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首部双平台同步播出的电视剧,《咱们结婚吧》一经播出,就赢得了极高的收视率。自开播之日到电视剧落幕,评论未息,在百度贴吧中,网友发帖近26万条;而在豆瓣网上,关于该剧的评论也有1600多条。当然,无论是央视还是湖南卫视在选择这一播放策略时,都有前期专业的市场测评,高收视率是必然的,可是如此叫好叫座,大家都有些始料未及。

在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前,我们可以先就电视剧本身来寻找其成功的根源。都市情感类题材的电视剧一向是电视剧市场的主流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盛行一时的日剧到二十一世纪开始席卷全中国的韩流,甚至那些在中国大受欢迎的美剧,大多走的都是都市情感路线。由此最初的选题已经为电视剧的成功打下了基础。当然,选题到位远远不够,要想在大量雷同的题材中脱颖而出,必须得有些不流于俗的元素。《咱们结婚吧》将视点放在大龄未婚女性择偶问题上,将这个屡见不鲜,就发生在每个人周围的事情和同时出现在公共平台被专业人士探讨的社会性问题作为电视剧主要情节点和探讨关注的焦点,不能不带来一些超越性的效果。这是大龄未婚这个问题本身决定的。在大趋势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当今中国,大龄女青年的婚事是不多的依然能引发众多路人甲乙关注的事情,这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所决定的,不管社会如何发展,看起来很难改变,因此这个视点既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又超越现实,具有一定的永恒性。

尽管有以上分析,并不能说明《咱们结婚吧》就真的是一部优秀的电视剧。客观而言,电视剧获得极高的收视率完全不能说明其质量是否优异。虽然《咱们结婚吧》评价很高,但不能掩盖它肤浅空洞的本质,很多缺陷就存在于那些激动人心的评论中。《光明日报》在评论中指出,《咱们结婚吧》的整体气质是积极阳光的,没有赚人眼泪的矫情,自始至终都令生活与戏剧沉浸在一种温暖的氛围里……是一份“冬天里的温暖礼物”。新华网娱乐频道在文章中则指出“在不少观众看来,《咱们结婚吧》虽然讲的是大龄青年的婚姻问题,却不只局限在婚姻现实中,北漂、婚外情、妇女歧视、就业问题等都被导演一一展现,而剧中最令人感动的则当属温馨、浪漫的爱情。”所有褒扬的词汇都概念而空泛,充斥没有实质性内容的主观价值评判。

另一方面,《咱们结婚吧》在角色选取和镜头拍摄方面的刻意为 之使得它看起来比较漂亮,则不论情节如何,对于很多观众来说,仅看画面也是养眼的。这一点也为它获得不少好评。不少网友的评价是漂亮得直追韩剧,甚至就好像是在看韩剧,更有人用“高端洋气上档次”来形容。

很难形容看到这些评论时的感受,是不可思议、是荒唐,也有些悲哀。这些近乎无厘头的评论已经不能认为是赞美。其一是韩剧的标准不能用来作为中国电视剧的标准,如果是那样,中国电视剧将自身放于何地?或者说我们不吝于学习别人的优点,但是我们真的学到了韩剧的优点,真的拍出了很像韩剧的电视剧吗?回顾那些在中国脍炙人口的韩剧,虚浮的美丽和高档次的生活水准从来不是它们引人关注之处,相反那些朴素毫无矫饰的生活场景才令我们难忘。而想到韩剧的时候第一时间回忆起的也是演员非常自然真实的表演。这绝不是从背景设置到细节处理都一望而知非常造作失真的《咱们结婚吧》可以比拟的。更遑论表演上的巨大差距,什么叫不矫情?中国的影视剧表演距离这个词已经太远太远,远到已经对这个词本身失去了定义的能力。

至于网络上具体到从第一集假装偶遇的相亲情节的设计如何精彩,到剧中无数经典台词和各种桥段引发共鸣,关照自身,再到内容多么的生活化多么的家庭化的无数大同小异特别真诚的评议,则处处透着评价能力本身的缺失。长久以来,在极度缺乏美育的中国教育体系中,无论是施方还是受方都失去了基本的审美和艺术领悟力。拿着恶搞当幽默,失控的耍贫被视为语言精彩。并非悲观地来看中国电视剧目前的处境,它早已被种种外在因素导向庸俗化恶俗化。按照导演刘江在接受采访时的说法,虽然本人很喜欢阿巴斯的电影(这意味喜欢平缓安静没有刻意的戏剧性),但拍电视剧的时候必须兼顾商业需求,有一些夸张有一点儿闹。潜台词毋庸置疑,这是在高涨的赞美声中为电视剧中的被诟病处寻求解释。商业在这句话中是关键词汇。言必商业,已经成了中国影视剧不二法门。没有贬低的意思,这是事实,当今中国的所有影视剧创作者都在主动商业和被动商业的大环境中。但是,真的都是商业化的罪过吗?所谓高端洋气的韩剧不是在一个彻底商业化的社会产生的?横扫全球的好莱坞的大片不是在商业化的氛围中产生?同样是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宝莱坞的电影又难道不是在商业化环境中产生?为什么他们没有集体性地被庸俗化?

当《咱们结婚吧》被捧为中国都市情感剧里程碑式作品的时候,我们是否需要一些不同的声音和思考。而不是乐观地说植入广告可以忽略不计,电视剧好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