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教育的发展,顺应了美国经济社会对教育的迫切要求,也影响到欧洲及世界一些国家,至今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杜威 实用主义 教育 实践 理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杜威在密执安大学任教时对中小学教育颇感兴趣,后来,他尝试将芝加哥大学和中小学教育紧密地联系起来,成立了教育系,并兼任教育系主任。值得注意的是,在教育系成立的同时,作为教育系实验学校的大学初等学校也宣告成立,并于1896年1月正式开学。这所学校后来被命名为实验学校,并在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所学校完全是实验性质的,也是为检验杜威的教育思想而开办的,杜威在教育俱乐部上做的演讲中这样说道:“学校的基本构想是一个实验室。它有两个主要目的:①展示、检验、证实和评价教育思想上的观点和原则;②以特定的标准对实施和原则进行总结。”这段话出自《大学记事》,它把杜威创办这所实验小学的目的和盘托出。按照威廉·博伊德和埃德蒙·金在《杜威和他的实验学校》里的说法,实验学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①如何把学校与家庭及其周围的生活更紧密地联系起来?②如何采用对儿童有价值、真正有意义的历史、自然科学和艺术方面的教材?③如何把阅读、写作、算术这些正规科目的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经验以及今后的职业结合起来,并如何使之与别的知识性学科联系起来,使教学富有趣味?④如何充分注意个别人的能力和需要?

1910年,杜威的《我们怎样思维》问世,提出思维旨在解决问题,也是心智能力的表现,充分地表达了他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并把这一思想在教育实践予以印证。他认为认识过程是一个从怀疑到信念的探索过程,这一过程可划分为五个步骤,简而言之,就是:①疑难的情境或者成为问题境况;②疑难的所在和定义(这①—②合称为疑难阶段);③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④对这些假设进行推断(这③—④合称为假设阶段,这是整个探索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人们之所以提出各种思想、理论学说在它们被证实之前都是作为应用的假设,都具有试探性,都属于这一阶段);⑤验证或修改假设,看它是否与实际发生的情况相符合,即看它们对排除疑难是否有效、有用。

在《经验与自然》中,杜威提出的实用主义自然论,通过系统的哲学形式呈现出来。1934年出版的《艺术即经验》,这是他探究艺术美的几次讲演汇编而成的书,书中将艺术创作活动与美的鉴赏两者统一起来,使艺术从文明的美容院变成文明本身,满怀信心地相信艺术会繁盛,认为“艺术的繁盛是文化性质的是后尺度”,艺术将与道德结合,而家与想象力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实用主义是美国本土产生的一个哲学流派,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实用主义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实际效果当作最高目的,对此,詹姆士言简意赅地概括为:“有用就是真理。”杜威在此基础上发展完善了实用主义,所以,有人又称杜威的实用主义为“工具主义”。杜威否定思想理论等是客观对象的反映,认为它们不具有客观真理的意义,而只能作为有用的假设,他强调,思想、概念、理论等不过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设计的工具而已,只要它们对实现目的有用或对有机体适应环境有用就是真理,它们并无真假之分,只有有效和无效、适当或不适当、经济或浪费之别。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杜威作为实用主义哲学家,最大的成就在于他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顺应了当代美国社会从农业国走向工业国、从农村走向城市化的发展时期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改革要求,设计出了一个全新的合理的区别于传统的学校教育规划(包括从学校的生活方式以及培养目标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历史使命,也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受到美国社会普遍承认的根本原因,所以,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指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同工业主义和集体企业的时代是协调的”。教育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必然要求学校教育进行改革,而学校教育的改革又必然是促进社会政治和经济改革的强大动力。

