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养,其核心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引擎,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学校教育评价的关键不仅在于评出最优,更要善于发现普通学生的闪光点,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掘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帮助学生从点到面的发展,实现人生的“增值”。

为了落实素质教育,改变学校以往在评价中存在的以成绩论英雄,为几棵大树而毁掉一片森林的弊端,我们在充分调研和分析校情、生情的基础上,在“评价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化、过程动态化”上潜心探索,创建了富有学校特色的“321”增值评价体系。

一、“321”增值评价的内涵与操作

“321”学生增值评价体系是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借鉴多元智能、梯次评价等相关理论,结合学校实际,运用赏识的眼光,发现、肯定学生身上的优点,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培植学生身上的亮点,是全面助推学生成长的一种全新评价体系。其中 “3”代表“班级三十最”,“2”代表“年级二十佳”,“1”代表“校园十佳”。三者的比例是3:2:1,故称为“321”评价体系。

我们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和《学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了“班级三十最、年级二十佳、校园十佳”的评选条件,重点考查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增值”能力。

“321”评价分三个环节:一是学生自荐。学生先根据学校所列的“三十最”评选项目进行自评,从中选报自认为个性发展最好的两项。在此基础上,还可在学校设列的30个项目之外,自我申报一个新的项目。凡自荐者,除了要在班级内进行申报演讲,接受同学的质询,还要在学校的草根论坛上,张贴、公示演讲材料,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二是家长推荐。对于入围的学生,学校采取家长写推荐信,或通过电话、信函、家访等形式,了解申报学生的实际表现。家长的参与大大丰富了学校教育的辐射面,形成了教育合力。家庭、学校向学生发出“一致”的“信号”,把育人的阵地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真正做到将学校的评选条件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三是学校评审。学校成立“321”评审委员会,由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政教干事和教务干事等人组成。学生“二十佳”的评选先由班级推荐,再由年级互评,最后由学校联评,并结合家长意见,最终确定“最佳”人选。“十佳学生”的评选要先进入“三十最”序列,再入围“年级二十佳”,然后才有资格参加“校园十佳”的评选。十佳候选人经过公示后才能成为最终人选。

二、“321”评价体系的鲜明视角

评价的对象具有全员性。据统计,每个年级有90%的学生在就读的前两年就获过奖;三年届满,100%的学生获过一次奖励,还有许多学生得到多次奖励。对入围“三十最”的学生,每学期制作统一奖牌,悬挂在班内醒目位置。对获得年级二十佳和校园十佳的学生,学校每学期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实践证明,“321”评价体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学校有尊严地学习,都能体会到成长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评价的内容具有全面性。相比而言,“321”评价体系克服了只表彰学业成绩优异的少数学生的弊端,更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涉及学生个性发展的多个层面,扩大了表彰面,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321”评价体系的项目有:心理最阳光的学生,诚信最佳的学生、最有爱心的学生、做事最认真的学生、最有责任感的学生、书写最工整的学生、最爱提问的学生、做公益最多的学生、最有才艺的学生、思维最敏捷的学生、最喜欢锻炼的学生、学习最用功的学生、成绩进步最大的学生等。

评价项目的设置具有动态性。“321”评选项目的设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每学期具体的情况,紧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适当调整评价项目和名称,以引领每个学生努力奋斗的方向,促进学生特长发展和个性张扬。

评价的程序具有民主性。凡学生自荐后,不能通过班级同学质询,或者是公示材料贴出后其他学生有异议者,学校就要在学生中进行调查,充分听取同学、老师的意见建议。学生自荐后,我们还建立“草根论坛”,让学生以自由贴纸条的形式,对评选过程、评选结果进行评论,营造民主氛围,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评价的效能具有导向性。“321”的各项评价是以学生在某一个阶段、某一方面的现状为基准,用该项目提升、增值的幅度进行考核。在学业考评方面,我们采用了类似“标准分”的位次积分计算方法,奖励学科位次提升幅度最大的学生,充分体现分类梯次推进的增值效能作用,为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够有尊严地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在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方面,我们以发现、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并采取多种措施,培植、引导学生的特长个性更加鲜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三、实施“321”评价的成效

“321”评价自实施以来,成效显著。一是促进了学生走向更大的成功。“321”评价认可的是每个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增值,也就是“哪壶先开提哪壶”,先肯定学生的“既得成功”,用成功激励成功,用进步促进进步。不同方面间的“连锁反应”也助推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学校在德育创新方面设置了“诚信、行为、健康、卫生”四个指数,通过引入直观的数学概念,通过诚信售水、诚信借书等情境体验式德育活动,及时快速地掌握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让学生在参与和感受中受到自我教育,化无形为有形,把虚事做实,让素质教育接上了地气。

二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321”评价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广大教师钻研教育理论,研究教学方法,参与校本教材研发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名师讲坛、名师博客、各类教工兴趣社团、 “十佳教师”评选等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校涌现出了一批省级专家型教师、市县骨干教师,名师和师德标兵,客观上也促进了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

三是促进了新课程的改革。“321”评价体系极大地焕发了师生创新课改的热情,激发了高效课堂的活力,使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学生在全面和谐的发展中,找回了自信,上课思维活跃,勇于发言,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显著增强。

四是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实施“321”评价以来,学校的管理制度、校园文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办学品位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