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自古崇文尚教,子夏设教于此,明代“西河书院”和清代“古莘书院”享誉三秦。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品牌教育大县战略,坚持优先发展、均衡发展和公平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2012年、2013年先后通过省政府教育强县复验和“双高双普”验收。 一、坚持优先发展,实施教育兴县战略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牢固确立抓教育就是抓经济、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专题研究,全面实行教育规划优先制定、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用人优先补充、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教育问题优先解决的“六优先”倾斜政策;县人大、政协发挥监督职能,深入教学一线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各部门、镇办全力配合协调解决好各类实际困难和问题,形成了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坚持加大投入,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作为国家贫困县,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是我们惠及民生、办强教育的着力点。坚持两个“80%”民生资金投入只增不减原则,全县教育经费从2010年的2.64亿元提高到2013年的5.7亿元,远远高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和省市逐年增长要求。认真落实“两免一补”、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政策,蛋奶工程率先在全市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全覆盖。高起点配置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先后筹集资金3.4亿元,建成第三初中、第三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全县义务学段53%以上学生能够入城就学。同时,解决了多年来困扰城区学校发展的大班额和学生在外住宿问题,小学平均班额52人,初中平均班额55人,寄宿生全部在学校食宿,方便广大学生和家长,减轻学生家庭负担。争取中省专项资金,加大县级财政配套,实施初中工程、校舍安全工程189个,改扩建学校69所,去年一次性投入专项资金2000余万元,解决了全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土操场、土围墙问题。投入1000余万元,重点加强农村学校实验器材和体音美器材,为学校内涵发展保障了条件。高标准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三年来投资5000余万元,实施了“多媒体进教室”、“班班通”、校园网站和电视台建设工程;按标准配置微机室,教师人手一台电脑,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夯实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

三、坚持创优创新,实现教育公平共享

我们坚持以创建为总揽,以教育均衡、公平发展为抓手,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理念,敢为人先、负重加压、永不懈怠,通过“两基”、教育强县和“双高双普”创建,全县教育资源配置和学生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程度显著提高。全面实行学生电子档案管理,严格转学审批流程,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实施划片招生,防止城乡学生无序化流动和大班额的出现。加大控辍保学工作力度,强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力度,让每位学生都有学上、上得起学。积极推行学校联盟、对口帮扶等措施,形成联片研修搭台子、城乡学校结对子、新老教师组班子、集思广益出点子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机制。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行“餐桌式”高效课堂模式,推进书香校园、文明校园等特色建设,着力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艺术情操和健康水平,努力让校园充满生机、学生快乐成长。

四、坚持人才强教,打造教育核心竞争力

教育质量的提升关键在教师。为强化教师和校长培训,县财政每年拿出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教师和校长培养培训。2010年以来,共组织200余名教育干部和校(园)长到北京、上海、江苏等教育发达地区学习研修。完善教师补充交流机制。坚持每年通过大学生招聘、特岗计划和振兴计划等形式,补充缺科教师,储备高学历年轻教师。三年累计招聘教师380名,其中美术、体育、音乐教师55名,定向定岗为边远薄弱学校招聘教师20名,有效缓解了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建立新聘教师和城区优秀教师支教农村制度,去年新招聘的80名教师全部到农村学校任教;今年支教的15名教师都在边远薄弱学校教学岗位工作。重视教师待遇提高。2011年起,坚持每年拨付500万元,按地区、岗位、教龄差异,分标准对农村教师给予1500—2500元生活补贴。全面落实支教教师生活、交通、工作等奖补政策。县委、县政府坚持每年组织县上四大班子参加庆祝教师节大会和教育工作会议,逐年提高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及师德标兵重奖比例;在城区建成农村中小学教师保障性住房,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体检。同时,在职称晋级、评优树模等方面给予农村和支教教师政策倾斜,鼓励优秀青年教师下乡支教,农村教师安心从教,稳定好农村教师队伍。

我县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努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征途上再谱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