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诗”云:“外人都道北京好,北京人也有苦恼,教育资源不均衡,没钱别想上名校。”海淀重点小学30万,西城重点小学19万,东城重点小学16万……今年幼升小即将开始,一个隐蔽的群体蠢蠢欲动,他们就是“择校黄牛”,号称交钱就能上名校,要价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择校黄牛”承诺提供的服务五花八门,包括跨区择校、本区内跨片择校、异地户口办齐五证、学生信息采集撤更……不一而足。

教委回应:校长敢收钱就是找死

面对“黄牛”声称花钱就能上名校,一些区县教委坚决给予否认,称几十万一个名额纯属“黄牛”诈骗。

海淀区教委负责人坚决否认30万能上海淀重点小学的说法,“校长也不敢卖名额,而且今年更不会。今年这么严,没有条子生,绝对不可能卖名额。从党的纪律,从学校的发展来说,校长个人收这钱就是找死。”

对于活跃在暗处的“黄牛”,海淀区教委规劝家长不要上当受骗,“这些人就是利用家长上好学校的迫切心情和压力,从中赚一笔钱。今年海淀招生很严格,这个就是诈骗,哪能收30万干这事,现在也不让收费,义务教育都不让收费,校长收的话就是贪污,也不敢,这是违纪。让家长们举报吧!凡是收几十万的,直接向海淀区教委举报,或向公安局报案。”

西城区教委也表态,这样的中介行为与他们没有关系,但中介各种炒作手法他们确实没法管控,“明码标价卖学位的做法,我们不可能和他们合作这种事情。”

原因:全是教育不公平惹的祸

提起“黄牛”,我们并不陌生,最熟悉的莫过于那些倒卖火车票的“黄牛”。而“黄牛”能开发“新牛种”,在幼升小、小升初的择校中也能手眼通天、大展雄风,这倒让人有些吃惊。其实,义务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给“黄牛”包揽择校业务洞开了方便之门。可以讲,“黄牛”能掘金教育,全是不公平的教育惹的祸。

近些年来,包括北京在内的择校热似乎一直未能降温,一些名校成了“超级航母”,可以肆无忌惮地横冲直撞,致使择校大战硝烟弥漫。择校费再多,依然有家长愿意为孩子买单,正如一位家长说的那样,“在名校里哭泣花钱多,总比在普通学校里哭泣没去名校要幸福。”

堂堂的首都北京,择校费甚是可观:海淀重点小学30万,西城重点小学19万,东城重点小学16万……无怪乎有人形容,想上好学校得“三拼”:拼爹、拼钱、拼命。更有网友戏谑道:“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曾觉得上学应该很简单,我想我还是不习惯,为了择校而东跑西颠。曾经理想不为斗米折腰,却要东奔西走陪着笑脸,泡着坛子期待奇迹出现,在等待中祝福别人上岸。麻烦、麻烦、麻烦、麻烦……北京的名校高不可攀。”戏谑之词唱出家长们的几多无奈与心酸。

择校费从上世纪90年代出现以来就不断受到质疑。近年来,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家长及媒体对治理择校费的呼声很高,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也屡出治理择校费禁令,但治理效果一直很不佳。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乐此不疲地创办名校,不遗余力地打造自己的形象工程。均衡教育资源,政府责无旁贷,名校凭借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不断挑战社会公平,致使民怨沸腾。

有关专家认为,任何改革的目的都应是越改越清晰,越改问题越少。但一些城市的基础教育却“越改越模糊,越改寻租空间越大”。能否治愈择校乱象,考验的是政府决心。可以这么讲,如果地方政府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地装模作样,教育主管部门也违心地否认“择校黄牛”的存在,择校乱象永远不会消停,而且说不定行情还会看涨。

对策:须斩断利益链

此类“黄牛”本事不小,很有牛气,他们敢与家长签定协议——保证搞定,事成付款。尤为神奇的是,这些黄牛不仅能帮助孩子择校,还能帮助他们办理“五证”,采集和撤更信息。“黄牛”手眼通天,信心满满,言之凿凿,并不像造假行骗,反倒看出他们谙熟此道,有着稳定而成熟的关系网。否则,也不敢打这样的包票。

有需求才会有市场。虽然号称孩子们同在一个蓝天下,同在一条起跑线上,但是,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住所,对孩子有着不一样的安排——有的让孩子提前“抢跑”,有的拼钱拼命让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据载,北京一学区房每平米已经高达30万!即使这样,也挡不住名校崇拜下的狂热疯抢,如今,上名校更上演成明码标价的黑幕生意,不免让人惊愕。

苍蝇不盯无缝蛋,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孩子竞争环境的恶劣、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公、管理漏洞下的权力寻租,催生了“择校黄牛”,也让他们倍有牛气。作为寄生虫,他们的存在又加剧着“提钱抢跑”热的升温。孩子择校,“黄牛”帮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看似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但却损害了教育公平,滋生出新的腐败,败坏了社会风气。因为,学校已经禁收择校费,“黄牛”收取的高额费用就不会正常进入学校账户,只会被“黄牛”和择校环节中的有关权力者瓜分。

