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调查走访发现部分民办幼儿园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不顾幼儿的年龄、身心和接受能力的实际状况,而采取小学化教育模式对幼儿施教,用幼儿的学习成绩来向家长和社会炫耀,以此来增强其吸引力和竞争力。这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在不同民办幼儿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蔓延着,给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极大危害。危害一: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

我们的家长缺乏幼儿教育的科学观,不能以幼儿为本,不能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只是一味地要求幼儿园给孩子教会写什么?写多少……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特点。试想:如果让孩子长时间以同一种姿势,集中注意力,大脑是不是很容易疲劳?时间久了会不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进而导致孩子表情呆滞、近视、驼背等不良症状的产生,严重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

危害二:扼杀幼儿游戏玩耍的天性导致心理畸形

幼儿期的孩子天性就是好动好玩,针对这一规律和特点,幼儿园教育就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乐趣,在玩耍中学习知识。而我们的家长宁愿超越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让幼儿过早地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试想:一个小孩成天想着自己要写会多少个拼音,算会多少道数学题,他还能像一个正常的小孩子一样开朗、乐观、积极地生活吗?一个原本可爱的孩子,经常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他会形成自强、自信、自尊的健全人格而茁壮成长吗?

面对一个身体不健康,心理畸形的孩子,我们的任何教育都成了纸上谈兵,而导致小学化教育在蔓延的原因也很是令人咋舌。

一、幼儿园利益的驱使是推动小学化蔓延的催化剂

部分民办幼儿园,特别是农村民办幼儿园,为迎合家长的意愿,在幼儿园就给该子上起了小学课本上的内容。许多家长,因自身素质较低,不懂学前教育应该给孩子教什么,只看孩子每天写会了什么,回家有没有作业,如果孩子学到的东西少,他们就会找幼儿园理论,甚至将孩子转到能给教更多知识的幼儿园。于是民办幼儿园为招揽生源一味满足家长不合理的要求,在利益的驱使下,忽视了《纲要》中:“幼儿园承担起开展幼儿园家庭教育咨询、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催化了幼儿园教育走上“小学化”的不归路。

二、家长急功近利的要求是助长小学化蔓延的芭蕉扇

有调查显示:有的家长以为早期教育就是让孩子尽早学习读、写、算。有9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与学习相提并论,认为学习的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于是,孩子们在一岁以内开始识字,三岁以内开始学外语、3~6岁的孩子85%以上参加各种培训班。家长的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和行为,成为助长有些幼儿园以读、写、算为幼儿主要活动内容火苗的芭蕉扇。纠正和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幼儿园要严格按照国家幼教法规施教,还需要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为此,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家长工作,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让整个社会走出小学化的教育误区,让幼儿的自然天性得到要好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解决小学化倾向,认识到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启蒙教育阶段,而不是成才教育。坚持扭转“小学化”的教育模式,不断引领教师、家长转变观念。园内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完全遵循“玩中学知识”的科学理念,手工制作、礼仪训练、角色表演等要能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在玩耍中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体验,在玩耍和游戏中掌握知识。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切实加强对幼儿教育宗旨的宣传,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和目的,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懂得成功的幼儿园并不在于向幼儿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自理能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现在,我每天都会收到老师或园长从QQ或微信上传来的园里组织的各类活动的图片,我衷心地希望孩子在幼儿园的身心都很健康,不管在哪个幼儿园都很快乐,走出学校都能适应社会发展。那样的话,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同行们该是多么惬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