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爱心女企业家黎美和在最近4年里花费30余万元,资助9名贵州籍贫困大学生上学。如今,已经毕业的6名贫困学生离开学校后就没了音讯。伤心之余,黎美和决定不再资助贫困大学生。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原秘书长陈保国说,受资助的大学生学成之后选择了“隐身”,对于资助人来讲,的确是一件感到难以接受的事,同时对其爱心也有一种挫败感。(8月19日《贵州都市报》)

英国大学教授米尔恩在其名著《人权哲学》一书中,专门论述了“九项道德原则”,其中的一项是礼貌原则。大家共同生活在一个社会环境中,个人行为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人际交往的结果,如果不是让人觉得愉快,而是让人经常性地遭遇心理上的伤害,就会威胁到人与人之间以契约的形式缔结而成的人类社会。于是乎,人类发明了礼貌原则。

礼节性本身都是小事,但不去做,就会导致大事的发生,爱心企业家黎美和被受资助大学生以“隐身”的方式对待,在物质层面没任何损失,但在心理上却受到伤害,然后不打算资助贫困大学生了。这就是违反礼貌原则的代价。

别人好心帮忙,即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也要表示感谢,要不然别人的心上就会留下一个“缺口”。 黎美和资助贫困大学生,就是解决他们的物质困难并希望学业有成,受助者读书期间汇报学习情况、毕业后汇报就业工作情况就成了一种道德义务。

玩“隐身”在道德上是错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且,谁都不敢保证,这种情况不会再出现。即使在资助一个贫困生之前,先让老师告诫他要遵守礼貌原则,而且让他非常清楚礼貌于人于己都有益无害,也未必有效。一个人的言行,不仅受制于智力结构,还受制于心理结构,靠讲道理未必能解决问题。也就是说,“隐身”大学生很有可能明白礼貌是怎么回事,却偏偏犯了错。

心理分析往往把一个成年人的言行根源,追溯到童年时期。弗洛姆从社会结构窥见到了现代人的心理病。一言以蔽之,环境塑造着一个人乃至一种人群的心理。贫困生群体的心理状况,事实上非常令人担忧。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布《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显示,在北京高校中,60%贫困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因为贫困受到打击;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因为心理上有问题,要一个贫困生遵守礼貌原则,就有可能成为一件困难事。

从心理上对贫困生“扶贫”,这一观点虽然老旧,但有必要重申和进一步向社会普及。制造贫困生心理障碍的社会根源不消除,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容乐观,但帮助贫困生从心理上认识自己,则有助于他们将自己“解套”出来。显然,并不仅仅是给钱就能够解决问题的。