社会全面反腐,“择校黄牛”却能盛行于世,已是一个怪象。要避免“择校黄牛”存世,首先要堵死他们的生存和繁衍通道,最有效的办法是改变办学环境,力求资源均衡,实现无差别或小差别教育;此外,家长要改变“提钱抢跑”心态,转变教育方式,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对“择校黄牛”和参与其中的权力寻租者,必须按照教育局官员“敢收钱就是找死”的承诺,加大对择校生的调查摸排力度,发现权钱交易,严厉打击,绝不姑息,以还教育一片净土。

网言众议:

否认“择校黄牛”难否认“择校经济”

在我看来,那些被涉及的教育部门,还是不要急切地否认为好。且不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单从报道来看,就不像纯属诈骗——“黄牛”们要给家长提供合同文本和操作流程,很多技术细节能为家长排除被诈骗的风险;且买卖双方要开共管的“联名账户”,事成之后才付款。而经济诈骗往往是事前付款,然后玩起“人间蒸发”。笔者的切身感受是,“择校黄牛”极有可能存在,未必全是骗子,我女儿在两年前小升初时,我就同这类“高人”有过接触。

面对记者“有图有真相”的调查,教育部门的应有姿态是,拨开迷雾,全面探究事实真相,而不是急于下结论。比如循着“择校黄牛”在各类升学交流论坛里打出的中介广告,顺藤摸瓜,查出到底是哪些“黄牛”在兴风作浪,他背后到底有没有“潜伏”在学校里的“贵人”相助;更要检视招生制度有没有漏洞可钻,实际招生中到底有无违规现象。毕竟,“择校黄牛”公开做这种“生意”,狮子大张口地漫天要价,事关教育公平,也事关法纪。

即使有关教育部门否认得了“择校黄牛”,也否认不了客观存在的“择校经济”。近年来,由于义务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包括北京在内的择校热似乎一直未能降温,择校大战硝烟弥漫。这其间,既有很多家长忙于找熟人、托关系,希望能把孩子送进最好的学校;也有一批类似“择校中介”的人出现,靠着跟某些领导、校长甚至教师的关系弄指标,家长除了要交择校费外,还要交一笔不菲的人情费。

有人因此预测,继房地产中介之后,“择校中介”恐怕有可能成为未来几年大热大赚的行业。要我看,上述报道所披露的“择校黄牛”叫卖幼升小指标,最高31万元,恐怕是“择校中介”、“择校经济”行情看涨的升级版,它的明码标价,让“择校经济”变得更加凶猛。有关部门确实应该进行调查核实,把教育公平放到法治的天平上衡量,如发现违法违纪行为,应严肃查处、绝不姑息,以维护教育公平和主管部门形象。(何勇海)

谁是“择校黄牛”背后的缰绳?

对于这种“择校黄牛”,当地教育部门的说法是,教育部门没有搞这样的事情,请家长谨防上当。而有关部门也表示将会重点打击。其实,这种“择校黄牛”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要说他们不是教育部门安排的,我们倒是有充足的理由相信的。哪个教育部门也不会傻到公然让这些“黄牛”去叫卖上学的指标。

但是,对于教育部门来说,要想完全推卸掉责任的话,也是不现实的,即使教育部门没有参与,也并不代表教育部门没有责任。“择校黄牛”也仅仅是一头被别人牵着的牛,他们原本没有这样的本事,他们不是教育局的人,他们也不是学校的教师,他们更不是学校的校长,他们没有这样的权力。但是,他们没有这样的权力并不能说明他们是骗子,没有让别人上一所好学习的本事。

事实上,择校的事情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了,如果能不花钱可以上个好学校的话,谁会傻到花钱让孩子上学呢?除非是钱多烧的。而这些“择校黄牛”还真的有这样的能力,要不然的话,能有他们的市场吗?我想,在这些黄牛的鼻子上还是有一道道缰绳的,这些缰绳攥在谁的手里呢?

如果需要查处的话,我们希望的是,我们不能仅仅去查这些牛,还要顺着牛鼻子拽出后面的缰绳。

这个缰绳首先就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合理。前几天有媒体报道说,北京校园周边的学区房价格大涨,10平方米的房子卖到了100万,家长买了不是为了居住,而是要让孩子能符合就近入学的政策。这说明我们的教育资源是不公平的,有好学校有孬学校,有省重点有市重点。就连教学设备、教师资源也是天壤之别,在这种情况下,不公平的教育资源就是“黄牛”身上的缰绳。

而最为关键的还是,这些黄牛手里的上学指标是哪儿来的呢?这必然涉及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内外勾结。这些黄牛都是社会人,他们手中不拥有资源,也不拥有权力,说白了他们是依附于别人手里的权力进行利益获取的。正如车管所的黄牛需要找内部人办理车检是一样的道理。内鬼才是这个缰绳,这些“黄牛”就是别人的雇佣军,是那些能够搞到上学指标的人,是那些攥着上学指标的人,动了大家的奶酪。这损害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

看到一头头“择校黄牛”,我们就说他们很龌龊,岂不知,他们也就是一头别人牵在手里的牛,长长的缰绳背后会是谁呢?拽出来看看就是喽!(郭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