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校园网站是高等学校对外形象宣传、对内信息交流的有效手段。文章对目前高等学校校园网站建设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了解决办法,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网站群 建设 信息交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不断发展,网站的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熟悉,它是一种以发布信息和提供服务为主要方式的通信手段,是互联网时代信息共享和交流的有效平台。网站群,从字面上来讲,就是一群相互关联的网站的集合,校园网站群就是校园门户网站及其所有子网站的集合,其涵盖的范围广泛,涉及到学校教学、管理、科研、后勤的方方面面,包含的信息繁杂而且形式各异,是信息化时代高等院校对外宣传和对内服务的主要途径。

高校校园网站群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对于国内大多数高校来说,其网站群建设处于起步或是比较低的发展阶段,影响和制约着信息化的发展,存在着普遍而又形式各异的问题,主要如下所述:

1.学校各个部门、各个院系根据自身情况建立的子网站,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与学校门户网站无法统一,且不利于维护。

2.部署在不同服务器上的网站,或是同一服务器上不同系统的网站,其信息资源无法实现全校内的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信息孤岛。

3.自建子网站由于部署和系统的问题,无法实现功能上的相互调用,整个网站群系统缺乏有效集成。

4.对于学校各二级部门自建的若干个子网站来说,由于开发和维护的人员各不相同,在成本和资源上造成了大量浪费。

5.“重建设、轻管理”是高校网站群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院校建立的院系子网站内容的更新量每天平均不到1条,网站实则成为应付检查的工具。

解决方案

要解决高校校园网站群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将网站群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和加强:

首先,需要管理者提高重视程度,增强对IT技术的了解,明确信息化在高校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高校校园网站群的发展虽然受各学校实际情况的制约,但管理上的重视与否更加能左右其建设的程度和使用的状况。如果管理者不够重视,缺乏对先进技术和对同等院校网站群发展状况的了解,不能清醒认识网站群在学校信息化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不能从实际上将网站群建设和应用作为学校的大事来抓,不能在即有条件下充分发展网站群,这样,即便是有好的硬件和软件投入,校园网站群的应用也很难与实际相结合。

其次,要根据各院校实际情况,加大技术投入和支持。目前,大部分院校的校园网站群内部都是相互独立、各自为站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本,投入相当的技术,实现系统和资源的有效集成和共享。对于学校网站群已经有一定规模,风格相对统一,投入资金有限的院校,可以选择在应用现有网站群的基础上利用第三方软件将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既可以解决存在的问题,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节约开支;对于网站群建设刚刚起步,有充足投入的院校则可以购买或自建有效的网站群系统平台,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解决和避免自然网站群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相对前者,后者所需一次性投入的费用多,但可以更有效地实现高校校园网站群的系统化和集成化,实现各级网站的统一规划部署,不同级别权限的划分,既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共享和维护开支的节约,又统一了网站风格,加大了管理的精细程度,体现出子网站的特色。

再次,要加强校园网站群的技术指导和维护人员的培养。软件的升级和维护是其能够长期使用的基础保障。对于一所高校来说,网站群的用户数目较大,水平各不相同,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应用人员的技术培训,完成软件的日常维护,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资源和软件维护的成本。

最后,还应提高工作人员的应用意识。对于有着较高的知识技术基础的高等院校来说,有了良好的软硬件建设和管理体系,校园网站群的应用就只是一个时间和习惯的问题。但是,高等院校中也有许多年纪大的或者较为顽固的人员不愿意主动接受新鲜事物,任其自由发展只会延缓和阻碍校园网站群发展的步伐,所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应用意识,将网站作为一个信息资源库,培养优质、高效的办公习惯,是高校网站群发展的加速剂和落脚点。

小结

高校校园网站群是学生、教师、学校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各界获得学校动态信息的基础平台,校园网站群建设和使用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学校信息化程度的高低。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未来的高校校园网站群应该是一个统一管理、分级操作、资源共享的集成平台,能够实现数据的快速检索和功能的相互调用,并且有着标准统一的接口,能够和学校其他应用系统无缝链接,很好地融合于高校数字化校园之中,成为信息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李艳霞.高校网站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信息与电脑,2011,4.

[2]余小艳.高校校园网站的建设与管理[J].科技信息,2008,(15).

[3]陈小银.校园网站群管理系统建设分析[J].信息技术,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