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课是工科五年制高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也是学生反映学习难度最大的一门基础课。究其原因:排除物理课程难学等客观因素外,学生在物理思维方法上存在着一定障碍。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就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克服物理学习中的思维障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并对教学实践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思维障碍 启发式教学 交叉运用

引言

五年制高职学生在第一学年所学的几门基础课程中,普遍感到物理课最难学。究其原因:除物理自身的因素外,学生在思维方法上存在着一定障碍。随着物理知识的加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进行思维能力,因此大部分学生思维能力跟不上。还有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些不能正确反映物理本质的错误概念,造成的先入为主的习惯思维,直接影响正确概念的建立,以及受思维定式的影响,思路单一,形成思维方法障碍。

启发式教学运用于实践

如何引导学生克服思维方法障碍,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把知识的传授、思维方法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搞好物理教学的关键所在。

首先,在刚上课时,做个简单的小实验。粉笔分别落在地板上(粉碎)和板擦上(完好),对学生进行直观启发。提出问题:粉笔从同样的高度下落,为什么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学生的回答:由于地板硬,板擦软。再提问:硬和软在此实验中的本质区别在哪里?通过两次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在总结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硬和软的根本区别在于粉笔和它们的作用时间不同。粉笔和地板作用时间短,粉笔受的力大,粉笔碎了;粉笔和板擦的作用时间长,粉笔受的力小,粉笔完好。力对物体的作用,不仅和力本身有关,还和力的作用时间有关,建立起一个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析下面的例题,找出例题的关键所在,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例:一辆质量为1.2×103kg的汽车在合外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经t时间速度达到15m/s,若F分别取以下各值,分别计算t和F·t。

F 3.6×103N 2.4×103N 1.2×103N

a 3m/S2 2m/S2 1m/S2

t 5S 7.5S 15S

F·t 1.8×104N·S 1.8×104N·S 1.8×104N·S

分析例题: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同样的变化,合外力大,作用时间短,合外力小,作用时间长。而F·t是一常量。即:当F·t为一常量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发生相同的变化。引出冲量(F·t)这一物理概念。通过对例题中有关物理量的比较启发,学生较为容易地建立起冲量这个概念。在引入动量时,对照上述的例题,设计一个类似的例题,分析物体质量的不同,受到相同的冲量时,速度的变化如何?

例:原来静止的小车在0.6N合外力的作用下,经过3s,它所受到的冲量为1.8N·S。若m分别取以下各值,分别算出3S和小车的速度V和mV.

F=0.6N t=3s V0 =0

m 0.3kg 0.2kg 0.1kg

a 2m/S2 3m/S2 6m/S2

V 6m/S 9m/S 18m/S

mV 1.8kgm/S 1.8kgm/S 1.8kgm/s

分析例题:在相同的冲量下,质量m大,速度的变化小;质量m小,速度的变化大。而mV是一常量,并且在数值上等于F·t。通过对问题的比较启发,将动量(mV)这个概念,建立起来。同时,又使学生把F·t和mV自然地联系起来,给学生留出寻找F·t和mV关系的思维空间。然后,综合两个例题,再一次对比找出共同点——冲量,动量对应的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冲量反映整个过程的物理变化,而动量突出过程的始末状态。那么联系两者的桥梁是什么?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出:

F·t=mVt-mV0=△mV

冲量等于动量的改变量——动量定理。通过迁移启发最终得出本讲课的结论。

综合两个例题,进行对比启发,找出它们的联系。在巩固新建立的概念的同时,通过对旧知识的迁移,总结出动量定理,也把动量、冲量两个概念串在一起,完成了概念的建立,公式的掌握。

结束语

交叉运用多种启发式教学法,准确地找出新、旧知识的接连点,提出问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在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明确同异,才能把握问题的关键,认识物理现象的内在联系以及本质。启发式教学,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潜能,启发学生主动地开展思维活动,锻炼独立思维能力,克服困扰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障碍。

参考文献:

[1]齐惠云.运用启发式教学提升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08(S1).

[2]朱昌流.论启发式教学的有效实施[J].教育与职业,2007(18).

[3]康钊.浅议启发式教学的意义及其运用[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01).

[4]陶沼灵.启发式教学方法研究综述[J].中国成人教育,2007(07).

[5]王淑双,王玺玉.启发式教学必须遵循的几条原则[J].教育探索,19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