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地理教师,要具备浓厚的生活意识,充分利用各种物质条件和环境氛围,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以下是本文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几点认识:一、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利用各种教学素材

作为地理教师,要广泛开发与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拓展地理教材内容,强调课程资源的开放性,转变传统教学中以教科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要明确的关键问题是“教材”并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还包括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多样化教学资源,而教材也不是单纯的知识点的汇聚。教材仅仅是一种知识内容的载体,是教师的教学手段,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教材这一手段,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全面促进学生发展。

其次,教师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恰当运用多种课程资源,如:参考书、工具书、学具、教具、多媒体等,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提高学生体验学习的能力。

二、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教师应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乐学、活学”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作为地理教师,要善于巧妙设置有效问题,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认识地球(经纬网)》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茫茫大海中,有一艘轮船由于遇到风暴失去了控制,于是船长发出求救信号,报出了详细地点,便于附近的船只和救援人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赶来营救。那么应该怎样报出详细位置呢?”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立刻抓住这一时机,给学生讲解经纬度的相关知识。

三、加强图文结合教学,构建系统知识体系

新课标教学背景下的地理教材对图文比例和图像进行了较大调整,使得教材内容更加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地理教师要紧紧抓住新教材的这一特点,充分发挥这些“第二语言”的作用,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地理知识。例如,在教学《巴西》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欢观察图形的特点,与学生一起欣赏美丽的图片,引导学生利用图文学习地理知识,直观全面地了解巴西地区的风土人情、地貌特征、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等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系统的地理知识网络体系。

四、留给学生自主空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传统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将教学过程仅仅视为知识积累的过程,从而形成了“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传统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出的学生往往只会机械被动接受知识,而不善于主动获取知识,也缺乏相应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拓展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可以引入演讲、游戏、知识竞赛等各种课堂活动,多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讨论活动,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感受。此外,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实现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强探索与研究,努力寻找更好、更合理、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采用多样化教学策略,对课堂教学实施有效调控,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以达到高效教学目的,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