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发布2013年院士增选结果,共104位新院士当选,其中47位来自高校。中国工程院2013年增选51位院士,其中21人来自高校,高校新增院士占本次增选院士总数的41.2%;中国科学院2013年增选53位院士,26位来自高校,高校新增院士约占本次增选院士总数的49%。高校科研创新成为中国科技研究创新的主阵地。

在此次新增选的两院院士中,来自高校的占了总数的四成以上,高校院士不仅数量多,而且年龄普遍较年轻。中国科学院新增选的院士名单显示,来自高校的26位新增院士中,50岁及以下的有10位,51岁到60岁之间的有12位,最年轻的是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女科学家谢毅,她从事无机化学研究,今年仅45岁。来自高校的21位中国工程院新增选院士中,有4位还不到50岁,60岁及以下的有16位,年龄最小的为48岁的北航副校长张广军。

在新增选的两院院士中,除了部分综合性大学的科研人员外,也有不少具有行业特色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入选,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均有一位或多位新增选院士。地方高校的高校科研工作者入选两院院士,也成为一大亮点。如石家庄铁道大学、大连工业大学,两所学校的官方网站均已在首页头条的位置播报新增选院士的消息。

中国工程院今年增选的当选院士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7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7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4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7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6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5人,农业学部4人,医药卫生学部7人,工程管理学部4人。而中国科学院新增选的当选院士中,数学物理学部9人,化学部9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9人,地学部10人,信息技术科学部7人,技术科学部9人。

从此次新增选的两院院士所在学科领域来看,大多为“高”“尖”“新”领域,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领域。此前最受媒体关注的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成功当选今年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学部院士。施一公是中国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他今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成为美国双院外籍院士。今年9月,施一公还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奖励他运用X—射线晶体学手段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这是该奖设立35年来首次颁给中国科学家。

高校本土培养的院士也颇引人注目,中国工程院公布的增选院士名单中,大连工业大学教授朱蓓薇增选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实现了该校学校本土培养院士的重大突破。朱蓓薇自1982年留校至今,一直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进行农、水产品精深加工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获得国际国内授权发明专利40多项,多项成果在辽宁、山东、福建等地实现了产业化,为多个国家、省级驰名商标和知名品牌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取得直接经济效益超过50亿元。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复旦大学教授陈恕行,1965年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陈恕行认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从事科学研究要立足比较大的问题,长期坚持研究。“不能为了发表论文而做研究,应立足于解决理论和实际的问题。”陈恕行前不久给博士生上课,还在和他们讨论超音速绕流方面的问题。他说:“不畏艰险,这是数学家应该具备的素质。攀登的过程也会收获无限乐趣。”

高校之所以有如此多的科研人员新增选两院院士,这与近年来我国对高校的重视和巨大投入密切相关。

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以世界一流为目标,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知名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打造了一些代表我国本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与能力的学术高地。2012年5月,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这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启动的第三项国家工程,针对新时期中国高校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的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

可以预见,高校仍将在我国未来的科研创新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此外,9名外籍科学家今年新当选为中科院外籍院士,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中国工程院今年选举产生了6名外籍院士。通过本次增选,中科院现有外籍院士总人数为72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总数增至45人。

据了解,两院院士增选每两年举行一次。经过此次增选,目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总人数为750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807人。

陕西新增4名“两院”院士

本次陕西新增选的院士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郝跃、空军工程大学李应红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蒋庄德、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欧阳晓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新增4位院士均为陕西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博士生导师。截至目前,陕西省拥有“两院”院士63人,主要分布在高校与科研院所,其中高校43人。(据《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