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教授认为一节好课有五项标准,其中之一就是课堂教学要有效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课堂,是每位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现阶段,化学课堂中普遍存在实验兴奋,理论沉闷,上课听都懂,下课作业不会,考试成绩不尽如人意等现状,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特别是当面对基础相对薄弱、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要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除了需要教师的辛勤和智慧以外还需要一定的策略与方法。一、充分作好课堂教学前的准备

特级教师魏书生认为自己取得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上课从不打无准备之仗,认真作好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否充分,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只有精心地作好课前准备,才可能在上课时胸有成竹地面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课堂才能更有效,师生双方都能在课堂中获得提高和发展。

二、合理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师讲授、演示实验、学生的探究实验、学习和讨论,还包括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等,这些都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课堂中存在一些现象,如:课堂的随意性,因某一问题纠缠不清,而导致主要问题没有完成;教师对于整个教材的把握不好,盲目拓宽加深;教师对实验器材的准备不够充分,导致实验失败或实验现象不明显等。这些现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符,也与课标要求不符,无疑为低效课堂埋下了伏笔。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需要长期的积淀和许多的课前准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很好地把握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合理设计课堂,将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三、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

如:义务教育广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章第三节《质量守恒定律》,采用以实验探究为主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可以得出物质在参加化学反应时,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可是,学生在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就比较困难,如果借助多媒体动画展示两个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就很容易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个数不变,分子改变的结论。因此,借助现代化的媒体手段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直观、形象的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帮助学生理解微观世界。

四、关注实验教学的细节

如:在讲《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节课时,老师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测量反应前和反应后澄清石灰水的质量。探究完成后,其他组同学的结果都是质量增加,可是有一组学生的结果却是质量减小。于是大家一起帮他们分析原因,有同学认为:是不是向试管内吹气体的时候不小心吹出来了?该组学生不认可,坚持认为自己的实验过程没有问题。此时,有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直接告诉学生这个实验的结果应该是“质量增加”,然后继续课堂教学,可是这样做会打击这组同学对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同时也会让其他同学产生疑问:“到底是质量增加还是质量减小?”第二种,让这组学生把这个实验再重新做一次,其他同学阅读课本。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堂生成性资源,借助这个美丽的错误,教师给学生讲科学是一个严谨的、细致的、实事求是的过程,来不得半点马虎。有时候同学们在探究的道路上发现问题,要敢于分析,敢于探索。居里夫人就是在不经意之间发现了“镭”这种元素,一个错误也许是一个伟大的发现。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却完全不同,既解决了学生的疑问,更加深了印象,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待科学探究的态度作了很好的示范,反而成了课堂最大的亮点。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解决化学教学实际问题,也可以总结和提升教师的化学教学。初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对于广大化学教师来说,既是一个有力的挑战,又是一次难得的机遇。让我们的教师科学理解有效课堂教学的真谛和内涵,不断寻找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