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基础德育的主渠道。新课程更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力求体现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综合性的特点,让儿童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受到道德品质的教育,在实施自主探索的教学方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道德观诸多方面获得协调发展,从而学会在生活中观察社会、了解社会、解决生活中各种现实问题,学会做一个有知识、有道德、品行高尚的人。那么,怎样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以提高呢?下面我以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对这门课程的认知、领悟谈点粗浅的见解。一、领悟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

领悟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是落实品德与社会课实效性的首要任务。尽管新课程实施已十年有余,但仍有对新课程总的目标和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没弄明白就拿上教材随便上课的现象。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是要通过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逐步完成的,因此,在制订每节课或每项活动的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落实,坚决摈弃那种品德与社会课是副科的思想,充分认识到品德与社会是担负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真正的主科,要以对国家、社会、学生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和对自己专业成长负责的职业进取心来重视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和领悟,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出教材内涵,明确教材目标,使自己的教学指导思想符合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理念和意图,这是教学能否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精心创设课堂教学活动,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1.读懂教材,制订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灵魂,是每节课的方向和目的,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品德与社会三维目标是相互作用的,是一个整体,必须全方位地把握。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加强目标意识,在建立课程标准理念的基础上,备课时根据课标和单元目标,从学生生活经验的认知出发,从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制订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教学中的活动、情境、教学内容都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设定来进行,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形成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这对我们的教学能否取得实效是非常重要的。

2.重视课堂导入,让教学有个良好的开端。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是上好课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上好课的关键,是一个成功的课堂必不可少的前奏,是教师和学生充分互动的桥梁。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成功的课堂导入,可以在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成功的教学,课堂导入非常重要,首先要唤起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探究愿望、惊讶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教师要放开手脚,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中去,善于激发学生的情绪和学习态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知识的奥秘,用心去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充分培植学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以活跃、旺盛和高昂的精神状态去积极参与学习,这样将有助于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创设开放式教学活动,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新课改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转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从亲身的体验中锻炼能力,学习到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品德与社会教材,从内容到形式缩短了与学生的距离,大部分内容是由学生生活中来,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但与现实生活中的学生生活还是有区别的,不同的家庭条件、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文化条件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千差万别。所以在教学时教师首先要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出发,从教育的实效性出发,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努力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提供充分的空间,尽量把挖掘资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动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搜索学习资源,多感官的去观察、体验、感悟生活,在活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获得思想和认知上的提高,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注重过程性评价,让学生学习激情高涨。

过程性课堂评价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更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过去课堂上也给于学生及时评价,但有时存在评价用语笼统化,不论学生如何回答,千篇一律地说“你真棒”、“回答得真好”,这样学生并不清楚他的回答到底好在哪里,时间一长,这样的评价就会失去激励作用。从另一方面讲,过去在教学中真的没有认真听、没有用心去关注学生。作为我们教师来说,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于确切地、具体地评价,避免千人一语,要善于捕捉最佳“评价点”。通过平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学的过程性评价,首先要在学生身上找到积极的“评价点”,适时给他们以鼓励,给他们以信心。如果没有及时评价或评价不当,就会使学生产生疑问,出现异议或反感,就会削弱其参与的积极性,给下一阶段的课堂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总之,教师要善于敏锐地发现学生的优点,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成长,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充分运用好教学评价手段,认真倾听学生的话语,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和学生进行心灵间真诚的对话,使他们能在评价中认识自我,体验成功、发现不足,不断改进自我,完善自我,促进道德认知的发展,这是提高教学实效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全面关注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以往的品德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重教轻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课堂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抽象,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不起学生的积极思考,临考试之前的死记硬背更是成为学生的负担和压力,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活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通过近年来的课程培训和教学实践,让我深深认识到课堂教学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应多多思考如何进行创新性的教学,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学习,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让学生做品德课的主人,使学生不但喜欢上这门课程还要从中有所受益。当然,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各种体验,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学生能主动参与、和谐发展、勤于思考的教学情境,摈弃说教式的教学,多观察学生的行为,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不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生活中能不断质疑和反思、体验和感悟,使他们不仅获取知识而且获得真实的感受。每个学生由于他们的生活背景不同,认识水平不同,行为能力不同,表达方式不同,使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而且要关爱每一位学生,既注意面向全体,又要特别关注所谓的“学困生”,在教学活动中既要关注他们在道德认知层面的差异,又要关注他们在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过程与方法层面的差异,更应关注学生不同的心理体验,尊重他们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总之,创新理念下的教学是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而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不仅仅是看学生参与活动的人数和时间,也不在于学生回答多少问题,而是看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有效性,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主进行学习活动、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也就是看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和质量,看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及情感变化和能力的提高,教师只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闪光的思想火花、进行精彩的质疑提问、点拨引导,既促进教学又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行成学生聪明才智的相互感染,让一个个“慷慨激昂”的孩子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实现由重教转向重学,重结果转向重过程,重知识转为重能力的创新性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尝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真正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