也成为有标记调核,承载特殊的强调,即强调管理员“错了”,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现象的描述,而是一个直截了当的指责。经管理员否定后,留学生又重申了自己的观点,可以想象他肯定用了更大的音量和同样的语调模式,“wrong”仍然是重读的,那这时在管理员听来已经是声色俱厉了的指责了。

很明显,这位留学生并非无礼粗鲁,他只不过是因为不知道如何使用正确的语调,他并不知道应该重读哪个词,只是习惯性地重读了他认为是新信息的词,而完全不知道这样会给人以粗鲁无礼的感觉。而管理员作为本族语者,对于非母语使用者,他可以宽容发音上的错误,但却不会宽容在语调上所犯的错误。 这大概是因为英语为母语的人们没有意识到使用语调是会发生错误的。[6]这真正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语用失误就此造成,交际也因此失败。

语用失误的界定是以说话人为参照点的( speaker-oriented),不考虑听话人的理解能力和过程,尽管失误的最终判定取决于所使用的语言对听话人产生的效果(perlocutionary act) 如何。所以,交际成功与否就是所使用语言的实际交际价值(communicative value ,以A 表示) 和说话人意欲表达的含义(intended meaning ,以B 表示) 等同与否。若用C 表示说话人非意欲表达的含义(unintended meaning) ,那么语用失误的情形就是A = B + C 或A = C。也有人称misunderstanding(listener-oriented) 或miscommunication , 但不是non-communication[2]。

这里留学生的话语的实际交际价值明显和他意欲表达的含义不同,并且造成了交际的失败,是典型的语用失误。虽然在这一概念里没有包括由于语调的错误使用而导致的错误,但从这个例子中可以明显看出这个留学生是因为欠缺目的语的语调知识以及不能够正确使用语调而导致的交际失败,因此这样的语用失误应该归类为语用语言失误。“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谈话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3]。也就是说不是因为语言使用的错误而造成的语用失误。虽然在上例中这样的重读模式是存在的,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语言错误,但它的使用者并不了解在何种情况下应该使用这一结构,因此,虽然语言形式正确,但使用情景却是错误的。所以,类似这样的语调造成的语用失误应该归类为语用语言失误而不能算作是社交语用失误。

2.使用错误的调型造成的语用失误

语调中错误的重音或调核位置会导致语用失误,英语的语调调型系统则更为复杂,区别很细微,而每一个细微的区别都直接影响说话者的态度,从而影响交际的进程。比如升调的使用可以使命令转化为建议,使话语听起来更柔和,给人留下彬彬有礼,谦虚低调的印象 。而降调的使用则给人一种确定的、坚决的态度。

例如,琼斯曾区别过命令式“Come on.”的两种语调所表达的不同态度。他说如果用降调“Come on↘.”那一般是叫狗过来的说法,当它用升调“Come on↗.”时才更适合于人。事实上,即便是在同级或同辈当中,“Come on↘.” 用降调表示一种强烈的要求,比如,队长对队员的要求等。如果想要表达邀请应该用升调,“Come on↗.”因此可以想象如果对师长、上级或商务伙伴用降调则明显违背了礼貌原则,会让对方感觉被胁迫,或不舒服,会造成语用失误。Wells(2006) 也区别过“Excuse me.”用不同的语调会产生的不同效果。他说在借过时应该“Excuse me↗.”应该用降升调才礼貌,如果用降调“Excuse me↘.”就好像是在下达一个必须遵守的命令[6]。

同样,在建议和要求中,如果使用升调听起来比较礼貌和友好。韦尔斯就认为特殊疑问句用升调使话语的效果“更文雅”,显得友好,带有鼓励的意味,这就与“公事公办”的降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把这种语调含义称为“鼓励的升调”[6]。比如,“Have a holiday↗,Mrs Bloggs.” 如果用升调,这句话就是一个建议,可能是体恤Mrs Bloggs的辛苦而给她放假,没有强迫的意味,只是一个令人感到温暖的建议。反之,如果使用降调,“Have a holiday↘,Mrs Bloggs.”那就不是建议,而是命令,听起来有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感觉。表达要求的语调也同样,表达要求可以用降调,例如“Please phone my office after five days↘,Mrs Phillips.”这样的要求感觉非常公事公办,生硬刻板,不可接近。但如果用升调“Please phone my office after five days↗,Mrs Phillips.”则听起来更礼貌、委婉,让人易于接受。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由于调型知识的欠缺,对不同调型所表达的意思的理解不够清楚,说话者通过某一调型意欲表达的含义(intended meaning ,以B 表示)和所用调型的实际交际价值(communicative value ,以A 表示)并不等同,即A≠B,因此这样由于错误地使用了语调而造成的交际失误是典型的语用失误。这样的语用失误不属于“因不了解或忽视谈话双方的社会, 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3],而是学生对语调不同调型所表达的含义没有准确掌握所造成的。因此,属于“对语言语境把握不当导致的语用失误”[2],应该归类为语用语言失误。

综上所述,语调对交际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调中的每个成分,每种调型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同样的表达方式用不同的语调可以表示不同的感情色彩和不同的态度。而英语学习者因为没有透彻地掌握语调知识或者缺乏有效的练习导致了在交际时既不能利用语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态度情感,也不能领会对方用不同的语调所表达的思想态度,那这样就会导致交际失败,是典型的由于对语言语境把握不当而造成的语用语言失误。

参考文献:

[1]戴炜栋,张红玲.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以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J].外语界,2000 (2):2-8.

[2]张巨文.语用失误与外语教学[J].郑州大学学报,2000(7): 125-128.

[3]何自然.语用学和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孙亚,戴凌.语用失误研究在中国[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3): 19-21.

[5]Kingdon, R. The Groundwork of English Intonation [M].London: Longman,1958.

[6]Wells, J.C. English Intonation: An Introduction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7]Ocoonor, J.D.& G. F. Arnold. Intonation of Colloquial English (2nd Edition) [M].Londong: Longman,1973.

[8]桂灿昆.汉英两个语音系统的主要特点比较[A].李瑞华.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