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是孔子,“庶、富、教”就是他提出的,其次他还提出了“有教无类”、“为政教民”、“启发诱导”的思想,最终实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两千多年以来,他丰富精湛的思想就一直影响着我国的教育。文章主要从教学观、学习观、发展观、个体差异观、德育观及教师观这六个方面出发,分析并比较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孔子 教育思想 现代教育心理学 比较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分支下的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可是在我国历经千年的教育哲学思想中就孕育了较为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从 20 世纪80 年代至今,通过整理有代表性的教育心理学方面的教科书我们不难发现,现代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离不开:个体差异、品德心理、发展心理、教学心理、教师心理、学习心理、教学评价与测量。孔子的教育思想同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大体相同,大致可以分为教学观、学习观、发展观、个体差异观、德育观及教师观几大模块。

孔子的教学观

孔子教学的基本原则是“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教学下的基本主张。在此主张下,能够延伸到学生在地域、出身、地位、智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不会阻碍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力,从而达到“学在四夷”的目的。此观点,是孔子对教育平等思想与民主的初步体验。

在孔子丰富的教学经验下,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了教育教学的方法及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代教育。例如在阐述思考及学习的关联时,表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及到“学、思、行”的重要性,发扬“学而时习之”和“学以致用”的观念,这也是现代教育心理学中对于认知规律的陈述。“时”在“时习之”中的理解应为一定情况下的某一合适时期,不能理解为日日夜夜、无时无刻。

世上最先提倡启发式教育教学的是孔子,他表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同时,他也是世上最早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征来实施教学的教育家,因材施教的案例在《论语》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因此,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是孔子教育思想下的核心内容。

孔子的学习观

孔子提倡“学而知之”,明确指出后天的培养很重要。即使孔子没有明确划分学习的阶段,若我们把《中庸》和《论语》的阐述结合起来,就能够将“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当作是孔子对学习阶段的规划。通常,现代教育心理学会将学习过程划分为应用、理解、动机、巩固、感知等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同孔子的学习阶段论基本一致。与“立志”相对的是学习的“动机”,与“慎思、审问、明辨、博学”相对的是“理解和感知”,与“时习”相对的知识技能是“巩固”,并含有深入理解的意思,与“笃行”相对的是“应用”。

在教学实践中孔子表明“士”必须具备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并用心去追求“道”,同时要激励学生“各言尔志”,还提出“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一些与学习相关的理念,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都同这些理念较为相近。在教学实践中孔子就体会到了意志、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表明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此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仍有深远影响。

孔子的发展观

孔子的教育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差异观、性习论、发展观和学知论。孔子既表明了人的心理发展因素,也表明了终生发展的规律,认识到人的心理发展具备阶段性和连续性,进而指出心理发展阶段和年龄特征理论,也就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

孔子表明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性习观。“性”阐述了人的一些先天因素,“习”指人的后天培养,体现在社会环境及教育下。孔子不仅洞察到人的自然本性,而且还洞察到人的社会属性;也就是说先天因素在人性发展中起着一定作用,而最关键的是后天因素,即环境及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要原因。在通常情况下,人的先天素质没有什么区别,导致个体发展存在差异的因素是个人主观的努力程度以及后天环境和教育的方式及方法。

孔子的个体差异观

通常,现代教育心理学会从认知差异、人格差异、智力差异及性别差异等方面来评估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孔子在多年的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了系统性的论述和评估。从智力水平的角度出发,孔子将学生划分为“中人”、“下愚”和“上智”三种类型,“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依靠《论语》叙述,孔子对其学生的个性特征十分了解,他认为:“由也果(果敢)”“赐也达(通达事理)”“求也艺(多才多艺)”,“师也过,商也不及”“求也退(退缩),由也兼人(好勇过人)”,因此孔子早就人识到了个体的差异性,同时在教学中就会遵循其差异特征采用个性化的施教措施,从而达到长善救失的效果。

孔子的德育观

品德发展与社会规范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至今为止,对于品德发展心理构造还没有形成大体一致的结论。然而常见的品德发展理论有“三位一体说”中的道德行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以及道德“四要素说”中的意、情、知、行。由此可见,孔子是最先提出发展思想以及品德结构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将道德品质划分为道德行为、道德认识、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四种部分,并将这一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即道德实践阶段、道德认识阶段、道德意志阶段和道德情感阶段。

在探讨《论语》时,孔子德育观就涵盖了两方面内容,即“仁”和“礼”。“仁者,爱人”中的“仁”是对他人价值及生命的关心和爱护,体现的是道德的内在情感;“礼”则是社会的一种规范性的行为,体现的是道德的外在行为。站在“仁”的角度,主要提倡人们“爱人”的情感,一直围绕着以身作则的思路,引导人们从内心的体悟到道德的本质,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是透过内心来维持的一条蕴含着道德及修养路线,即道德情感和道德认识。从“礼”的角度,表明人需要接受外在社会行为规范的制约,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己复礼为仁”等。在此道德修养路线中阐释的是意志和道德行为。同时,孔子还提出了修身育德的方法,即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力行:“力行近乎仁”“言必信,行必果”——中庸:“过犹不及”——内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改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的教师观

孔子是举世闻名的教育家,对教师的职业素质孔子有着独到而卓越的见解。他认为,教师要尤其注重自身的学习内涵,要见多识广,拥有较高的品德,这是教育学生的基本和前提。孔子一生都很喜欢学习,甚至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境界。他提倡教师必须树立“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把教育教学作为自身的乐趣。中国教育史上的教师典范也是孔子,他指出的以身作则、学而不厌、教学相长、诲人不倦、温故知新、爱护学生等学习的方法,既是他自身长期以来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他对教育界提出的要求。在此要求下,此素质标准已经是教师职业素质的核心。

综上所述,通过比较与分析孔子的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心理学,引导我们要建立起对国家传统文化的认同及意识。直到现在,我国对杰出的思想修养和传统文化的继承还不太重视。因此,我们要尽可能的去“还历史以本来的面目”,不仅要从国外汲取到一些先进科研成果,而且要稳固好国家的教育及传统文化,从而使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能够越来越圆满。

参考文献:

[1]宋文香,孙友德.孔子的教育心理思想与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之比较[J].科技资讯,2011(30).

[2]秦晓春.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教学的启示[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3]司月秀.孔子素质教育思想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0.

[4]邱士伟.孔子教育思想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作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作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