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男孩开学第一天坠楼, 因新分配的班级不满意……(据2014年02月28日《大河报》)

不满15岁少年的河南留守少年杀死奶奶受审,视双亲形同陌路……(据2014年03月1日《大河报》)

打开网页,两则河南新闻触目痛心。一则是南阳唐河不满15岁的初中留守少年舟舟,残忍地将多年抚养他的奶奶杀害,另一则是濮阳17岁的高一男孩刘振,因不满意新分班,在开学第一天坠楼,在与死神抗争9天后,他离开了这个世界。

一个是杀人,一个是自杀。一个是留守儿童,另一个生活在正常家庭。两个悲剧表面看性质相异,情况不同,可细究会发现,他们却有着惊人的共同点,一是两个孩子都是家长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二是两个孩子都不善言辞,被视为性格内向。这种“好学生”悲剧,并非首例,2004年,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杀人案,马加爵不仅是好学生,而且高中时是省“三好学生”。

2010年,驾车撞人又杀人的西安音乐学院大学生药家鑫,在庭审时,其家属出示了多个药家鑫的优秀学生证,试图以此减轻其罪责;2013年4月,复旦大学投毒案的林森浩; 2010年3月,四川大学因丑杀人的曾世杰,也肯定是老师家中眼中的好学生;2012年河南郑州17岁高中生成才,残忍地将专职照顾他的亲生母亲杀害,他也是名校的好学生……2011年9月,北大新生冯玉自杀;2012年4月,江苏化学天才在美国自杀……这如此多的“好学生”走上这样的不归路,应该引起我们对“好学生”的标准进行反思。

其实,在应试教育下,老师和家长对“好学生”的标准做了最简化的处理,那就是看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要孩子学习好,一俊便遮了百丑。什么德啊,什么体啊,通通都被抛到了爪哇国去了。但是,孩子毕竟不是学习的机器,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需要情,他们需要感,他们需要与人交往,当这些正常的本能需要被剥夺后,人的心理当然就不会正常,人的心灵当然就会被扭曲,做出超乎常人的事,便也就“正常”了。

心理学上讲,人的性格确有内向性和外向性之分,而且这种性格差异是天生与俱的,很难改变的,但是这种性格差异和人的心理健康并无直接的关联。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是和情感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情感是如何发生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发生的。每个人的正常情感形成是在0-10岁之间,而且,这个情感最主要的是在父母的关爱下形成的,这种天然血缘相通的父母关爱,是其他任何人不可替代的,包括其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因此,与父母长期分居的留守儿童情感冷漠就很正常了。那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为什么也会频频出现这种情感危机呢?这种情况,与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或溺爱过度有关,父母虽然天天在身边,但父母处除了照顾孩子的吃穿,就是关注孩子的学习,而忽略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孩子不但感觉不到父母的关爱,反而有了更大的压力,幼小的心灵在巨大压力下自然就会扭曲……

“好学生”自杀和杀人,不是学生的错,而是我们教育的过,这个过,不单单是学校,最关键的还在于家庭,在于家长,因为,感情只能是人与人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产生,而孩子最原始的感情基础,当由家庭和家长来奠定,如果孩子和自己的父母亲人都毫无感情而言,如何想象孩子能对“陌生人”和蔼和亲!

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一再强调“为了养家户口”“为了挣钱”“没有办法”,当孩子都“没有了”的时候,挣钱再多又去养谁呢?很多父母片面地认为,孩子只有学好习,考好学,将来才有更好的出路。可当孩子如果都没有了,“出路再好”又有谁去走呢?

好孩子,当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正常人,而不是能抽象成一个分数的机器!只有好成绩,没有情感的孩子不但不是“好孩子”,而是一个心理有问题的“不正常”的孩子!教育,首先当是把孩子教育成有感情的常人,然后才能再想让他生活好,学习好,前程好!如果倒过来,那就是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