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域理论是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课堂活动是促进语言习得的有效手段,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在语域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出更加合理有效的课堂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语域理论 大学英语教学 课堂活动设计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2JK0405)。

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教学愈发重视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活动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丰富多彩、针对性强的课堂活动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有效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但传统的课堂设计缺乏理论依据,往往不能针对具体语境具体分析,而对课堂活动中学生表现的评价和反馈,教师也仅凭个人经验和感觉,缺乏系统的分析。这样设计出来的课堂活动对提升学生能力效果有限。语域理论是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语言变体,强调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因此,将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域理论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活动的设计,能使课堂活动更具针对性,更加系统有效。本文就将探讨如何将语域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活动设计中。

语域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

语言行为总是发生在特定的语言情景中,不同的语言情景被称为语域,语域即情景语境。Halliday将决定语言的情景因素归纳为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这三个因素中任何一项的变化都会引起意义的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类型的语域。

语场指实际发生的事,指语言发生的环境,包括谈话话题、讲话者及其他参与者所参加的整个活动。语旨指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包括参与者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角色关系。语旨包括人际语旨和功能语旨。人际语旨是指在交际过程中参加者是谁,他们之间的关系、社会地位如何。功能语旨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要达到的目的。语式指语言交际的渠道和媒介,例如,是说还是写,是即兴的还是有准备的,包括修辞方式[1]。

语域具有两大主要功能:反映文化的功能,语言能够反映社会,语域变异可以表现社会过程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预测功能,这种预测是双向的,我们可以根据所处的语境预测出交际的内容,也可根据语篇来预测语篇所处的语境[2]。

Halliday的语域理论分析并阐明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并且把语言的变体与社会情境的变化联系了起来,“从实践上讲,Halliday明确表示他创造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初衷是‘教育性的’”[3]。所以语域理论对语言教学,尤其是以提高学生根据不同语境恰当应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有着很大的启示。

语域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

1.大学英语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是一种交互活动,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所学教材之间的三种交互模式,是为达到教学目的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语言交际活动,是促进语言习得的有效手段[4]。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常用的有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自主学习、模拟辩论、演讲演示等。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课堂活动形式。但是,传统的课堂活动往往缺乏针对性,评价亦缺乏系统性。应用语域理论,从具体的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层面分析,利用其预测功能的双向性,是设计有效课堂活动的良好途径。

2.运用语域理论设计大学英语课堂

英语课堂是由一个个课堂活动组成的,要想设计出好的课堂活动,首先要对整个英语课堂有一个正确的、宏观的设计。由于英语课堂本身也是一个情景语境,也有其特定的语场、语旨和语式。因此,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堂时,就要依据语域理论,从这三个层面进行设计。语域所包含的三个变项、语场、语旨和语式,在外语教学中,分别表现为教学内容、师生特点和教学条件[5]。

大学英语课堂的语场就是指课堂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堂时,应充分考虑其语场特征,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具体包括设定教学主题和语篇类型、控制教学材料的深度和难度以及设计针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种基本技能的教学活动。只有精心设计过的课堂教学内容,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说明文这一语篇类型时,可以设定科学为教学主题;选择难度不大的科技说明文为教学材料进行语篇分析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合作或独立构建说明文类语篇来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挑选新闻中的科技报道来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并设定一个具体的语境,选取一个有趣且有争议的科学问题让学生进行英语辩论来加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语旨就是指师生特点,包括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生的专业特长、英语水平、性格特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好的课堂教学理应是充分考虑语旨的。传统的英语教学班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安排只能顾及大部分中等水平学生。然而,如果从语旨即学生特点出发,将教学班依照英语水平分级,教师就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水平来制订因材施教的教学安排。另外,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关系也是值得注意的,教师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同的,可以是讲授者、组织者、参与者、聆听者甚至是学习者。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语式就是指教学条件,包括教室的条件、教学设备和用具等。虽然这些条件是相对固定的,但是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堂时还是有多种选择的。例如是否使用多媒体课件,是否需要配合板书加深学生的印象,或者是否需要将课桌椅位置重排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等。

3.运用语域理论设计大学英语课堂活动

在对英语课堂进行宏观设计之后,每一个具体的课堂活动更需精心设计,这同样需要语域理论的指导。其实设计课堂活动,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全新情景语境供他们练习,以达到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任何一个情景语境都会包含语场、语旨和语式这三要素,而这三要素中任何一个发生变化,都会改变语域以及该语域中语言的使用。因此,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针对不同的语场、语旨和语式来逐个分析。

具体的课堂活动的语场就是该活动所处的情景语境中“实际发生的事”,包括话题范围和活动类型,比如买东西、作学术报告等。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需注意设定合适的语场,在对语场的选择上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相关性原则。课堂活动的主题要与教学内容相关,也就是说设计一个课堂活动一定是为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否则再有趣的活动也是无效的。另外,主题也要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关,不要涉及太偏的话题。(2)适宜性原则。课堂活动的主题要难度适宜,最好使控制的难度稍高于学生平均英语水平,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他们在活动之后有所提高。(3)连贯性原则。优秀的课堂活动呈系列分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比如主课堂活动下面分出若干子活动,活动之后跟进后续活动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站在系统的、宏观的角度来分析考虑。例如,在学习求职这个主题时,教师就可以设计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写求职信和简历、打电话通知应聘者参加面试、模拟面试等。(4)开放性原则。课堂活动主题的选择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5)时效性和创新性。课堂活动主题的选择不能过于陈旧,要选择一些对学生来说新鲜的、有趣的或有挑战性的话题。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若能遵循以上五项原则,将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6]。

具体的课堂活动的语旨就是该活动所处的情景语境中“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在具体的语境中,不同的人使用的语言是不一样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和所处的语境。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清晰具体地设定参与者的身份,并要考虑到所设定的角色是否适合由学生来扮演。如果某一角色学生扮演有困难,那么教师可以将自己也设计到活动中来引导、帮助学生完成活动。例如在进行辩论的课堂活动时,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紧扣主题和控制时间,教师就可以扮演辩论赛中主持人这一角色,使课堂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具体的课堂活动的语式就是该活动所处的情景语境中“语言交际的渠道和媒介”。教师在设计时就要考虑是让学生做对话练习,还是书面报告,是即兴演讲,还是用PPT演示的口头陈述。任何一个不同的语式都会影响到课堂活动的类型、人员安排及任务难度等。

由于语域的预测功能和预测功能的双向性,教师通过分析具体的语场、语旨和语式之后设计出来的课堂活动,其语言是可预测的,也就是说,在某一特定的语域里,特定的人使用的语言是有固定模式的。教师可以用这种预测性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分析、评估和反馈。如果学生构建的语言符合教师之前预测的该语境性下应该有的语言,那么就证明该学生具备在该语境下应用英语的能力;反之,如果学生构建的语言不符合该语境下应有的语言特点,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语域理论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层面分析问题所在,并给予学生相应的反馈,使之加深对该语境的理解,从而构建出正确的语篇。因此,语域理论不仅可以用来设计课堂活动,同时也是分析、评估课堂活动的良好手段。

结束语

Halliday的语域理论对如今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活动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语域理论的应用将使课堂活动设计更具系统性、针对性,更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语境敏感度,从而达到增强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贺文丽.功能语篇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2(4):28-31.

[3]张德禄.系统功能语言学[J].中国外语,2011,(5):65.

[4]庞继贤,吴薇薇.英语课堂小组活动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424-430.

[5]张德禄.多模态外语教学的设计与模态调用初探[J].中国外语,2010,(5):48-53.

[6]张时英.大学英语口语课的话题选择和设计[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4):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