在杜威的视野里,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已经退化到了明显阻碍现代教育发展的对立面,被冠之以“传统教育”而受到清算。在清算这些“传统教育”的陈规陋习过程中,杜威大力倡导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试图为美国学校教育清扫出一条符合现代社会对学校教育要求的新路来,通过他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努力,终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杰出成就。特别是他1916年出版的经典名著《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学校教育的改革,而跻身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及卢梭的《爱弥儿》并列为对人类社会教育有绝大影响的三部里程碑著作中,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创立新的学派或者提出新的理论思想,必须要有自己鲜明的理论主张和思想体系,还要有坚实的学术基础。那么,依据这一要求,来衡量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概括起来,其主要特征是:①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②是对“传统教育”思想进行批判性的论述;③强调教育实验的重要性;④具有美国特色的教育思想;⑤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实验主义的理论支撑下,杜威无论是在教育理论还是在教育实验中,他都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标榜自己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

1.坚持实用主义经验论。“经验”是杜威哲学中一个核心概念,也是他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杜威认为,存在即被经验,精神与物质两者属于同一个东西。没有真正意义的经验,也就没有学习,这就是“从经验中学习”。他坚持实验主义经验论,在《经验与学习》中对教育这样认识和表述:“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晚年的时候,他把自己的实验主义教育思想概括为一句话:“教育是以经验为内容,通过经验,为了经验的目的。”

2.“教育即生活”与“学校即社会”。在《我的教育信条》里,杜威指出:“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的。它们是平列并重的,哪个也不能偏废;否则,不良的后果将随着而来。”

①“教育即生活。”杜威强调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见《杜威教育论著选》)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教育即生活。他把生物上的一个概念“生长”搬移到教育上来,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见《杜威教育论著选》)这里的“生长”就是指儿童本能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不仅包括身体方面,而且也包括智力和道德方面。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组织保证儿童继续生长的各种力量,使教育得以继续进行。

②“学校即社会。”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所以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3.“从做中学。”杜威批判传统教育,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认为:在传统学校的教室里,一切都是有利于“静听”的,儿童很少有活动的机会和地方,这样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因此,在学校里,教学过程应该是“做”的过程,教学应该从儿童的现在生活经验出发,儿童应该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杜威论述道:“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应该认识到,自然的发展进程总是包含着从做中学的那些情景开始”。从“做中学”实际上就是从“活动中学”。

4.课程与教材。杜威认为,学校的“课程计划必须考虑到能适应现在的社会生活需要”,教材的“迫切的问题是要在儿童当前的直接经验中寻找一些东西,它们是在以后的年代里发展成为比较详尽、专门而有组织的知识根基”(见《杜威教育论著选》)由于知识在不断发生变化,不再是凝固不变的,因此,课程教材也要发生变化。在儿童与课程教材的关系上,杜威认为,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以儿童为出发点来考虑课程与教材。

5.思维与教学。杜威强调思维五步法,这一点,前边已经说过了,此处不再论述了。

6.儿童与教师。杜威是在批判传统教育忽视儿童的做法,强调传统学校的“重心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在其他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获得之中”。(见《杜威教育论著选》)所以,他指出,学校生活应以儿童为中心,一切必要的教育措施应该为了促使儿童的生长。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方法以及一切教育活动,都应该服从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的需要。杜威形象地说:“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是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见《杜威教育论著选》)当然,以儿童为中心,并不是说教师应该采取对儿童放任的态度,因为这样做就是“年长的人决定让儿童任凭偶然的接触和刺激摆布,放弃他们的指导责任。”(见《杜威教育论著选》)杜威认为,儿童与教师双方都是平等者和学习者而参与的,教师有责任对儿童起着作用的影响,给予儿童必要的指导,儿童更多而不是更少地受到教师的指导。

7.教育无目的论。在杜威的心中,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的。在民主的社会中就不同了,应当奉行无目的论。美国著名哲学家胡克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这样评价杜威:“在美国思想走向成熟的年代,杜威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无人可以比拟。几乎美国思想的每一个领域他都作出过贡献,美国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他都进行过阐释。他的影响遍及学校、法院、实验室、劳工运动以及国家政治生活等方面。”(见郑国玉《民主思想家:杜威》导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美国社会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和社会发展趋势,批判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注意对教育史上各种教育理论进行批判性论述,强调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积极致力于现代教育的探索,不但体现出了批判精神而且还体现出了创新精神,他的教育思想至今还有再研究的重要价值,对当代社会的教育理论构建和学校教育建设仍然具有丰富而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