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合理地挖掘和利用数学课程资源是实施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就会发现数学课程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它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在每时每刻,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可以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还可以提升数学课的品位。本文就如何开发和应用数学课程资源,结合教学实践谈些浅显体会。

一、 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开发有趣的课程资源

学生的探究动力来自于有趣乐学的情境,我们在开发课程资源时,首先要挑选那些开放的、有趣的、富有生活气息的、具有挑战性的教学资源,变“要我探究”为“我要探究”,让学生乐于参与,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1. 设计挑战性的情境。

特级教师华应龙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以找宝活动创造圆为突破口,一下子吸引学生注意力,面对有趣的教学资源,学生个个情绪高涨,积极思维。一般学生会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示:距左脚3米处,会想到“上、下、左、右”四个点上,但是也有学生还能想到别的点,从而由点到线,创造出圆。结尾时又来一问:一定是在左脚为圆心,半径3米的圆上吗?顺手牵出“球”来,真是高!妙!这样的设计带有浓厚的趣味性,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真正产生“我要探究”的冲动,自然贴切地进入了新知教学。

2. 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

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可以使学生精神振奋,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投入学习,获得积极成功的体验。例如学习完“认识10以内的数”后,可以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采用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如教师创设“给数字娃娃排队”的游戏,设计帮小白兔找家的童话情境(只要按1、2、3、4……的顺序走到9,就能回到家),又如,把数的组成设计成“对口令”游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发挥教师的教学机智,捕捉生成的课程资源

1.捕捉即时的教学资源。

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案例,有位老师教“圆的周长”一课,在导入新课时,原先是这样预设的:让学生用绕、滚的方法测量手中的圆片,再出示屏幕上的圆,问还能否用这两种方法得到它的周长,其用意是想就此说明绕、滚方法的局限性,从而引起认知冲突,引入求圆周长的新知。可是在真正的教学中学生并没有“掉入陷阱”,而是在讨论怎样得到圆周长时就把计算方法直接说了出来。对此,这位教师在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又十分巧妙地设计了两个问题,“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对于这个公式你有没有不明白的?”随机“变更”了原有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去经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形成的全过程。这种巧妙地处理,使一个“不确定的意外事件”变成了“一次成功的探索”,赋予课程资源的真正意义。

2. 捕捉“错误”的教学资源。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让学生计算“一个直径为5厘米的半圆的周长是多少?”由于思维定势,大部分学生用圆周长除以2。教师意识到这是共性错误,没有立即表态,而让学生在纸上画半圆。通过画图,学生发现如果只是周长的一半,那是一段圆弧,而不是半圆,还要加上一条直径,才是完整的半圆,学生从操作中感悟到错误原因,也感悟到在解题时应联系实际,考虑全面。

三、改变资源的呈现形式,创造性地使用课程资源

1.分层处理,灵活运用。

对于探究难度较大的知识,教师可以采取分步探究,层层递进的方式来减小问题的坡度,逐步逼近整个问题的解决。这样可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新知,充分感受利用百分数去进行比较的优势,让学生在探究百分数的意义和价值方面有了更有力地依托。

2. 拓展习题,提高能力。

好的课堂练习,既能使学生巩固到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能使学生在运用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更有可能发展学生的情感价值。 例如《植树问题》:一条走廊长24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要放多少盆花?答案是:24÷3+1=9。如果改成“在一个周长为24米的走廊四周摆花盆,”答案就是:24÷3=8。如果改成“在相距24米的两幢楼之间摆花盆,”答案就是:24÷3-1=7。这样的开发有利于学生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高灵活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总之,课程资源缤纷复杂,多姿多彩,但不管使用哪种课程资源,都要因学生而动,因情境而变,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能力,享受快乐,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加丰富多彩,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