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家、民族以及社会发展的正确见解和看法,依赖于对学生的历史教育和正确历史观的形成。科学的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至关重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必须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指出:“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激励者。” 但是日常的历史教学中还存在着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重教师而不重学生,重传授而不重探索,重知识而不重能力……压抑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推进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改革,作为一名一线的历史教师,本人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结合时代的要求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一、优化教学目标,走进新课改

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因素和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途径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在明确了学习目标之后,就有了一个主攻的方向,进而围绕目标带着问题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如教学《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I)[岳麓书社编著]第四单元第16课《中、日近代改革比较》时,可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方面:了解中、日近代改革的背景、动因、舆论、理论准备、内外部条件、领导力量、具体内容等方面等基本史实;提高学生分析和比较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概括中、日两国近代改革的异、同之处,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能体会改革者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坚强意志,认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总之,历史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目标,把那些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各项要求组成一个整体,做到在教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这样就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教育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全面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更新教学理念,适应新课改

1.在史实教育中注重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知识的分析。如《新航路的开辟》一节的教学,我对新航路的开辟和葡萄牙、西班牙走在海上探险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还补充介绍“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拓宽了学生视野。

2.化死记硬背为理解接受。比如在教授《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等选修史时,可以让学生将法国大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以及中国辛亥革命等史实作对比分析,找出他们的背景、参与阶级、领导阶级、革命的结果以及意义等各个方面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并探究其各自的原因,这样学生学到的就是比较系统的知识。由于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他们在记忆的过程中也就不知不觉地形成了历史知识,便于他们学习之后的运用。

3.从知识灌输到素质培养。例如教授中日甲午战争的时候,如果仅仅告诉学生们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只教授学生有关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事实,那么学生就只能达到一个浅层次的理解。若能结合19世纪末的中日关系和两国社会政治军事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并联系20世纪的抗日战争,就今天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的猖獗和中日两国之间在“钓鱼岛”等问题上的冲突进行系统的梳理,就可以使学生在宏观和微观,历史和现实等各个方面去把握中日甲午战争和中日关系,并使学生真正领会“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这样的教学就能保证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素质,提高了能力。

总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新课改的理论,吸取研究成果,渗入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强化课堂教学中实施课改的意识,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